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探究
2021-12-09崔红兰
摘 要: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通过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效率提升策略,在课前课后、课堂课间、分组合作、作业批改、面批指导等方面提升教学效果,以“宽容教育、情感教育、互动教育”为指导,以“尊重欣赏”“激发爱好”“合作互助”为基础,大力推进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的实践,促进师生的教学相长。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初中语文的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我们也看到“教学低效”仍然是困扰很多中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到底应当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和实施的一种创新教育方法。教学效率的提升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师生互动是关键。
合作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开始兴起,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成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变革”。在我们的初中语文日常教学中进一步采用合作学习方式提升教学效率,对于教学相长和教学质量提升很有必要。文章本着“构建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效率”的原则,以所带班级的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创新、提高效率,推进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学生需求,以“定位+鼓励”导入合作学习
《学记》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贯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普遍规律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安排。合作学习的基本意思就是克服独自封闭学习的局限性,而深层含义则是在强调合作与交流对于成长的重要性。
(一)明确定位,分类指导,注重成效
沟通无处不在,明确定位,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差异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层非常必要,这是一种学生的定位。初步将学生分组后,对小组配置进行有效的细化,然后确定每个合作小组的组长,并对小组内的组长和组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培训,老师将合作学习的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策略和具体合作学习的每一步操作流程进行讲解。
在课前,首先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定位。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定位,每次课前会提前到班,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跟学生们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尤其是班内的“重点生”,检查他们的“选作作业”质量如何、存在哪些问题等。在课后,抓住5分钟时间,对班里学习中游的学生进行调研,“课上学会了吗”“还有问题吗”“这节课你觉得进度怎么样”等,这样的问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接受情况,及时调节下一节的课堂教学进度。教师可以对合作学习的小组成员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评价,对学习的积极性和态度进行把控,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课程责任感和收获的成就感。
(二)激发爱好,学生为本,鼓励质疑
在课上,鼓励学生对每一个问题提出质疑,并进行小组合作奖励加分。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时,适时表扬同学及其所在小组“你的想法很有创意,你们这个小组团结的力量非常棒”。作为回应,学生一般来说都会以自己更加积极的小组合作行为来回报教师的赏识,这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自信和成就感。
在语文课堂上讲解的时候,教师应该先掌握学生学习、性格、爱好等情况,老师一般来说是针对某个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开展合作讨论,那么首先任课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培训,并且,老师在进行教学任务分配的时候必须要做到真正的分工明确和各小组平衡,真正要求各个合作学习的小组中的成员都必须做到对自己的任务完全熟悉。并且,老师的分工非常明确,同时,还要求同学们必须合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课下,作业批改时,注重“以人为本”的作业评语,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目的地书写篇幅短小、针对性强的批语,并且,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区别对待,引导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在课间,借助班级开展的“每日一题”活动,发挥合作小组内“小老师”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任课教师需要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明确化具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合作学习。
二、 创新运用课堂、设定合作情境,以“互动+分层”实践合作学习
(一)多维互动,角色互换,全员参与
实施情境式多维互动的合作学习模式,让优等生成为组内的“小老师”,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进行“责任承包制”,組内优生带差生,既能促进优等生的成长,又能帮助差生不断进步。针对班里个别容易上课走神的同学,在组内给他们安排记分的工作;针对做作业比较懒散的同学,让他们负责组内作业的收缴。经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管理学生,既帮助了老师,又让学生更关注于学习。江同学,原来在课上开小差,学习效率很低,实施合作学习模式中,让他负责整个班级的小组加分,这让他在课上紧张起来,在关注分数的同时,也关注课堂的问题,慢慢地,学习走上了正轨道,注意力也集中起来。现在的他,虽然不再担任记分员的工作,但学习却依然认真,成绩也飞速提升。真正做到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科学和规范、课堂问题的明确设置、各项学习任务分必须配到人、探究学习的时间充分合理安排、对于课堂纪律进行严格监督,才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提高我们学生学习初中语文知识的真正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准策划,分层辅导,全面提高
实施分层辅导可以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和优等生的进步,结合班内的小组划分,在每个小组中先进行了A、B、C的划分。在实际教学中,实行了动态管理,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A层同学给C层同学当小老师,互帮互学。借助班内开展的“每日一题”活动,A层学生充分发挥在学习中的优势,给C层学生出题,帮助他们讲题,很好地实现了“促优转差”。对于部分优等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有针对性的精心选取适合他们的题目、题量,比如每天两个题,让他们在第二天给老师讲解,让学生主动找老师要题、讲题,这样,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逐渐提高起来。
三、 有效利用资源、发挥交流效用,以“互换+协同”延伸合作学习
(一)利用作业,激发互动,提高效用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作业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作业批改方面,根据作业的质量进行有层次的划分,针对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写篇幅短小、针对性强的批语,如学生做错作业出现计算问题时,批语是“再细心点,你会更加出色”;学生卷面比较乱时,批语是“思路很好,但不太美观”;当看到学生作业有进步时,批语是“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当学生用了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时,批语是“一题多解,有创新”等。作业批改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正如赵美同学在学习心得中写道:“老师给你们写的批语,虽然很简短,但是每次看到,我们的心里就会很高兴,重新燃起学习数学的激情,这也是数学成绩虽然不理想,但却从未想过放弃数学的原因。”
(二)利用自习,增加面批,查缺补漏
教师对于学生的点评必须要客观,通过点评让学生能够学会用正确的态度看待学习的知识。对优生,面改能切实地帮助他找出弱点,指点方法,纠正偏差,更上一层楼;对差生,通过面批,找出其主要问题,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能保护其自尊心,又能激发其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整体上合作学习的效果,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乐于表现,不仅让课堂变成学生的主阵地,课下学生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只要老师用心、真心、耐心地去做好本职工作,尽最大可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我们的教育定会硕果累累。
同时,通过教师面批面改,学生会感觉到老师在真诚地帮助自己,时时在关切着自己。吴蒙同学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总分不是很突出,但是特别喜欢学习数学。在一次面批后,他主动谈及自己的思想波动,感觉学习比较有压力。教师因势利导,对他的学习状态进行了全面分析,在谈话后,他也豁然开朗,学习劲头更足。正是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让教学更有意义,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力量。
教学效率的提升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教学的目的要的是学生的进步、更要师生共同成长,师生互动是关键。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親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以合作学习为基础提升教学效率,真正让教师实现了身份创新,由主讲人变为现在的主导者,通过合作学习,改变了我们作为教师传统意义上的“一言堂”。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时时做到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和初中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特殊性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方式,那么,我们进行的合作学习一定会成为课堂改革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效率提升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基于合作学习的创新教学模式,有效解决了“教学低效”的问题,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观,推进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初中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与时代同步、与国家要求同步,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一定能够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钟柏昌,黄水艳.合作学习动态分组的研究进展与思考:基于国际文献的系统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21,27(4):85-97.
[2]潘柳燕,叶茗媛.“基础”课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58-59+96.
[3]王维,董永权,杨淼.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基于48项实验或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20(7):34-40+59.
[4]何洋,井乐刚.偏远地区初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J].生物学教学,2019,44(10):32-34.
作者简介:
崔红兰,山东省泰安市,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