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料蔗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探讨

2021-12-09梁学优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摘 要 糖料蔗作为南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特色产业,目前已发展成了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种植面积和蔗糖总产量都占我国50%以上。然而在糖料蔗实际种植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对提高南方地区糖料蔗单位面积产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影响巨大。基于此,针对糖料蔗生产特点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糖料蔗生产的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 糖料蔗生产;发展趋势;蔗糖种植;糖料蔗品种;高产高糖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7.021

蔗糖生产在我国已拥有近几千年的历史,是人们日常饮食当中的主要调味品之一。早在我国周朝时期,蔗糖生产就已经拥有了基本雏形,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成为了目前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糖类食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蔗糖市场的广泛应用,蔗糖在食品加工方面得到了高度重视。与此同时,蔗糖生产也是南方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产业,特别是在近几年社会发展过程中,糖料蔗在生产方面发展状态稳定,对南方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食糖供给作出了很大贡献。此外,蔗糖属于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在植物体内,特别是甘蔗、甜菜及水果当中。蔗糖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积极推广糖料蔗种植和加工,有利于促进我国制糖行业的发展,保证人们身体健康。所以,糖料蔗生产产业作为南方地区的优势产业,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蔗糖的重视程度,最终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1 糖料蔗生产过程中的特点

蔗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管是在生产方面还是生活方面,蔗糖都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对此,必须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发挥出资源价值的基础上,大力培养和发展龙头企业,积极探索与糖料蔗生产相关的经营模式,以此来满足甘蔗市场发展的需求[1]。在此过程中,需要建立起长期、稳定且井然有序的产销体系,确保蔗区原材料生产能够提供充足的供给,同时,宣传并全面推广对于蔗糖市场的开发十分重要。我国南方各地方都对糖料蔗的生产经营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本土资源优势,实现科学布局、合理生产及大力宣传,使产业化生产形成了基本的形态,并且从中获取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糖料蔗生产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活力,经济效益也在快速提升。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糖料蔗生产已成为广西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财政经济收入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针对糖料蔗生产的特点,提高糖料蔗的种植水平。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围绕着高产、稳产的蔗糖生产基地建设,全面推广高产、高糖甘蔗生产栽培手段,利用身边现有的资源,加强重点户和专业户的基础培训,最终全面提高南方地区糖料蔗的生产栽

培水平。

2 目前糖料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糖料蔗的产销体系已较为完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机制不健全、糖料蔗农业基础设施不足及生产加工环节薄弱等。

2.1 市场机制问题

在糖料蔗的生产过程中,通常缺少宏观上的调控,这对其生产经济效益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2]。有些地区甚至会过度开发资源,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存在急功近利和盲目发展的情况。另外,对蔗区的布局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投资蔗区建设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糖料蔗生产过程与整体农业生产结构不协调,在宏观监管力度不足的影响下,不仅弱化了蔗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也导致工农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

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通常是由缺乏可持续性的建设规划导致的。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完善,蔗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对农民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改变这样的发展局面,必须要充分调动相关企业对蔗区建设的积极性,全面优化蔗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蔗农能够更加高效地种植与生产。

2.3 生产加工环节薄弱

目前,很多糖料蔗生产农户都处于分散经营状态,规模较小且综合生产能力较低,一些现代化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手段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无法形成较为理想的规模,在市场经济发展顺利时,利益就会流入商家;当市场经济发展不景气时,就会出现拖欠贷款等现象[3],蔗农的经济效益也会严重受损。除此之外,蔗区社会服务化体系建设有待完善,需要跟上时代经济的发展步伐,加强科研与生產之间的合作,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制糖企业的产销能力。

3 糖料蔗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政府提高重视程度,确保食糖安全基本要求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糖料蔗占我国整体糖料的90%左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将保持80%以上的占比。为了能够有效提高糖料蔗的供给能力,确保我国食糖供应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糖料蔗发展的重视程度,制定出糖料蔗生产区域的宏观保护措施,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维持我国糖料蔗生产发展的稳定性。

同时,作为食糖消费大国,在消费习惯、消费思想及生活水平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食糖年消费量始终维持在一个高峰的状态,预计在未来我国总产糖量会在1 113万吨,食糖供应基本上是有保障的。

3.2 实现种植规模化、全程机械化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土地成本也在逐年增长,推动糖料蔗发展的必要措施就是降低生产成本[4]。现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很多资本都投入到了种植业当中,其中包括原料蔗生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因此土地基本上都被集中到了部分种植大户手中,随着种植专业户数量的增加,种植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大,制糖企业的原料蔗供应已实现了专业户占据一半的水平。通过糖料蔗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在科学管理、良种方法等方面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衔接条件。

除此之外,在政府引导、制糖企业主导背景下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也在快速推进中。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双高”基地建设和云南省的坡改梯工程,都为糖料蔗种植实现全面机械化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劳动力短缺越来越严重和人工成本不断提高是推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内在动力。此外,机收是实现糖料蔗生产全面机械化的关键与核心,也是最难突破的一个瓶颈。现如今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糖料蔗机收的重要价值和必然性,开始紛纷主动改造糖厂中的配套生产设施,将机收推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顶峰时期。另外,糖料蔗实现全程机械化的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难。1)能够满足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土地面积有限,现如今大多数糖料蔗种植土地条件都不满足农机作业的基本需求,如坡度、地块较小等。2)生产作业效率不高,作业场地十分有限,大多数糖料蔗作业场地条件不佳,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培训力度不大而且流动性较高,这些都是导致其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无法真正实现机械化降本增效。3)很多农机具价格十分昂贵,并且日常维护成本较高,再加上目前阶段性作业任务较少,所以一般农户很难承受,这也导致机具数量增长速度十分缓慢[5]。

3.3 渴求新型优良糖料蔗品种,优化品种结构

现如今,糖料蔗品种以ROC22为主的局面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尤其是糖料蔗生产核心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大部分蔗区依然保持着80%以上的比例。经过了几十年的持续种植,ROC22品种的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病虫害发展的也越来越难以治理。而其他一些主栽品种,有一部分是多年以来的老品种,如粤糖93,虽然具有早熟高产的特点,但是适合其种植的区域十分有限。还有一部分是近几年才培育出的新品种,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种植面积,但在育种期间,通常以ROC22为基准,甚至很多品种就是通过ROC22父本母本选育出来的,有十分直接的亲缘关系,而且与ROC22相比没有绝对的性状优势。长久以来,蔗农和糖厂都一直期待着新品种的出现。在缺少优良品种可供选择的前提下,要想实现蔗糖高产,减少病虫害对糖料蔗种植的影响,就需要加强单产,大力推广健康种苗。

糖料蔗生产逐渐实现集中化,在糖料蔗品种结构问题方面,也呈现出逐渐优化的趋势。现如今,不管是甘蔗种植还是科研单位选种、育种,都追求高产、早熟和高糖,而且还将早熟当作为一项基础指标,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科学的种植规划。对此,在榨季生产周期的3~5个月,甘蔗种植期可以间隔半年以上,如果有相对良好的中晚熟品种,那么可以进行合理的搭配种植,在适当的时间进行砍收。

4 结语

从整体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糖料蔗产量在未来一段发展时间内将保持稳定状态,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虽然我国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但是部分地区开展的联合收割机试验已经引起了人们对机械化收割的高度重视。然而,甘蔗生产与收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科学处理土地整治问题,才能够使机械化收获能够真正运作起来。

参考文献:

[1] 李京.海南糖料蔗产业现状及前景展望[J].甘蔗糖业,2021,50(3):5-10.

[2] 陆琬佳,禤维言.广西糖料蔗收入保险的可行性分析及产品设计[J].广西糖业,2021(2):23-28.

[3] 匡昭敏,欧钊荣,黄艳红,等.广西糖料蔗压榨期机收作业气候适宜性评估及应对气候策略[J].甘蔗糖业,2021,50(1):32-35.

[4] 佚名.糖料蔗有序开榨 机械化助力降成本[J].广西糖业,2020(6):20.

[5] 韦荣敏.关于广西糖料蔗产业发展的思考[J].广西农学报,2017,32(1):63-67.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1-08-06

作者简介:梁学优(1981—),男,广西柳江人,大专,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为甘蔗生产技术。E-mail:63502175@qq.com。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