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治学研究的学理性和原创性
2021-12-09徐勇
徐 勇
(华中师范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有着丰富的政治实践,但对政治实践的研究十分不够。原因在于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20世纪才从国外引进的,其发展时间较短。1980年,政治学在中断了一段时间后得以恢复重建。40年来,我国政治学研究取得突出的成就,但与我国漫长丰富的政治实践历史和当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相比,又显得十分不够,亟待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讲话给予了我们重要提示。一是“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二是“以我国实际为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
政治学是对政治的研究,但不等同于政治。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在于学理性。即它要用专门的政治学概念、观点、逻辑和方法进行学理表达。政治学是一门政治性很强的学科。政治学研究必然会反映一定的价值观,具有政治倾向,完全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的。但是政治学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是以学理的方式加以表达的。马克思撰写《资本论》,从商品这一细胞着手,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和劳动的二重性,再到价值和剩余价值,渐次展开,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之后才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政治结论。从商品着手,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便是学理性的研究过程。这种学理性表达不是简单的政治宣示,而是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理论反映。这便是理论的力量所在。我国有丰富复杂的政治生活,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实践大大超越了过往的经验,特别需要通过政治学研究“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只有通过政治学研究的专业化生产,才能为政治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概念、理论和观点。
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基础在于学理性,其生命则在于主体性和原创性。政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从外国引进的。西方由于率先现代化,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发源地。我国不向外学习,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都难以建立起来。政治学于1980年恢复重建的过程,便是不断向外学习和接受的过程。这种学习和接受之初,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客体,还缺乏主体性的自我意识,也难以产生体现主体性的原创性成果。但是,任何一种学说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概括所有事实,更不可能穷尽一切真理。特别是政治学具有内在的价值性,外国学说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偏见。随着政治学的发展,政治学研究需要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从所要研究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既定的理论出发,通过对问题的发现、理解和分析,产生出具有独创性的成果,从而推动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当然,随着知识的积累,原创性和独创性愈来愈困难,重复性和模仿性相对容易。但是,独创性有大有小,即使是一个很小的进步,都比重复性研究更有价值。
进行原创性研究的重要路径便是从实际出发。社会科学研究毫无疑问是以本国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政治实践,但政治学研究还很不够。这为中国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土壤。从实际出发,有助于找到原创性理论的源泉。田野政治学是基于田野调查进行原创性研究的一种学术路径。这一路径的天然要求是面对实际生活,从实际出发去研究问题,由此建立起研究者的主体性。随着自主和自为研究的推进,政治学研究进一步有了建构新概念、提出新观点的直觉和自觉,并取得具有一定独创性的成果。田野政治学因此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独到路径之一。当然,这一路径还有待提升。政治学研究的路径还有很多,只是无论哪种路径,原创性研究都非常必要。这是一门学科的生命活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