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云吉方竹提梁壶”的创作谈*

2021-12-09蒋韵杰

陶瓷 2021年5期
关键词:壶嘴紫砂壶紫砂

蒋韵杰

(上海供春陶业有限公司 江苏 宜兴 214221)

前言

宜兴紫砂是家喻户晓的茶器,这里出产的紫砂器品质好、性能佳,是名副其实的茶具之首。在宜兴丁蜀镇这个美丽富饶的小镇上,因紫砂壶而车水马龙,喧嚣热闹,一代又一代紫砂儿女扎根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为传承紫砂文化而努力奋斗。因此诞生了无数优秀的紫砂作品,他们经典流传,将紫砂艺人的意志也一并传承下来,在这座千年陶都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供世人瞻仰和敬畏。仿古壶、供春壶、曼生壶等,这些经典而流传至今的壶型每一款都着一段可以娓娓道来的故事,也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至今让人们流连不已。

1 “云吉方竹提梁壶”的简介

现代艺人除了继承古老的制作技法,还会借鉴这些经典的壶型,从中寻找创新的突破点,从而汲取灵感,创作出有造型、有深度的作品出来。现在人们走进丁蜀镇,会发现这里的紫砂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为此很多人都会困惑,选择太多,反而不知如何选择。其实,紫砂壶作为艺术品,实用性和艺术性两者兼具,缺一不可。没有实用性,最终难成大器;没有艺术性,作品则是一团死气。优秀的紫砂壶需要有优质的泥料、精致的做工、精美的造型架子,还要有一定的气度和韵味。

以紫砂壶“云吉方竹提梁壶”为例,作品在造型上按照茶壶的框架造型,提梁把、壶嘴、壶盖到壶身都比例协调,和谐统一,可以很好地满足冲泡要求。同时在作品“云吉方竹提梁壶”中,我们可以随处见到竹的影子,作者巧妙地将竹节、竹叶、竹竿、竹笋等元素完美又自然地融入作品中,塑造出一个形象饱满,充满自然气息的花器作品。壶通身没有雕琢装饰的痕迹,线条周转和部位衔接之间都处理地很完满,使得作品宛若天成,雅致中见精细。

经常赏玩紫砂壶,就会知道它的框架结构其实并不复杂,主体为壶身,然后配以壶嘴、壶把、壶盖、壶钮。不过整体似乎很简单,个中难度却很大。“云吉方竹提梁壶”采用原矿紫泥制作,烧制后颜色比较沉郁复古,砂泥中蕴含的颗粒物经过高温窑烧在壶表形成具有颗粒感的砂面,用手触之,质感极佳。如果使用茶水温养一段时日后,颗粒更是因包裹吸附了茶脂而温润饱满,这就使茶壶更加明亮有光泽。

作品壶型为四方提梁器型,制作难度较大,并且引入了自然界中竹的造型,壶身就是一个艺术化后的四方竹节,细节部位都是模拟竹枝、竹叶的形态,显得精美秀气,能由器见道,穿透壶的形制而直追其魂魄,制其壶,独一无二。装饰上艺人选取了贴花工艺,贴花就是用紫砂泥制作成装饰的造型,再通过泥浆粘贴在茶壶上,达到仿生装饰的效果。因此,作品的壶嘴、提梁把和壶钮都是采用的竹子造型,壶钮更是巧妙地缀以竹笋的形态,显得活泼生动,富有画面感。壶身在靠近壶嘴的地方贴以细细的竹叶进行装饰,靠近圈足的部位饰以一圈笋芽头,更使作品的形象生动而具有雅意。

艺人将竹文化艺术与紫砂艺术完美结合,并在壶身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作品本身是四方造型,层次感很强,线面体的过渡衔接自然流畅,壶型优雅别致,加上竹子的衬托更显高雅之风,增加了观赏美感。

到底什么是壶的气度韵味?其实这些都是建立在紫砂壶的造型架子基础上,当紫砂壶有了精美绝伦的造型后,通过细节我们可以品鉴其不凡的气度和韵味。

初赏作品“云吉方竹提梁壶”,觉得此壶气度磅礴恢宏,韵味隽永绵长,这固然和紫砂艺人设计的茶壶造型以及制作工艺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过追根究底还是和作品中融入的竹元素息息相关。竹子在神州大地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先民们最早开始使用竹制品就是从竹筒、竹简开始的,它先是替代陶石、甲骨等刻字记录,然后发展到后来使用竹浆造纸,之后,竹通过发展渐渐深入浸润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人们心中,竹一直是高尚、有价值的,可以带来美好和幸福的事物。而在文人眼中,它更是无价之宝,不仅可以具有实用价值,还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竹子有节,身姿挺拔,不折不弯,中空虚心……这些外观特征在精神领域中被文人衍生,从而有了高贵典雅的品质,更是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气节的象征。也正是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咏竹颂竹者多,以竹为题材的艺术作品更是数不胜数。在紫砂壶中引入竹的形象,其实更是引入竹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使得作品有了可以反映中华民族情感、观念、思维等的深厚文化底蕴。这种引入创作的根基就是竹深入人心的形象,也是因为竹是中国文化的标志和特色。看到竹,我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它精瘦矍铄的伟岸身姿,更是想到它风雨傲雪中不倒的躯干,这样的形象所代表的美好正是中华民族乃至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追求的。所以在作品“云吉方竹提梁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美好的情感、深厚的文化内涵。

2 结语

在“云吉方竹提梁壶”中,以淳朴的紫砂泥塑造壶身,以竹塑造清静幽深的氛围,手艺人借助壶与竹相融的这样一个创作传达了内心宁静、淡泊的心情。古人都喜欢在居住的地方栽满竹子,这样更加能突出他们的文人气质,如今的手艺人生活在丁蜀镇这个太湖之滨、群山环抱的幽静之地,从事着一份自己热爱的紫砂事业,借壶表达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借壶抒写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猜你喜欢

壶嘴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刘少白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历 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