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思考

2021-12-09罗金玲

艺术评鉴 2021年21期
关键词:戏曲演员戏曲表演思考

罗金玲

摘要:戏曲是一种著名的表演艺术,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作为戏曲演员,通过表演这一形式可以赋予角色更大的魅力,使观众能够与角色之间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分析了关于戏曲演员如何创造角色的有关思考,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戏曲演员  角色创造  思考  戏曲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1-0158-03

中国的戏曲经过了数百年的不断发展,已经由最原始的歌舞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包含了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表演形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人物,通过人物表现戏曲中的冲突,可以使整个剧情更加立体,这些都需要戏曲演员进行角色的塑造。因此,对于一名戏曲演员来说,还应该要时刻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舞台上进行角色创造。

一、戏曲以及戏曲演员概述

(一)戏曲概述

戏曲是诗、歌、舞等相结合的一种综合艺术,在原始社会萌芽产生到元朝时期最为繁荣。可以说,戏曲是一种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尤其是中国的戏曲其综合性往往会更强。在我国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其表演的方式主要以唱、念、打等为主要内容,并且通过词曲以及美术等形式把表演融为一体,使各种艺术形式的感染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戏曲表演。除此之外,我国的戏曲表演还具有一定的虚拟性,这种虚拟性决定了戏曲表演过程中戏曲演员往往不是单纯地通过模仿进行表演,而是需要对真实的生活进行选择与提炼,最后通过较为夸张以及美化的方式进行表演,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其中。

(二)戏曲演员

戏曲演员简单来说就是戏曲的表演者,在历史上的一些时期中,戏曲演员的一些称呼含有一定的贬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这一表演艺术形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也有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得到了大众的喜爱。比如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以及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先生,作为戏曲演员在舞台上需要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以及情感语言等把观众引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来,使观众产生更为真实的感受,这也可以算作是戏曲演员与其他职业的区别之处。不过,不同的国家对于戏曲演员所创造的角色往往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西方国家中,其戏曲往往分为表现派和体验派。表现派戏曲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所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把角色塑造得更为逼真,在表演的时候往往会更为理性。所谓体验派,就是把自身的真情实感融入到角色之中,所关注的是体验,其感性成分更大。

二、戏曲艺术的表现风格

戏曲表演分为不同的剧种,而不同剧种的表演风格以及技巧也有所不同。比如,广东一带的粤剧、汉剧、正字戏等大多具有比较浓郁的剧种特色,与一般的剧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山西的梆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椅子功等具有一定特技的表演内容。除此之外,每个剧种的剧目也是有所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剧目在表演时往往也会有不同的特色。比如在《牡丹亭》的“闹学”以及“寻梦”的表演过程中,“闹学”所表现出的是近乎闹剧的风格,但是“寻梦”所表现出的则是接近一种诗一般的意境。当然,不同的戏曲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往往也会有不同的表演风格。

三、基本功在戏曲中的重要性

在上述文章中我们提到了,戏曲表演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物,因此可以说戏曲演员是一出戏曲的灵魂所在。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基本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底,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戏曲演员才可以运用更加灵活多元化的方式对角色注入灵魂。其戏曲基本功的表演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下述几种。

(一)身段以及动作

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戏曲演员的动作诠释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戏曲演员的肢体动作是十分关键的。戏曲演员需要通过合适的肢体动作推动剧情的发展,并且需要与表演过程中的演唱以及配乐等进行巧妙融合。除此之外,作为戏曲演员,在进行戏曲表演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身段把人物的形象更加具体化,使人物更为饱满。

(二)点题

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身段往往能够起到一定的点题作用。比如,在实际的戏曲表演过程中,其金鸡独立就能够从侧面描写出人物的身手,使角色更加富有立体感。除此之外,在进行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常常还会出现一些舞蹈动作,这些舞蹈作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物的主题。比如,扈三娘这一人物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其戏曲演员往往就需要融入一些舞蹈动作,通过比较妖娆的身段体现出扈三娘的美与媚,而通过一些比较快狠准的身段,则可以体现出扈三娘这一人物本身的性格特点,使扈三娘的角色塑造更加丰满。

(三)情景的营造

戏曲演员能够通过身段营造出舞台的情景。在进行戏曲表演的过程中,舞台的情境营造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比如,当戏曲表演者想要表现出自己正身处花园之中时,表演者就可以通过闻花以及看花等一系列的动作营造出花园的情景,这就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的身段,从而使观众能够及时有所感受。

四、戏曲演员与角色的共生关系

(一)统一性

在进行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其演员与角色之间是具有一定统一性的。戏曲演员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往往需要对人物的性格进行塑造,因此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戏曲演员还应该要站在人物的角度以及性格上进行思考。只有这样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戲曲演员才能够和角色融为一体,实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

(二)对立性

每个戏曲演员本身的性格特点有所不同。但是,戏曲中的角色是固定的,其性格特点往往是十分鲜明的。因此,为了更好地诠释出戏曲中的角色,戏曲演员往往要经过多次的调整,才能够使自身与角色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在进行实际的戏曲表演过程中,戏曲演员需要避免自身的性格影响到戏曲中的角色,因此还需要对自身的性格进行适当压抑,并且,为了能够进一步使演员与角色更为贴合,演员还需要具备较强的舞台功底,能够从心理上接受角色,从而在表演的时候可以更为真实地表达出人物的特点。

五、戏曲演员角色塑造策略

(一)正确认识角色,拓展形象思维

戏曲演员如果想要更加完美地塑造出角色,首先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需要对角色形成正确的认知,及时把握住角色的特点。对于戏曲演员来说,依照角色的性格特征进行表现,会让观众更容易接受,这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准确抓住角色的特点,还需要表演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推敲。作为戏曲演员在对角色进行分析的时候,除了需要了解戏曲的时代背景外,也需要把这些因素带入到主角的成长阶段中,去体会不同时期角色的情感变化以及最终性格特征的形成原因,这些对于演员后期进行角色塑造都是十分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在进行角色塑造的过程中,作为戏曲演员还应该要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可以说是表演领域中演员的一种独特创造方式。作为演员应该要富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如果演员自身情感不足,在表演的时候往往会存在一定缺陷。只有依据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激发出演员内心的激情,帮助演员借助内心的想象观察到角色的生活以及外在的风景等,从而能够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现出来。

(二)全面认知戏曲内容,不断加强角色体验

演员如果想要更为快速地建立起角色的形象,还应该要先对整部戏曲的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首先,戏曲演员需要先对戏曲中的各个角色以及戏曲的背景/戏曲的整体风格有所了解。其次,戏曲演员还需要把握住戏曲的中心思想,从而把握住戏曲的整体脉络,这样将更有利于演员对角色进行塑造。总之,通过对整个戏曲内容的认知,能够帮助演员创造出更为丰满的戏曲角色。除此之外,作为戏曲演员还应该要不断加强对于戏曲角色的体验。首先,作为戏曲演员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要学会观察生活,注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并且可以在业余时间多观察一些优秀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模仿能力。其次,作为戏曲演员也应该要了解体验和表现之间的区别与相似。总之,作为戏曲演员,应该要不断拥有更多戏曲角色的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对于角色的塑造能力。

(三)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加强角色塑造能力

戏曲演员自身的艺术修养往往可以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得以体现。因此,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对于角色的塑造。首先,作为戏曲演员应该要进一步加强自身思想上的修养。可以说,思想道德不论是对于戏曲演员来说还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最为基础的。戏曲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不仅仅需要足够专业的能力,还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其次,作为戏曲演员,还应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相信对于戏曲有所了解的人应该清楚,很多戏曲是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其中往往也包含了哲学、美术、音乐等诸多知识。当戏曲演员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在进行角色塑造的时候才能够更为贴合角色。

除此之外,作为戏曲演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角色塑造能力,在进行角色塑造的时候应该要适当进行更为灵活地发挥。首先,戏曲演员自身的动作应该要规范化。戏曲演员的动作可以说是观众观看过程中对于戏曲的第一印象,观众往往能够通过动作及时了解到角色的性格特点以及行动。因此对于戏曲演员来说,只有先做好动作,才能够把角色塑造得更加丰满。其次,在戏曲表演中不同的角色都代表自身特色的脸谱,而戏曲表演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还需要依据脸谱的模式进行表演。最后一点,在进行表演的时候,戏曲演员的服装应该要具有统一化的特点。虽然说,不同角色之间的服饰是存在着差异的,不过材料大多是一样的。想要使戏曲演员塑造出的角色更为真实,还需要在服装等各类规范上进行严格的落实工作。

(四)从生活角度出发,赋予表演真实情感

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因此,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应该要有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灵感的眼睛。如果戏曲演员想要演活一个角色,就需要对角色进行反复思考,了解角色的内在情感。虽然说,戏曲在表演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夸张特点,但其本质还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的。因此,为了能够使最终的角色更加贴近生活且更加鲜活,演员需要从生活角度出发对角色进行塑造。另外,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戏曲演员应该要赋予表演真情实感。如果演员自身缺乏真实的情感,会导致塑造出来的角色变得缺乏灵魂,而观众更是会难以投入其中。

(五)从剧本形式认知角色思想本质

戏曲的剧本语言和一般的戏剧语言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在戏曲的剧本中往往会通过“表”“白”“评”这几种形式对戏曲表演中的剧情以及人物的情感等进行叙述以及判断。因此,作为戏曲演员只有充分了解剧本独特的语言形式,才能够在进行角色塑造的时候更加容易体会到角色的情感。在戏曲中“表”所出现的位置一般在引子或者是唱段之中;“白”所出现的位置一般是在推动戏曲情节发展的念白之中;“评”则一般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角度对剧中的一些人物进行评价。

(六)依据主题、角色等进行角色创造

1.主题

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主题可以说是灵魂。作为戏曲演员在进行表演时,只有深刻理解了戏曲的主题,才能够更好地塑造出角色的形象,才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住戏曲中的人物特点,从而创造出更加富有灵魂的戏曲角色。

2.戏曲程式

戏曲表演往往难以脱离戏曲的程式。在戏曲角色塑造的过程中,其程式性是十分常见的,这种程式包含了对于生活形态的概括,以及对于表演中规范化以及舞蹈化等形式的固定,在一般的戏曲表演中十分常见。程式下的戏曲表演往往具有更加独特的色彩,而脱离了这种程式性,其戏曲表演往往会缺乏鲜明的节奏性以及歌舞性。

在戏曲表演中,其流派的产生也与行当程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一般来说,行当是戏曲演员的分工,而流派之所以可以称之为流派,主要是因为行当程式使戏曲演员在自身的专业领域内不断学习与创造,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表演风格,最终成为独立于本行当的表演流派。除此之外,也可以说流派是戏曲行当程式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戏曲表演成熟的一个标志。

总而言之,作为戏曲演员在利用行当程式对角色进行塑造的过程中,还应该要依照戏曲的特有情境,对现有的行当幅度等进行适当调整。在严谨的规范中追求自由;在强烈的夸张中力求神似。

六、结语

总之,对于戏曲演员而言,在戏曲表演中应该要真诚地面对自己,面对观众,要勤于学习基本功,并且还应该善于观察生活,不断积累生活素材,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可以说,作为一名成功的戏曲演员,不仅仅要塑造出戏曲中的角色,还应该要赋予角色灵魂,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參考文献:

[1]熊庆.浅谈戏曲演员的基本功[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09):139-140.

[2]武习腾.基本功在戏曲中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9(02):46.

[3]刘佳.戏剧演员自身与角色塑造的共生关系[J].参花,2019(19):79.

[4]张红霞.试论戏曲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角色塑造[J].魅力中国,2019(05):314.

[5]周宏伟.戏曲演员的角色形象塑造方法[J].魅力中国,2019(39):293-294.

[6]苗华.浅谈如何在舞台上更好地塑造戏曲演员的角色[J].魅力中国,2020(01):343-344.

猜你喜欢

戏曲演员戏曲表演思考
谈戏曲演员的舞台艺术体现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秦腔司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谈戏曲演员的角色塑造
戏曲演员的表演技巧探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多媒体时代戏曲名角的培育与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