APP下载

引入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助力

2021-12-09韩梅

安家(校外教育) 2021年5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韩梅

摘要:随着教育的更新,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成为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助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具有关键作用。数学作为理科的基础,是学生日后学习的重要开端。只有在小学阶段奠定扎实的基础,才能有备无患。信息技术的融入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先让学生融入课堂,才能对其进行知识渗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教学是数学学习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如果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那么学生的课后学习也无法得到保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借此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有兴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从而得到教师的有效教育,这也是信息技术融入其中的重要意义。因此,要想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助力,合理规划,随时掌控很是关键。

1合理融入,知识渗透

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合理的融入,也就是要明确信息技术融入的重要目的。信息技术的多元化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信息技术的融入只是作为知识渗透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可以融入,可以结合,但不能代替。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性,以知识渗透作为主要引入目的。

例如,在《时、分、秒》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设备,让学生对课程进行更为直观的了解。比如,日常的上课时间是以分钟来计算的,因为一节课的时间不到60分钟,而1小时=60分钟,如果超过60分钟就可以按小时进行计算。但在运动比赛的过程中,常会用秒来进行计算,这也跟运动项目的特性有关,秒也是最小的时间计量单位。那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场地,在计算机室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以及练习,同时这样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教师先保障用网络连接学生使用的计算机,然后制作时钟图样的幻灯片,将时、分、秒的指针在时钟上进行体现,同时要将时、分、秒的计量特性进行重点标注,让学生通过幻灯片的演示更加了解时间的表达方式。其次,通过计算机设备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开业运用图片或者视频创设相对的场景,然后让学生根据场景选择适合的时间计量单位。比如,在图片当中,主人公正穿着运动服闯过比赛红线,上面分别有时、分、秒的计量单位,让学生选择正确的计量单位进行填写。那么在跑步这样的运动当中,是用秒来计算时间的,所以正确答案是秒。这样不但将信息技术进行了合理的融入,也做到了知识渗透。

2合理运用,加强实效

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信息技术的运用得当,才能加强教学实效,成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助力。部分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欠缺有效的运用方法,不但没有提高教学,也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因此,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是加强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

例如,在《大数的认识》中,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的课堂,让学生对知识了解的更加深入。但部分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缺乏合理性,导致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偏差。比如,课程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亿万以内的数字,并且根据具体的事物进行数量表示。如,我国现有人口有140000000人,那么这个数量就属于亿万计量单位。因为对我国人口的普查是全国性的,并不是单指某一地区,所以不能用百以内或千以内的数量单位进行计算,这就是大数。那么部分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时候,过于注重动态课堂的气氛烘托,却忽略了知识的传递。因此,在这个基础上,要加以改善,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的动态课堂是没有错的,只是在这其中要加入课程知识。比如,教师可以用人口调查或金额交易这样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在这些视频的下方,对其中出现的数字进行具体的标注,从几百到上亿,不同的数字要标注要运用不同的数量单位。这样形成一种对比,能让学生对于亿万数字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概念。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进行趣味练习,以游戏比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配对。如果是人口调查这样的大数据那就要匹配亿万单位,如果是超市购物的小数据,那就可以匹配百以內的数量单位。一共10题,只有回答正确才能进入下一题,最终分数最高者获胜。以这样的方式既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也合理运用了信息技术,加强教学实效。

3合理活用,优化教学

对于信息技术的引入,教师要注重合理性,也要注重灵活性。信息技术的涵盖是多样性的,那么教学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变动的。这需要教师切实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时也要针对课程优化教学。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中得到知识收益最大化,这也是信息技术引入的重要目的。因此,灵活信息技术的引入,合理优化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在《统计》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来进行教学优化。统计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然后再进行统计。那么这个时候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但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兴趣,也能更好的完成统计。比如,学生要统计整个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果三个人一组,那么由一个人负责数据收集,一个人负责数据整理,一个人负责数据统计。根据这样的合作模式,进行统计合作,践行知识内容。再进行完教学优化后,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将统计来的数据,进行现场的统计制作,也就是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让学生将收集来的数据进行表格式统计。以小组为单位,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现场制作。这样既可以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也加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统计学习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制作统计表格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这样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其中,可以让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优化了教学,也同时引入了信息技术。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要注重其中的灵活性,优化教学为先,引入信息技术为辅,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教学实效。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助力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让信息技术成为重要的教学推动,那么教师就要注重引入信息技术的合理性,要将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提高教学实效。要运用信息技术打造多样课堂,调动学生兴趣,践行理论知识,从而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许振新.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 2018, 000(006):237.

[2]李天平.对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 2020(18):165-16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