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运动无球掩护结构特征分析

2021-12-09王生有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无球结构特征一致性

文 / 王生有

篮球阵进攻形式有很多,多数以掩护配合为主,突分配合、策应配合及个人单打加以辅助,表现出配合简约、转换迅速等特征,在当前高水平篮球赛事中,尤其是国际篮球比赛中,无球掩护进攻战术得以充分展现。然而,在进攻过程中,球员将面临多方位的压力,防守方后卫队员的全场领防及其他队员压迫式贴身防守是其主要压力来源。

因此,结合当代篮球发展趋势,无球掩护应被提到一个更高层面进行研究,在全面深刻掌握系统论研究基础上,构建无球掩护指标体系既是对篮球竞赛理论研究的创新,也是篮球运动中融入现代科学研究最新理论与方法到的重要实践,有利于促进篮球战术系统优化发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无球掩护结构特征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方法

本文通过查阅CNKI数据库、图书馆与本研究相关的最新文献与著作,熟知和了解学者们对无球掩护结构研究现状,为本文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方法

制订了《无球掩护结构特征专家问卷调查表》,向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相关领域专家发放问卷。调查的专家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共10人。

1.2.3 数理统计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EXCEL、Yaahp软件,先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梳理统计,再对其统计结构进行层次分析,计算各项指标权重占比。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无球掩护指标体系构建分析

2.1.1 指标选取

本文对所收集到有关研究无球掩护结构特征的相关指标进行初选,最终选取了时间特征、区域特征、人员组合特征等一级指标6个和二级指标26个作为无球掩护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指标。

2.1.2 指标筛选和赋值

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对无球掩护指标进行打分,初步确定一级指标的参考权重值,并结合相关专家学者意见对其进行筛选和论证;再讲问卷发放给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问卷的结果得出二级指标权重值,以确定二级指标;最终构建无球掩护指标体系。通过对问卷结果统计,专家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认可度很高,认可率分别为94%和87%,结果反馈,评价指标信度较高。

2.1.3 构造各层次判断矩阵

在各层次判断矩阵的构造中,各项准则在准则层中的占比差异性既表现在目标衡量中,也表现在决策者的心目中。表1是对判断矩阵两个因素占比定义及分别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

表1 判断矩阵定义及对应标度

表2 无球掩护结构特征指标

2.1.4 指标一致性检验

为检验本研究构建无球掩护结构特征指标的的合理性,对判断矩阵指标一致性检验是其关键所在。其次,在检验过程中,判断矩阵得到的排序向量在各检验方案中则需保证其排序的客观性及真实性。

计算一致性指标CI。

计算随机一致性指标CR。

为此,在对指标总排序后,以CR<0.1为检验指标,对判断矩阵整体层次的一致性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未达到一致性,则需调整判断阵矩并反复检验,直至结果指标一致性。

依据上述计算公式,本研究先对无球掩护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其结果显示无球掩护一级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较高,即CR(0.0952)<0.10。其次,对无球掩护二级指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A时间特征、B区域特征、C人员组合特征的指标判断矩阵分别为CR(0.0943)<0.10,CR(0.0410)< 0.10,CR(0.0707)<0.10,E无球掩护后进攻方式特征、F无球掩护效果、D无球掩护形式的指标判断矩阵分别为CR(0.0416)<0.10,CR(0.0512)<0.10, CR(0.0625)<0.10,充分证明其判断矩阵具有较高一致性。

检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无球掩护指标体系中,其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检验均具有高度一致,与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实际相吻合。

3 讨论

无球掩护层次分析模型的结果显示: 一级指标权重值分别是A(0.3515)、B(0.2702)、C(0.0690)、D(0.1082)、E(0.0471)、F(0.1541),发生主影响因素是A时间特征,其次是B区域特征和F无球掩护效果特征。在当今攻防速度加快、进攻简约的趋势下,争夺时空控制是无球掩护的首要选择,其中高位中区集中了区域特征,时间特征则主要集中在进攻早期0~10s。对人员组合、无球掩护形式以及无球掩护后进攻方式权重值具有一定影响。

针对近三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的情况,对其无球掩护战术进行分析:(1)国内外男性篮球运动员主要在进攻前期运用无球掩护战术较多,进攻速度较快,并且配合简约,具有一致性,无球掩护的次数与比赛时间成反比,赛时越久,无球掩护次数则随之呈下降的趋势。(2)篮球运动员更喜欢在高位运用无球掩护战术,其次是限制区,随着压迫式防守的盛行,无球掩护区域特征也在变化,内线队员更倾向于外提到高位区域进行掩护和策应,传统的内线打法逐渐减少。(3)人员组合特征以单人掩护为主,双掩护次之,多人掩护较少。(4)下掩护配合是掩护形式中采用次数居多的,能够帮助被掩护队员弹出并更好夺取进攻机会及串联球队,其次是背掩护,掩护者采取背掩护战术,可以牵制对手为后卫队员获得有利进攻机会使其能找准时机快速摆拖防守空切篮下。(5)无球掩护后进攻方式存在原地不动和假掩护较少等问题,进攻形式也以拆下顺位主,再是外提拉开。(6)因掩护配合战术意图不明显,掩护质量较差等问题,导致用在掩护直接得分、助攻和造犯规数得分均低于对手。

4 结论

本研究根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原则构建篮球无球掩护结构特征指标体系,体系包含即由时间特征、人员组合特征、区域特征、无球掩护后进攻方式、无球掩护形式、无球掩护效果构成的6个一级指标,由0~10s、高位左区、双人人掩护、下掩护、假掩护等构成的26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又以近三届奥运会男篮比赛为例,通过视频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对无球掩护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为进一步优化篮球理论体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无球结构特征一致性
注重整体设计 凸显数与运算的一致性
论莫言小说的复线式结构特征
商用车CCC认证一致性控制计划应用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篮球比赛无球队员移动摆脱接球方法和配合行动
高原鳅属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构特征及其系统发育信息
论东巴文对称型字组的结构特征及音义功能
浅谈高考数学中的审题要点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篮强队无球掩护配合运用研究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