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梗抢救回来就没事了?小心心力衰竭

2021-12-09范慧敏于萍

家庭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室壁瘤瓣膜病心梗

范慧敏 于萍

冠心病、心肌病、心瓣膜病或大血管病变……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临床又尤以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往往是压垮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发生过心梗的人及心脏瓣膜病患者一定要加以重视,及时干预,规范医治,才能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躲过心梗,躲不过心衰

心力衰竭是由心脏结构性和功能性疾病所导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肌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受损。可以说,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脏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是以心衰作为最终的“归宿”。临床上,心脏瓣膜病和冠心病是最多见的两种心衰原发性的心脏病。

在瓣膜病的患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与心衰是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长期的二尖瓣关闭不全会导致心脏扩张,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而在进展期的心衰患者中,有59%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通过手术方法,可对二尖瓣进行修复,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

如果说,瓣膜病在农村地区多见,那么,冠心病则是在城市中最高发的心脏疾病。在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被抢救回来的患者中,有一半的人在3年内会出现心衰。其中导致心衰的一大原因就是心脏室壁瘤的出现。在心梗发生后,大量心肌细胞因缺血而坏死,如此会形成疤痕。这些心脏壁上的疤痕经过一定时间后会引起心脏壁的膨胀,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瘤状的物质,这就是室壁瘤。它的存在会影响到心脏的收缩功能,导致心脏体积越来越大。而通过对室壁瘤的切开、折叠、缝合,就能使心脏结构恢复接近正常;对于同时存在的阻塞血管,可同时采取心脏搭桥手术,使冠心病诱发心衰的患者转危为安。

内外结合、中西医结合,确保手术安全

可能有不少患者会对手术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其实,手术对于改善心脏功能、延缓心衰进展的作用目前在医学界已经是十分明确的。有这样一组对比数据就可以說明:对于瓣膜病诱发的心衰,不做手术的5年内死亡率要超过80%,瓣膜病合并心衰的手术风险发生率在3%~6%,而手术后长期生存率要超过80%;对于冠心病诱发心衰的,不做手术在3年内的死亡率达到20%,进行手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则要超过80%,远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52%。因此,临床建议,只要是发生了心脏结构改变的心衰,大部分都应该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治疗。

实际上,规范而合理的心衰治疗,并非只有单纯的手术治疗,而是多学科综合开展内外科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由于心衰患者的手术风险相比单纯心脏病手术要高,因此,需要先对患者进行内科治疗,纠正其水肿症状,改善其心功能,从而符合手术指征,减少手术风险。此外,如术前辨证给予中药方剂,可改善患者无力、焦虑、失眠、胃口差等多种不适症状;而术后心衰患者一般恢复得较慢,服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剂后,也能明显改善体质,更利于康复。

>> 相关链接 心衰的临床分期

A期:指出现引起心衰的高危因素,但没有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异常。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心肌病、家族史等。

B期:没有心衰的症状或者体征,但已经发展成为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左心室肥厚、无症状的瓣膜病、既往有心肌梗死史等。

C期:已经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前或者目前有心衰的症状或者体征。

D期:指难治性终末期心衰,患者反复住院,不能安全出院,目前主要通过植入人工心脏或心脏移植才能继续维持生命。

猜你喜欢

室壁瘤瓣膜病心梗
新活素治疗瓣膜病和非瓣膜病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心梗猛于虎
超声诊断室壁瘤切除术后假性室壁瘤形成1例
室壁瘤超声诊断标准?
全层心肌线性消融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动过速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