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管校聘“动”起来 山区教育“活”起来
2021-12-09潘常林
潘常林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和“质量”明确了教育改革征程的新方向,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要求。其中,实现区域内教师合理优化配置,又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3月,陆良县启动教育综合改革,芳华镇中心学校积极响应,先行先试,在芳华镇教师队伍中率先实施“镇管校聘,交流轮岗”。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教育改革措施深入人心,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教育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优秀的教师也能到我们山区学校来教书了,给我们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全新的教学方式,也给学校带来了活力,带来了希望!”谈起芳华镇的“镇管校聘”,一位山区校长激动地说道。雨补小学的年轻教师杨莹已经在山区学校坚守了8年,看到中心学校制定的“镇管校聘,交流轮岗”方案后,她说:“很期待到山下的学校去结识更多优秀的老师,去开阔眼界!” 王东生、罗露花老师夫妇从离县城最近的新发校点交流到最艰苦的雨补小学,罗露花老师说:“我是唱着山路十八弯来到学校的,一定要努力工作,把好的经验带给山区。”芳华镇政府一位副镇长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第一个表态:让自己的教师家属从条件最好的中心完小交流到最远的山区雨补小学任教……
变革带来新生,希望成就未来。芳华镇中心学校“镇管校聘,交流轮岗”坚持以解决农村薄弱学校优质教师资源补充难题为导向,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辖区教师均衡分布、合理配置,推动教育公平。在教育改革实践中,统筹教师资源管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合理有序推动交流轮岗,最大限度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全面提升辖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个山区孩子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深入宣传,各项教育改革措施得到了广大教师的拥护,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困境中迎来一缕曙光
芳华镇位于陆良县北部,属高寒边远山区、半山区地带。中心学校下设12所完小、1个校点和13所幼儿园,分属10个村委会和2个国有企业。辖区内学校地域差异明显,坝区、城镇厂区和高寒边远山区共存,汉族、回族、彝族混居,走读生、住校生都有,导致管理中统筹兼顾难、特殊情况多。长期以来,芳华镇各学校教师编制、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交流调动难。主要原因是山区、坝区学校两极分化,山区教师争着下山,坝区教师不愿上山。坝区学校有30多位教师从未到山区工作过,而山区学校的70多位教师,有的已经坚守了20多年。因为看不到希望,教师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只重安全,不重质量,学校工作一度陷入困境,教师、家长和村委会强烈呼吁变革。“校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不强;部分教师作风涣散、纪律松懈、敷衍塞责;教师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与无限热爱,进取意识和教师荣誉感不强,存有职业懈怠、得过且过的思想……”如何让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平衡区域内教师资源,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已是迫在眉睫。
2019年3月,陆良县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这犹如一声惊雷,在芳华这片热土上引发强烈的反响。有办法了!芳华镇中心学校牢牢把握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契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出击,在县教育体育局和芳华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指导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全面启动了“镇管校聘,交流轮岗”的教育综合改革。
前进中蹚出一条路子
一是建章立制,科学规划。在陆良县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出台的《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实施方案》《教育系統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等文件基础上,芳华镇中心学校制定了《芳华镇教师“交流轮岗”及“竞聘上岗”实施方案》《芳华镇教师综合量化考核方案》《芳华镇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芳华镇教师评优评先考核方案》等一系列改革方案,为“镇管校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制定了全镇教师交流轮岗的中、长期规划:到2019年9月,组织山区教师与坝区教师之间的交流,基本实现全镇各学校教师编制均衡,解决山区薄弱学校教师缺编难题;到2020年9月,化解多年来积累的人事矛盾,在山区学校工作满9年的教师交流到坝区学校,在同一学校任职满6年的校长定期交流,近年来到山区支教的教师交流到坝区学校,调动山区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到2021年9月,交流轮岗与竞聘上岗相结合,继续加强山区薄弱学校教师与坝区学校教师的轮岗交流;2022年9月后,逐步实现全镇学校师资力量均衡,形成自主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
二是科学核编,动态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的编制核定机制,全镇教师实行集中管理、动态调整,将核定的全镇教师编制总数精准核定分配到各学校,从编制源头上解决山区学校教师补充难、坝区学校富余教师分流难的问题。中心学校在核定各校编制时,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山区学校倾斜,向寄宿制学校倾斜。
三是规范程序,交流轮岗。教师只有“动”起来,才能有活力!芳华镇中心学校严格按照预定工作程序,稳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2019年8月之前聘为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按是否有山区学校工作经历和在山区学校工作年限长短的先后排序,作为第一轮分3批交流到山区学校工作;2019年9月之后聘任的副高级职称教师,按照在同一学校教龄的长短作为第二轮交流的预定对象,交流到薄弱学校工作;所有交流到山区的轮岗时间均不低于3年,交流到坝区学校时间不超过6年。按照这些既定要求,中心学校及时公示交流到山区薄弱学校的人员及顺序,对申请交流到坝区学校的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并于学期末公示山区、坝区双向交流结果,确保新学期前全体交流人员进入新的岗位。同时,确保交流轮岗学科教学骨干教师不低于当年交流教师总数的20%。
四是全员竞聘,择优上岗。探索建立教师岗位评聘竞争机制,根据学校办学需求以及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具体情况,中心学校动态调整各校教师编制,引导教师跨校竞聘,充分激发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活力。首先,组织各校校内直聘。校级领导全员逐级竞聘,符合校内直聘条件、自愿接受聘任的直接聘任;交流到坝区的教师,在坝区学校直接聘任。明确规定坝区学校已晋升高级职称七级岗位的教师,必须到山区学校至少轮岗3年,方可返回坝区参加聘任;交流到山区学校的教师,在山区学校直接聘任。接下来,推动镇内跨校聘任。直接聘任后的其他未聘人员,根据各学校空余岗位情况,中心学校集体组织镇内跨校聘任。镇内聘任成功的教师不再参与后续环节的竞聘。自愿报名提前交流到薄弱学校的教师,可以跨校直聘。由薄弱学校交流到坝区学校的教师,须经中心学校考核合格方可跨校聘任。最后,报请县级统筹聘任。自愿放弃镇内直聘或者聘任的,须提交放弃镇内聘任申请书,报县教育体育局进入县级统筹,纳入其他缺编乡镇竞聘。
五是公开透明,阳光操作。严格实行“会议审议、结果公示”的权益保障机制。中心学校制定的交流轮岗和竞聘方案、考核办法等人事管理制度,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芳华镇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后实施。对聘任和考核结果,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充分保障教职工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建立人事争议申诉制度和教职工维权服务机制,让教职工有充分、畅通的诉求渠道。交流轮岗以及所有聘任结束后,报县教育体育局“县管校聘”领导小组审核并公示。
六是多方联动,协同配合。为确保交流轮岗到山区学校的教师能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教书育人,芳华镇中心学校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当地村(居)委会、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住宿生活条件,为广大山区教师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让教师们能安心、舒心工作。尤其是部分村(居)委会克服困难,多方筹集经费,为学校、为教师排忧解难,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是严管厚爱,营造氛围。首先,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建立了《芳华镇中心学校教师综合量化考核实施方案》,从德、勤、能、绩以及工作量等方面建立教师目标考核机制,通过“镇管校聘”不但让教师“动”起来,还要“活”起来。每学期,组织对全镇教师进行综合考核,统一量化,将考核结果与履职考核、评优评先、绩效分配等挂钩,并作为下一轮交流轮岗、全员竞聘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进一步优化绩效分配。绩效工资向山区学校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条件艰苦的学校倾斜。芳华镇中心学校按山区薄弱学校教师编制数,提取全镇的绩效工资,根据条件艰苦程度,给予山区教师每人每学期1 000元、800元、500元不等的补助,鼓励全镇教师扎根山区,安心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积极营造环境留人的学校氛围。中心学校党总支每年“七一”都举行表彰活动,选出优秀党员,树立榜样,广泛宣传他们的高尚师德和敬业精神,大力弘扬不计个人得失、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事迹,引领全镇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全镇教师树正气、讲奉献,巩固“镇管校聘”成果。连续三届的“乡村从教20年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芳华镇都将名额放到山区薄弱学校,这一殊荣分别被山区的4位老师获得,他们都是职业生涯默默奉献在山区的普通教师,在他们的带领下,山区小学各项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改革中竖起一面旗帜
通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芳华镇小学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有过辛酸,但更多的是欣慰,因为“县管校聘”这一综合改革在芳华镇已经生根、发芽,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半山区乡镇的改革之路。
一是师资配置更加均衡。通过交流轮岗、竞聘上岗,教师有序合理流动,山区学校长期缺编现象得到有效解决,盘活了现有教师资源,解决了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教师不均衡的问题,缩小了坝区、山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了全镇各学校师资力量的均衡,形成了教师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
二是师德师风全面转变。2019年8月芳华镇共交流教师36人,其中21人交流到山区学校;2020年8月共交流47人,其中24人交流到山区学校;2021年8月共交流35人,其中8人交流到山区学校。三年共交流118人,交流人数占教师总数的50%,在从坝区交流到山区的45人中,有21名共产党员,占上山教师的47%。交流轮岗让山区学校孩子享受到平等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目前,全镇的交流轮岗已经成为常态。大部分交流到山区学校的老师都是主动申请,甚至有4人是申请提前交流到山区学校的。已经达到交流条件,却自愿继续留在山区学校任教的9人,主动承担山区学校领导工作的9人。在他们的带领下,芳华镇教师队伍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师德师风已然形成。教师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成了芳华教育的亮丽名片,受到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广泛好评。
三是學校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通过“交流轮岗”,学校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教师多元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办学活力显著增强。“教师们目标方向更明了,脚下更有力量了。”这是芳华镇教师们普遍的心声。全镇教育综合改革实施两年多来,尤其是“县管校聘”推进后,芳华镇小学教育的办学质量跨越式提升,全镇教育迈上了良性循环、内涵发展的新台阶。属于山区的板田小学在此背景下探索出“党建引领、高效管理”的办学模式,成为全县的党建示范学校。
四是办学特色有效彰显。交流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有限的优质教师资源尤其是艺术教育教师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充分释放。2020至2021学年,芳华镇创意大课间活动和特色课外活动被各级媒体争相报道。乘民小学充满民族特色的大课间活动“起跑了”“七月火把节”“斗牛百天”“竹竿舞”先后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新华网,戚家山小学的武术操被人民网云南频道报道。通过各类特色活动的开展,全镇学校形成了浓厚的育人氛围,也更加坚定了全镇活动育人的办学理念。
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芳华镇中心学校实行的“镇管校聘,交流轮岗”只是陆良县“县管校聘”的一个缩影,它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广大教师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交流轮岗不是末位淘汰,是按照规定顺序的分批次“交”和分批次“流”循环的过程,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办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要想办法把教师们的心气儿理顺了,大家看到了希望,自然会心安理得、欣然接受。
(作者系陆良县芳华镇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