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力开创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

2021-12-09

中国水利 2021年21期
关键词:大江母亲河江河

◇ 纪 平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

10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继2019 年9 月18 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两年后,再次聚焦黄河主题,部署推进这一重大国家战略。

10 月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黄河流域打造成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中华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同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顶层设计到法治保障,一系列重磅动作释放出鲜明信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向纵深全面推进。

江河行地,奔流不息。“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们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南一北、横贯东西,支撑了我国一半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总量。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为一江一河把脉定向,谋划的是顺应流域自然规律,重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关键一招”,是实现人与水和谐、人与自然共生、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探索路径,更是着眼国家发展大局,对中华民族发展道路的历史思考和战略抉择。

水运连着国运。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水的分量很重。看母亲河,也是看水,看的是推动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水的诸多着墨,彰显着水已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考量。黄河流域“五个最大”问题中,水居其三:“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最大的威胁是洪水”。黄河流域将打造成为“大江大河治理的重要标杆”,为重点流域治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从黄河看向全国的大江大河大湖,无论是破解相互交织的新老水问题,还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需加快建设现代化流域治理体系,开创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

>源头之水 邵向东 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开创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要强化流域整体意识,克服就水论水的片面性,突出治理的全局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兼顾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统筹解决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问题;也要深刻把握江河治理的辩证法,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保护与发展、整体与分步、建设与管理、全局与局部等方面的关系,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开创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要遵循水利高质量发展路径,促进各项保护治理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应对洪水威胁,要以流域为单元,优化工程布局、科学调度运用,构建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科学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护修复水生态环境,要立足全流域和生态系统整体性,科学推进河湖生态保护及地下水超采、水土保持等方面治理。

开创大江大河治理新局面,要勇于改革创新,在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上下功夫。深化流域管理机构改革,强化流域机构在全流域防洪、监测、调度、监督等方面职能,实现流域管理权责统一;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创新水权交易措施,用好财税杠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倒逼提升节水效果;注重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硬性工程措施和柔性调蓄手段,着力防范水之害、破除水之弊、大兴水之利、彰显水之善。

“江河战略”蓝图绘就,江河治理将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江河终将造福人民、造福中华民族,信哉斯言。

猜你喜欢

大江母亲河江河
母亲河、忆江南
江河里的水鸟
百万雄师过大江
心中的大江
“母亲河”到底有多长
江河 万古流
母亲河情缘
搞笑秀
我爱你母亲河
江河治理的新思路
——刘国纬的《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