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助感,被忽视的心理杀手
2021-12-09刘思硕
刘思硕
案件回放——从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案说起
2016年8月19日,即将上大学的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另一端自称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有一笔助学金可以发给徐玉玉。徐玉玉按要求将9900元钱汇到对方账户后才发现自己被骗。当晚,徐玉玉和父亲去派出所报了案,在报案回家途中徐玉玉心脏骤停,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初次看到这个消息,人们在为徐玉玉的死感到痛心和惋惜的同时,也感到费解。受害人徐玉玉并没有遭受肢体上的暴力侵害,怎么会经历了被骗事件后就突发死亡呢?如果是心因性猝死,又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导致的呢?
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
20世纪5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艾立克·里希特博士用野鼠做了一系列实验。里希特将一组野鼠放入不可逃脱的温水箱,它们会奋力游上60小时才力竭而亡。另一组野鼠先被研究人员死死攥住,直到它们放弃挣脱后才被投入水中。这组野鼠拼命游了几分钟后,突然径直沉入水底溺亡了,竟然没有做出一丝挣扎。还有几只甚至在研究人员手中就死掉了。如果在攥住野鼠时再剪掉它们最主要的感觉器官胡须,所有野鼠均在测试中猝死。
野鼠猝死时的心理状况十分怪异。一般来说,哺乳动物猝死时往往会出现心跳加快的现象,这称作交感神经死亡——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致使心脏血液快速泵至四肢。里希特实验中野鼠的死恰好相反,它们呈副交感神经死亡,即因放松过度而死——心率减缓,心脏充血。里希特最终认为,野鼠因无望和放弃抗争而导致了死亡。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称这种心理状态为“无助”,无助是遭遇不可控事件后的一种常见心理状态。何为不可控?当我们对一件事无能为力、做什么都无济于事时,這件事就是不可控。
无助感会致死吗?来自心理学的解析
从蟑螂到野鼠,从家鸡到黑猩猩,从婴儿到老人,大量的实验证明,各种各样的动物(包括人)似乎都存在无助致死的现象。在这类死亡事件中,个体失去了对重要事件的控制,行为表现得被动、屈服,情绪上感到抑郁、无助、无望,最终死亡突然降临。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者恩格尔、施马勒等人20年来一直研究精神损伤对生理疾病的影响。他们发现无助似乎削弱了个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致使原先不能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趁虚而入。恩格尔花了6年时间记录了170例心因性猝死的案例,他将这种死亡的心理背景分为八类,前五类均涉及无助感,包括亲人病倒或死亡、极度悲痛、亲人处于危险中、丧祭、丧失地位和自尊。在大多数情况下,致死的主要情绪并非恐惧,而是抑郁、无助和无望。
对于徐玉玉来说,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而罪犯正是借着发放助学金的名义实施诈骗。这笔钱被骗对徐玉玉无疑是一个重创。问题是电信诈骗与面对面的诈骗不同,它具有隐蔽性,对淳朴的徐玉玉来说要找到犯罪人追回被骗的钱款几乎是天方夜谭。就徐玉玉看来,各种信息显示这件事已经远远超过可以掌控的范围。由此,抑郁、悲观、绝望的情绪开始蔓延并波及其生理健康,导致恶性结果的发生。
如何降低个体的无助感?塞利格曼的实验及其启示
塞利格曼和他的助手以狗为被试,实验的第一天将被试绑在吊床上,施以64次不可逃脱的电击,电击前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规律可遵循。第二天,将被试转移到双向穿梭箱中接受有电击信号的逃脱—回避训练:为了躲避电击,被试必须跳过箱子中间的挡板,从所在隔间跳跃至另一隔间。任何一侧隔间均可能发生电击,所以不存在绝对安全的区域,但只要做出跳跃或穿梭反应,就不会遭到电击。结果发现,实验的150只狗中,近三分之二的被试变得无助,其余三分之一反应如常,还有5%的对照组被试并未接受不可逃脱电击的预处理,却仍在穿梭箱中表现得很无助。
为什么有的狗接受了不可逃脱的电击却没有变得无助?难道是之前的生活经历提高了它们控制创伤的体验?为了验证这个假设,塞利格曼和他的助手在实验笼中单独饲养每只被试狗。相比外来狗,这些狗几乎体验不到控制感,人们为他们提供食物和水,它们也很难接触同类或者人类。实验证明,圈养的狗更容易变得无助。那些生活经历不明的外来狗一周接受四轮不可逃脱的电击才会变得无助,而圈养狗在吊床上接受两轮不可逃脱的电击就会变得无助。
大量的实验证明,容易无助的悲观者在学业、体育和事业上所取得的成绩低于他们实际应有的水平。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要有必要的保护,但同时,要掌握一个度。过分的保护会助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盛行,在适当的范围内要敢于让孩子们去经历不同的人生体验,这样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才会不断增强,对未来才会更加乐观。
参考文献
Richter, C. P. (1957). On the phenomenon of sudden death in animals and man. Psychosomatic Medicine, 19, 19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