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优化策略

2021-12-09麦焕贤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整合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农村小学

麦焕贤

摘 要:小学阶段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要有新思考、新建构、新作为,教师要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路径、内容、方法上进行创新,形成有内涵、有格局、有高度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学校行动策略。为了促进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文章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提出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若干优化策略:整合区域资源,建设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合学科资源,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爱国主义专项活动。

关键词: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整合资源;优化策略

小学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教育等,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重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是主阵地,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教学是主渠道,必须在教科书中贯彻;社会是大课堂,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的德育功能。笔者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路径”展开研究,并总结出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若干优化策略。

一、整合区域资源,建设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整合区域资源,建设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升环境育人的浸润力,打造“红色宣传栏”等新阵地,“润物无声”地弘扬爱国主义。学校在强化课堂主渠道的同时,不断开辟爱国主义教育新阵地,通过微信公众号、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和途径进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广泛宣传,通过营造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氛围,使学生处处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整合区域资源,在二楼图书区域放置“革命故事”图书架,将党建文化图文并茂进行展示,建设爱国主义基地,对中国传统教育、历史故事、党建文化进行知识介绍等,加快推动红色文化传播和普及。学校党支部倡导党员们做爱国主义精神的践行者、工匠精神的守护者和创新精神的传播者,以此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其次,校内可以通过广播站、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爱国主义教育图片集等的宣传,使学生懂得今日的和平幸福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加倍珍惜,努力学习,为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奋斗,逐渐把爱家乡、尊师长的感情迁移到热爱祖国,坚定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情感。

二、整合学科资源,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充分利用国家课程,整合思政课和语文等学科资源,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校本课程,把国家课程校本化。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国文化,增强其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势在必行。学科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承认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爱党、爱国、爱社会,是德育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引导小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充分挖掘爱国主义的素材,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且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的政治立场。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着培育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念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作用。教材包含了大量的中国故事,能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国家意识、培养爱国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能够在社会主义的教育建设中,将思想道德品质的精髓逐步渗透入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中。我校整合适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良好素材,开发校本课程,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如语文课中的《桂林山水》《狼牙山五壮士》等,描写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如诗如画,讲述了英雄人物捍卫祖国河山的英雄故事。数学教材中“圆的周长”,结合圆周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精密计算出π的值,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有聪明才智。这些文本不但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刻、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励学生爱科学、爱文化。又如,音乐、美术课教学则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寓教于乐的优势,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富有学校特色的爱国主义专项活动

爱国主义来源于小学生的日常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资源,教师首先要用心去挖掘、去体会,才能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学资源。班队活动课是学校向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品德、思想教育的课程,它针对性强、灵活、及时、收效大。教师要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

学校少先队要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外的爱国主义活动。在校内,可以演讲红色故事、排演红色故事校本剧等,让学生了解历史,热爱祖国。在校外,可以举行爱国主义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小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红军纪念园等,了解中国革命的抗战道路,也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如为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儿童募捐等活动,培养小学生从小就要树立仁爱之心,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借此来提升对小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游览学校附近的一些名胜古迹,以及家乡的建设新风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家乡的变化,同时可以带学生品尝祖国的传统美食,学生在游览与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充分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各个领域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爱国教育资源,并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使爱国主义教育无处不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战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并化为决心和力量,体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诚然,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当切合实际地构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育人网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培育学生的成才志向。

参考文献

[1]谢鑫建.爱国主义实践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

[2]张来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J].中國教育学刊,2017(12).

[3]沈成飞,连文妹.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8(01).

[*本文系2021年度广州教育研究政策研究课题《农村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CYJ212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整合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农村小学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以整合资源提升音乐课堂趣味性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广东省中考化学计算题命题趋势和备考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