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雪》

2021-12-09

摄影世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龙冬雪景物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冬雪》作为叶文龙“新山水”创作系列中的一个特殊项目,2016年启动至今整整五年并依旧“在路上”,西藏、黄山、日本,横跨数万公里的跋涉,只为追踪一年中最短暂的特殊时刻。“雪”这不可捉摸的精灵,在他的镜头下幻化成极具东方山水意象又充满理性哲思的形象,它们庄严而肃穆,自足而圆满,傲立寒冬,散发着卓而不群的光芒。叶文龙的《冬雪》一经问世,便获得赞誉无数,曾获第12 届中国摄影最高个人成就奖金像奖(作品之一),2018年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摄影师”奖,并于2019年在法国巴黎卢浮宫foto fever摄影博览会、2019年和2020年美国洛杉矶摄影博览会展出,2021年在法国Paris XII 画廊展出,成组作品被藏家们收藏。

《冬雪》是叶文龙最不经雕琢的作品,是观念与景物融合的极致之作。为追求作品中的“心境”与“灵境”,作者舍弃了画面与结构的宏大叙事,在一定的“限定”来达到聚精会神的目的。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上,他对拍摄对象以审美之心去刻画局限,在对环境和情景升华中做出了考究庄重的安排。仔细去体悟《冬雪》,你分辨不出他拍的是一株树枝还是一片森林,在镜头前,物体的大与小、远与近、实与虚并无实质性的区别,拍摄的,恰恰是不可言说的部分。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選自《冬雪》。叶文龙 摄

选自《冬雪》。叶文龙 摄

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作者在作品中强调了两个时间概念。先是用数千分之一秒的高速闪光去凝固瞬间,然后用几分之一秒的慢门记录下雪丝的轨迹。一快一慢两个雪景与常见的雪不同,显得更为密集。其中作为前景的雪被人造光源照亮,成了与景物同样重要的主角,作者用一道光提振了景物灵动的一面,同时也暗示着此时此刻的特殊。人造光的加入,使飞雪与背景分离成两个不同的空间,相互交错又彼此融合,雪不仅交待了季节、环境,更是拓展了作品的内涵与框架。有些画面中高光与暗调的对比,使得作品在影调中呈现出极大的反差,游离在画面间的诗意与哲学意味更是跃然纸上。

《冬雪》是灵境与智性的完美结合,高科技的加入使得作品区别于传统山水摄影,人工光线削减了画面原有的静谧感,反而突显出超现实的意境,这个世界由雪、景物与观者共同组成,闪光灯像一条线索,牵引着目光由远及近地深入到画面之中。作者对光线和现场氛围的把控的高超技巧赋予了景致“人格化”的魅力,松、柏、岩石、溪流、山林,个个被赋予了象征意义,在历史长河中不乏有他们的身影。有些松造型奇特,既有纪念碑式的孤绝超拔,也有西方哲人般的智识与冷静。影像的组合像是各具灵魂的高士群像,或谦和、或静默、或放达、或狂野、或肆意,影像凝结了千言万语,每一张画面都呼之欲出——在漫天飞雪中,山林如皴似擦,情绪排山倒海,分不清古今東西,唯怔怔在原地,难以言说,不知所措。

冬雪在极寒的季节到来,它们不可期待,来不及逗留又将融化。它们与人的相遇也似“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般的必然”。叶文龙拍摄冬雪,曾数次路过黄山脚下却放弃拍摄,他背负沉重的摄影器材寻找心目中的意象,如不符心境绝不按下快门。这些作品是兴之所至,也是匠心独运,有许多闪烁着东西文化交融的神来之作,也是他在“新山水”创作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的部分。有些画面看似毫无构图与章法,雪花密密麻麻、枝叶斜风劲舞,但偏偏这样的作品突破了传统山水摄影的桎梏,让我们去窥见人生际遇的无常和不可名状的内心波澜。

因此,观赏《冬雪》需要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介入,一种是抽离。介入是与作者的心境同频共振,随物赋形,感受其身处其中的境遇;抽离是神游图像之外,在历史、现实或未来中找寻影像存在的线索或意义。叶文龙带着他的《冬雪》绽放世间,它昭示着人心,也刻画着人性,它是当代东方山水摄影的反思与人文精神之作,也是极具东方意境的作品。期待随着《冬雪》创作的深入,遇见越来越多的精彩。

猜你喜欢

文龙冬雪景物
辞寒去冬雪 暖带入春风
郭文龙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远行
胜利就在明天
好的设计应该是有气氛、有故事感的——专访天比高空间设计谢文龙
薛冬雪教授简介
冬雪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