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纸艺课程,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
2021-12-09梁建玲
梁建玲
【摘要】德、智、體、美、劳是培养学生素养中的核心部分。小小的一张纸,可搓、可揉、可撕、可剪、可扭、可染,可塑性非常强。纸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手段之一。为此我校致力于通过开发纸艺课程落实核心素养、通过纸艺课堂实践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纸艺课程;提升;核心素养
纸艺课程所需要的材料要求比较简单,容易获得,而且种类多样、可操作性强、成本较低、环保低碳、安全性高,非常适合作为小学美术手工课的教学内容。纸艺课堂更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所以,开发纸艺课程,创设有效的纸艺课堂,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特色教学在课堂上的独有魅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纸艺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手段之一,也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智力活动。小小的一张纸,可搓、可揉、可撕、可剪、可扭、可染,可塑性非常强,纸艺课程在基础学科的学习之外,给予了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为此我校致力于通过开发纸艺课程,实现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通过纸艺课程,促进德育发展
(一)传统入我心,美德铸我魂
我校地处革命老区,红色教育资源得天独厚,学校以“德润教育,红育英才”为育人目标,以“革命传承”和“文化传承”相结合来实现这一目标,让“传统入我心,美德铸我魂”浸润着学生成长,而剪纸作为文化传承项目和革命传承有机的结合发挥了重要作用。剪纸课程中就有《剪出我心中的革命英雄》,这一课程让学生了解了更多的革命英雄人物故事,如刘胡兰、王二小、雨来、邱少云等,虽然这些人物同学们早已有所了解,但对人物的形象只停留于课文介绍里面。学生通过剪纸活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更加深入,名副其实的“跃然纸上”。
在欣赏剪纸作品,讲述剪纸历史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艺术的灿烂,自觉树立民族自尊心,产生爱祖国、爱祖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的思想情感。
我校每学期都会举行“创意剪纸爱心义教、义卖”社会公益活动,安排人员现场手把手地教市民剪纸,把我校艺术特色向社会传播。同时把精心制作的创意剪纸作品进行义卖,每次义卖筹得的款项都捐作慈善用途。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着实践的快乐,也感受着社会各界人士对他们活动的支持。许多爱心人士参与到活动当中,热心购买作品。活动把爱心洒满每个角落,感染着每一人。
(二)提高了学生节约、环保的意识
自从开设了纸艺课程,学生们开始珍惜每一张纸,以前用过的纸随手一扔,垃圾篓满满一筐废纸,现在一张纸的踪影也没有,还出现了收集废纸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糖果纸、包装纸特别受欢迎。学生们都笑着说我要把这些纸搓成球、揉成线、做成屋子的房顶、彩色的云朵……卷纸筒变成了笔筒,碎纸皮变成了小箱子,糖果纸变成了小花朵……节约、环保的意识慢慢在孩子的心中扎了根。通过这种变废为宝、回收利用的形式给孩子们培养一种绿色生活、环保生活的理念,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在今后的生活中实践低碳生活方式,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作出一份力。
二、通过纸艺课程,促进智育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纸艺入门以单纯的手工制作为主,学生主要从模仿开始,所以学生要有足够的耐性去观察作品,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比如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学生通过观察就会发现所有的剪纸作品有这样的一个规律: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观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通过观察才能进行创作。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他们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因为纸的可塑性极高,每一个纸艺作品都是学生想象力从无形到有形的呈现。每年春季开学,我校都会举行“二度开发利是封”的活动。利是封色彩鲜艳、图案多样、纸质上乘,且新春开课,春节的气氛仍然浓厚,利用利是封装扮教室成为我校开课的重要一环。为了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们都绞尽脑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利是封在分拣、拆剪、拼接中逐渐成型,教室门口的两边挂起了利是封做的成串的鞭炮;玻璃窗上贴着由利是封剪出来的精美的窗花,那窗花有二连剪、三连剪,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线线相断;前后黑板的两边都挂着利是封做成的灯笼,灯笼的形状不尽其一,圆形的、方形的、扁的、椭圆的都有。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也通过纸艺把利是封变废为宝。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纸材料不仅价廉易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同时更是一种极佳的手工创作素材,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如美工刀、剪刀、胶水等,在切切、割割、剪剪、贴贴中即可发挥学生的超强创作潜力。
纸艺活动除了单纯的手工制作,还有探索性纸艺活动。探索性纸艺活动需要联系其他领域的活动共同进行,其特点是更多地关注活动的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克服困难的能力、知识的迁移等综合能力的锻炼。
例如,在利用废挂历纸贴画的过程中,没有图案完全一样的挂历纸,学生能根据自己手中的材料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可简单、可复杂;可大型、可小型;可单干、可合作;可平面的,也可立体的,进行创作作品。在折纸人偶的教授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折叠一个基本型,然后引导他们用大大小小的纸张折出基本型,组装成人偶的各个部件,学生通常会自行设计出人偶的不同造型、动作甚至佩饰。
在课堂上要告诉学生,在纸艺的创作中,除了对纸的选择以及对纸成型技巧的把握外,更重要的是将自己内里的气息带进纸艺的创作中,凭个人的灵感及创新,赋予作品全新的生命,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照葫芦画瓢。
三、通过纸艺课程,促进美育发展
纸艺教学作为一种美育的手段,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练就心灵手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纸艺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逐步提高。比如在《海底世界》折纸活动里面,一开始学生只是生硬地把几种折好的鱼粘贴在纸板上,但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发现海底不只有鱼,还有随海浪飘摇的海藻、珊瑚等等。《海底世界》在同学们奇思妙想的创作之下,瞬间生动灵活。还有在剪纸活动中一开始老师只是要求剪对称图案,但同学们会在对称图案的基础上去镂空、刻线,正是因为纸艺课程将学生的审美提高了,他们才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
四、通过纸艺课程,促进体育、劳育发展
小学美术手工课中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在动手动脑中,达到手、眼、脑三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迸发出智慧的灵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所谓“心灵手巧”,纸艺活动是培养“手巧”的最好途径。刚开展剪纸活动时,哪怕沿着虚线剪,学生们都剪得歪歪扭扭,弧线剪不出弧度,而且剪得不流畅,重刀现象时有出现;纸刻时用力不够或用力不均匀造成不断线、毛糙的现象,这都是因为缺少训练而导致手拙。
培养动手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习惯,纸艺手工制作是持久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一个人的耐性与耐力,教师要能及时引导和发现学生思维的亮点和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会他们利用所学的技法来完成自己的作品。纸艺课堂上的手工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使学生内心充满艺术感,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苏敏.纸艺的世界很精彩——纸艺教学探微[J].中国美术教育,2003(05).
[2]王潼林.浅谈小学校本课程纸艺课程的开发利用[J].中国文艺家,2019(07).
[3]黄娜.基于核心素养的纸艺“五步教学”[J].中国教师,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