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荐方
2021-12-09
枇杷核治咳嗽
取枇杷核30克,洗净阴干,去掉中间的仁,捣碎,陈皮10克,一同加水1500毫升,煎煮30分钟,滤取汁液分2次饮服,每日1剂,连续饮用5日。本方可化痰止咳、疏肝理气,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所致的咯痰、咳嗽有疗效。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咳嗽是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疾病的常见病症。本病除咳嗽还常伴有痰多、咽干、喉痛等症状。
枇杷核是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可入药。中医认为,枇杷核性寒味苦,主要有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祛痰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可治疗疝痛、淋巴结结核、咳嗽等病。《现代实用中药》载:枇杷核能镇咳祛痰,一般用于肺热和咳嗽或久咳不愈者效果较好。研究表明,枇杷核中含苦杏仁甙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止咳、抗炎作用。有报道称,单味枇杷就有治咳嗽效果,具体为:枇杷核18克,捣碎煎汤,煮沸10多分钟,临服时酌加白糖或冰糖,每日2次服用。陈皮味苦性温,可以理气降逆、调中开胃、祛痰平喘,常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症。二味合用,能起到理气平喘、止咳祛痰的作用。故上方对慢支炎、哮喘等引起的久咳、咯痰、胸闷胁胀等症状,应当有一定缓解效果。
桂花玫瑰茶祛胃寒
桂花、玫瑰花各3克。上述两味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焖泡10分钟后当茶饮。数次频饮,每日1剂,连续3~5日。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胃寒是中医证名,主要表现有:胃脘疼痛,受寒胃痛加重,得温痛减,消化不良,呕吐清涎,口淡喜热饮,舌淡苔白滑等。中医治疗多以暖胃散寒为主。
桂花性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淤的功效,可治食欲不振、痰饮咳喘、口臭等病症。《本草汇言》云:(桂花)散冷气,消淤血……凡患阴寒冷气,瘕疝奔豚,腹内一切冷病,蒸热布裹熨之。说明桂花治胃腹冷疾有效。玫瑰花性温味甘,有理气解郁、和血散淤作用,能治胸胁痛、胃脘胀痛、损伤淤阻疼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等症。《本草再新》载:玫瑰花能“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桂花、玫瑰花清香纯净,食之芳香甘美,均有温胃且无过燥之弊,冲泡代茶饮服,能起温胃、理气、散淤、止痛的效果。有胃寒表现者,服用本代茶饮,当有一定治疗效果。
需提醒的是,胃寒者平时应忌生冷,饮食当有规律,天寒注意胸腹保暖。但孕妇、胃火过甚者,不宜服用本方。
单味葱须治风寒感冒
取葱须2~3段(每段约一寸长),洗干净,加水适量,煎煮10分钟后取汁,饮服,可收到良效。经常感冒者,取带须的葱白根3~5个,洗干净,浸泡于300毫升的黄酒中,密封保存7天,每次取10毫升饮服,每日2次。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风寒感冒是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等。中医治疗以辛温解表(发汗)为主。
葱须即葱根,其味辛性平,主要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凝功效,主治风寒头痛、喉疮、痔疮、冻伤、鱼肉中毒等。葱是一味良药,其葱白、葱须都能治风寒感冒,《济生秘览》就有“治时疾头痛发热者: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的记载。葱须能治感冒与其可以“通阳气,发散风邪”有关,“通阳”能使周身血气通畅;“发散”有助解肌(发汗)散寒,促使风寒邪气外出。研究表明,葱须有解热、祛痰、止痛、抗病毒等功效。一般说来,风寒感冒初起,一旦有恶寒、头痛、鼻塞、无汗等表现时,单味葱须煎服即可有效。如果恶寒重、头身均痛者,葱须与生姜或红糖同煎服用,效果更好。注意:葱须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如感冒时间长了,或证属风热感冒者,不宜使用本方。
山楂核炒焦治腹胀
取山楂核30克,打碎成末,用小火在平底锅中炒焦,每次取10克,加温水300毫升,搅匀后空腹饮服,每日1次,连续饮用3日,腹胀即可缓解。
四川彭州 胡佑志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
腹胀是一种症状,引起的原因复杂,其中因胃肠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饮食不节引起的腹胀最常见。
山楂核是山楂的种子,它与山楂(肉)功效有些类似,但又有一定差异。山楂重在消食健胃、行气散淤,而山楂核更偏重于理气。中医认为,山楂核入胃、肝经,主要有消食、散结、催生作用,可治食积不化、疝气、睾丸偏坠、难产。《滇南本草》载:山楂核与沙蒺藜、鸡内金研末服用,可治“胃積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山楂生用、炒用均能消食健胃,但炒焦使用,可减少其酸涩味对胃的刺激,消食化积作用也佳。如饮食不节引起的积食腹痛,用焦山楂核更好。山楂核可与他药配合煎汤服用,也可炒后研末吞服。一般说来,消化不良(如食积)之腹胀,肝气不疏引起两胁或腹部胀痛,服用上方2~3次即可见效,如连服2天腹胀不减,则不宜再用。需注意的是,对于急性感染性疾病、腹膜疾病、慢性盆腔炎等导致的腹胀,不主张服用上方。
提示: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所以中医专家指导用方非常有必要。“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大众献方,专家评点指导。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使用方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证、安全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