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实践活动下的实用类多重文本阅读教学探究
2021-12-09周平安周玉姣
周平安 周玉姣
实用类多重文本(以下简称“多重文本”)指主题相关的、不同作者撰写的一组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包括新闻、传记、调查报告、知识性论文、科普文章等。多重文本,是相较于单一文本而言,指相关联的一组文本。在当下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或社会成员的工作状态,常需要进行群文阅读。如自主学习,论文写作,或在超文本等网络阅读环境中检索并筛选信息,对多重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解释、推断并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如制作报告书),等等。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开始从单一文本阅读转向多重文本阅读。并且,高中语文新教材双线组元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这样的倾向——开展人文主题下的多重文本阅读。譬如,《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传记和新闻”,《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四单元的古代科技与多媒介知识。再如,《语文》选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语文》选修下册第四单元“科普文章”。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重文本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多重文本阅读材料多属自然科学类或社会科学类读物,与考试中的阅读材料相比,篇幅更长、字数更多。于是,往往表现为:一方面,大多数一线老师视教材相关单元为鸡肋,只带着学生匆匆一读,留个印象,只在备考阶段或讲评阶段,结合试题讲析题型特点、分析学生答题问题、归纳一些答题技巧;另一方面,学生做多重文本阅读题往往是为获取答案而阅读,甚至大量刷題,以便形成应试策略。
这些表现与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阅读素养的初衷相违背。
如何化解上述矛盾?我们依托综合性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做了积极探索,简括为“构建多重文本阅读的真实情境,优化素养目标导向的阅读体验”。
目前,各校均开展博物馆游学活动,而在我们看来,博物馆潜藏着巨大的多重文本阅读资源,相关文物介绍的文本蔚为大观。我们最初的设想是:依托博物馆游学这一平台,以博物馆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发现、探究中国古代代表性文物所蕴含的智慧和文化作为主题任务,促进中学生阅读多重文本(相应的文本材料,应能说明文物在发明创造上的成就,能用现代科学技术具体解说其特征,培养学生科技类文章阅读能力);并驱动项目式任务,用可视化载体作为项目成果,让学生体验综合性学习历程,发展学生阅读素养,增进积极类情感,同时提升表达技能。
后来,我们注意到现实生活里的博物馆游学活动次数有限,于是策划了虚拟博物馆载体的建设:首先,选择学生参与热情极高的热点话题——中国载人航天科技成就;接着,建一个公众号,同时链接若干相关公众号,公众号里相关文章、图片、视频共同构成虚拟博物馆;随后,教师布置一个宏观任务,并将任务实施过程分解为一系列具体问题,学生分别承担具体任务,各自选择下载相关文章,组成多重文本,由阅读目标驱动自主阅读行为,开展阅读活动。
无论哪种类型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主要目标就是推动多重文本阅读的开展,并优化阅读效果。其组织结构如下图:
以下结合具体案例,针对两大主要目标如何具体落实,汇报我们的认识和实践。
一、营造多重文本阅读场域,构建真实任务情境
1.天工文物——中国古代发明创造
营造多重文本阅读场域,实际是构建多重文本阅读的真实情境。结合学校组织的参观博物馆活动,我们将探寻本地域博物馆中古代文物的科学成就作为考察任务,激发出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适时推进与教材内容对应的多重文本阅读。
譬如,北京学校的老师在准备《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课文的设计时,就可以介入地域性情境,以学校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为平台,结合“走进故宫”的实地考察,创设多重文本阅读场域。
一位老师设计如下情境:
最近,一段“故宫建筑模型在强震模拟中岿然不倒”的视频在微博上火了。这段视频来自英国电视台第4频道制作的纪录片《紫禁城的秘密》。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周乾博士是该纪录片中展示的故宫建筑模型抗震试验的主要设计者。他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道:“这是首次将故宫中某一建筑的整体结构模型放置在地震工况下进行测试,结果出乎意料,模型经受住了10.1级地震的考验”。
这个情境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致与好奇心。接着,老师给同学们提供几则关于中国建筑为什么抗震的材料,并要求阅读之后再结合实地考察,为故宫建筑之所以抗震写一段解说词。
另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两个任务情境:
学生阅读《中国建筑的特征》,结合实地考察,将故宫里具体建筑作为例子,更为形象地解说中国建筑的几个主要特征。
再阅读“故宫建筑”相关文章,以“故宫建筑的特征”为题,整合成一篇说明性文章。
这两个教学设计就是在教材与地域情境之间找到了一个适切的重合点——故宫的建筑。从教材进入现实地域情境,用地域情境印证教材内容,最终以可视化学习成果来深化、评价教材内容的学习效果,形成了“课堂——生活”“教材——地域”的学习链。在这个链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地域情境设计,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推动其产生认知需求,促其自觉完成多重文本阅读。
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有些社会大课堂活动,不能与教材产生直接联系。但我们注意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自主进行多重文本的查找和阅读。譬如,《遇见天坛》这个设计,源于学校组织“遇见天坛”综合性主题实践活动。为避免走马观花式旅游,语文教师选取天坛最引人注目且富有特色的三种景观“声音奇遇(科学)”“神遇韶乐(艺术)”“良遇祈年(文化)”,将学生分组,每组择其感兴趣的一种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在行前阅读相关文本材料,对该景观做初步了解与评判。这就是在真实情境中发生的、由真实任务驱动的、因兴趣选择而自主开展的多重文本阅读。
好奇心有助于促发读者的认知需求,认知需求则驱动读者阅读内容相关的多重文本。总之,在真实情境中,学生的阅读活动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理解文本内容,更多的时候是具体目标任务驱动下的主动行为。
2.科技之光——中国载人航天科技成就
当然,现实的社会大课堂活动有限,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媒介资源,开展“虚拟博物馆之旅”。虚拟博物馆建设主要依赖公众号资源,在确定内容主题后聚集主题相关的公众号。公众号上的文章,是我们的文本资源库;公众号上的视频主讲人,是我们虚拟博物馆的解说员。
今年上半年以来,学生特别关注中國在航天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北斗卫星、中国空间站、嫦娥登月、火星探测等等。于是,我们就有了建构“科技之光——中国太空领域的浪漫与辉煌”虚拟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方案:教师布置一个大主题任务,学生分别承担具体主题任务,各自组合多重文本,在教师布置的大任务下自设问题开展探究。
譬如,当“神舟十二号”升空话题正热之时,“中国空间站建设”备受关注,我们适时开展“中国空间站”虚拟博物馆综合性实践活动。首先,建立一个公众号“江水汤汤”,其中专设“中国空间站”虚拟博物馆专题。之后,搜集整理与中国空间站相关的图片、文章、视频等资料,有关于火箭即火箭发射场方面的,有关于核心舱、实验舱、神舟飞船、天舟飞船方面的,有关于中国空间站建设关键技术方面的,有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关键节点方面的等,分类上传在专题里。再接下来,设计情境任务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多重文本阅读。这个教学设计营造了虚拟博物馆阅读场域,学生因为感兴趣而阅读,因为阅读而发现困惑或问题,这困惑或问题又驱使学生组合相关信息文本,进入个性化专题性探究活动。
有老师另辟蹊径,发动学生建立虚拟博物馆。譬如,《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认识多媒介”。老师这样来操作:首先,要求学生在班级QQ群里建立一个虚拟的“多媒介博物馆”QQ空间。其次,让学生在空间里推介关于各种新媒介(如网站、博客、微信、QQ,公众号、抖音、小程序等等)知识介绍的文章。接下来,教师在学生建立的QQ空间里引导学生聚焦新媒介与手机的关系,从而让学生聚焦关于“手机阅读”的多文本材料。最后,设计学习任务“学生根据上面的研读材料,就怎样发挥手机阅读的优势,以及怎样防止手机阅读可能引发的问题写一个发言提纲”。
当有学生注意到“信息推送”这个问题时,教师将这个学生生成的问题提炼为作文题:
信息时代,媒介与信息的结合导致信息的极大丰富。各类有用无用乃至虚假有害信息,通过平面媒体、手机、电视、电影、互联网快速传播,可谓无孔不入。各类信息无所不在,大多数人都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中。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特定情境促发学生形成主动性阅读行为,读者在阅读中收获认识之后,又可唤醒新的求知欲,从而推动新一组多重文本阅读的开展。可以说,营造多重文本阅读场域,即确定能唤起学生阅读激情的主题、创设能促进学生持续深入阅读的任务,是推动多重文本阅读开展的关键环节。
二、统整分科知识,体验深层阅读过程
(一)跨学科知识统整与科学素养
多重文本以主题为中心,可以允许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进来。也就是说,我们开展的多重文本阅读,更倾向于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将阅读材料与中学各学科的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将阅读材料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具体的科学现象能综合运用中学相关学科知识进行阐释解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综合性任务的设计是给学生提供一种整体性的认知途径,在主题情境中体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是发展实践性的科学素养。
譬如,大量阅读材料,可能牵涉到故宫太和殿的减震设计、后母戊方鼎陶范铸造技术、天坛“回音壁”声音现象的原理、影响传统印刷质量的因素、太空失重现象等,我们就设计综合性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融合物理化学地理等各学科知识,以文字形式阐释或解说相关现象。
指向跨学科知识统整的多重文本阅读任务设计,最适合的形式是项目式读写。其要素包括:问题场景、情境任务、建构文本意义、整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书面表达。
譬如,《走进国家博物馆》这一设计中,学校将参观国家博物馆是缘起,是真实的问题场景,促发学生上网查找相关文本进行广泛阅读的兴趣。之后,学生明确一个具体考察任务——介绍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及典型文物;阅读中调整为可操作性的任务——介绍后母戊方鼎陶范制作技术。在主题任务明确后,学生(或教师)进一步锁定最有价值的文本材料——《司母戊鼎铸造之谜》《复杂化生产:晚唐青铜器陶范铸造工艺流程》这两篇文章,建构文本意义,了解国博里青铜器主要的铸造方法。解说青铜器的铸造方法需要涉及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当然这些学科知识的讲解都是为解决问题所需。最后,经过分析、综合相关信息后,结合物理化学学科知识,完成分享报告《后母戊方鼎——中国古代青铜器陶范制作技术简介》。
可以说,《走进国家博物馆》项目式读写过程,是收获“入乎其内”的知识学习:由“走进国博”情境引发查找关于国博文物介绍的文章,在查找与阅读过程中生成“介绍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的具体任务,围绕问题的解决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章,最后是“后母戊方鼎陶范制作技术简介”这一项目任务的完成。
(二)深层阅读体验与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多重文本阅读,必须出乎具体内容之外,关注抽象的理解、分析综合、评价和探究等思维活动的开展。这是内隐的深层阅读体验,关乎语文素养的发展。但这一体验过程尤其需要老师依托阅读材料,设计一系列读写任务,以助力思维品质提升。
在“中国空间站”虚拟博物馆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我们认为如果对阅读的要求模糊笼统,那么学生的阅读质量就比较难把握。所以我们着眼于能力发展导向的阅读体验,进行了以下任务设计,将阅读训练目标化,让学生的读写技能有迹可寻,从而起到提升语文素养的效果。
任务1.登陆“中国空间站”虚拟博物馆,观看虚拟博物馆中焦维新的系列视频,引发同学们对火箭发射、火箭对接技术、机械臂、空间站各大系统的探索兴趣,从而浏览“中国空间站虚拟博物馆”链接文本资源。
设计意图:培养信息定位技能。学生是为完成任务而阅读,能快速浏览、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捕捉、检索相关信息,是综合素养的体现。
任务2.针对学生共同的兴趣点,教师推荐三个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完成以下5个小题: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中国航天发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神舟飞船由长征五号B负责发射
B.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属于重载任务
C.長征二F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D.天舟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
(2)下列关于“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空间站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条件。
B.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掌握需要充分验证,才能保证运送人员和物资的可靠性。
C.让一个目标飞行器支持多次空间交会对接的技术,降低了飞行成本。
D.飞行器之间通过彼此的对接机构互相锁紧,是交互对接技术的核心。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空间站建设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装了逃逸塔火箭才能执行载人航天任务。
B.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天和核心舱是因海运便利、安全性高。
C.神舟八号、九号、十号飞船已验证了彼此间对接技术。
D.对接机构实现载人飞船与核心舱对接,让航天员在航天器之间通行.
(4)下列关于未来空间站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来天宫空间站,主要由天和号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飞船三大模块组成。
B.机械臂的建设和使用使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更为便捷和安全。
C.环控生保系统,提升了航天员更久地在太空的生存能力。
D.天和核心舱是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枢纽。
(5)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激发了人们对“中国空间站”的关注热情,请你综合上面三篇文章,在微信群里写一段摘要性文字,说明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几大亮点。
设计意图:培养认知能力、筛选能力,组合、整合、复述性理解的能力。这是我们常规性检测内容,对应高考题型与能力考查点,由教师设计检测任务。
任务3.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主寻找相关文本,完成自我检测任务单。
譬如,有学生因对火箭发射选址文昌感兴趣,制作“文昌航天发射中心优势鉴定表”:
设计意图:培养信息定位技能。学生为兴趣、为解决疑惑而阅读,能快速浏览、比较、辨析,筛选出典型读物,体现信息的组合、整合与推断能力。这是学生的自我检测任务。
任务4.学生可选择完成挑战性任务“图说中国空间站科普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配图解说。
阅读2013年中国宇航员王亚平在神舟十号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的相关读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配图解说。(要求:选择一两幅图片,配200字左右的文字,解说该实验的过程及科学原理)
设计意图:培养阐释能力与运用的能力。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推断,用中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解释。这是由学生自主展开的较个性化的项目任务。
至此呈现的任务设计,其过程是从感性认知进入理性探究,由表层知识学习进入分析判断、推论评价等深度学习,完成了思维发展过程的阅读体验。
任务5.学生以文章形式呈现本次“中国空间站”虚拟博物馆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
中国航天员说“太空是神奇的,太空生活是美妙的”“中国人也应在浩瀚太空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话令人触动。请联系公众号中的材料,结合中国航天员的话,写一篇关于“中国空间站”的想象文或议论文。
设计意图:以读写任务为载体,从语言、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层面综合呈现虚拟博物馆实践活动的成果,完成真实情境下的项目式写作。
上述任务中的想象文或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经验,对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形象地或有逻辑地表达。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
以本课例为代表,我们的综合性实践课程的任务设计以实现能力发展与思维进阶为目标,其具体进程如下图所示:
三、实用类多重文本阅读教学的总结与反思
1.学校开展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多重文本阅读的真实任务情境。
我们依托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旨在以真实情境为媒介开展多重文本阅读,领略中国古代文明之灿烂与丰富,感受古代科技领域的辉煌与成就,启发当代学子要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
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这个真实情境中,学生带着获取科学知识的任务参观游览,自主阅读,真实任务促发学生深入文本,整合阅读材料中相应信息,最终以项目化读写任务(如选择一个角度解说中国古代文明与当代科技成就)固化综合性实践活动成果。
2.虚拟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多重文本阅读教学的创新性平台。
虚拟的社会实践活动,基于数字媒介环境的阅读活动,选择的主题是贴近时代、面向未来的中国科技发展,让学生体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道理。
依托虚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多重文本阅读,更易于操作,并且因应了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对语文能力的需求,值得老师们下点力气加以开发。
3.强调跨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
当今时代,学校教育基本是分科开展的,而国际上的教育趋势则是课程的综合化。构建多重文本阅读的跨学科学习情境,更适应综合化课程的要求。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专注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习得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整体性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科本位主义,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4.多重文本读写训练的深层过程以语文素养发展为目标。
多重文本阅读体验可以沉淀为学生可迁移的一般性的阅读能力。如,查找信息,分析判断信息的价值,整合关于同一主题的多种资料或信息,推论、评价多重文本中的信息,等等。这些阅读能力表现出读者思维品质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而项目式写作,可促进有物有序地准确表达。
多重文本的阅读教学,可以拿高考真题或教材课文作为核心阅读材料,将这些材料与综合性实践活动结合,重组真实任务情境;但在读写训练点设计上要注意到对更高阶、更综合的能力——推理能力、评价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并鼓励独立思考、发表个性化的见解。这样的设计,才能真实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8.
[2]郑国民.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220.
[3]王晓诚.PISA2018阅读素养评估的特征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7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