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南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09朱盼盼王金锋安娟娟王录俊

现代园艺 2021年9期
关键词:日光温室葡萄发展

李 蕊,朱盼盼,王金锋,张 薇,安娟娟,王录俊*

(陕西省渭南葡萄研究所 714000)

我国是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大国,其中鲜食葡萄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位[1]。陕西省渭南市地处黄土高原南沿,位于东经108°50′~110°38′和北纬34°13′~35°52′之间,海拔330~2645m,年平均气温13.6℃,年平均日照时数2277h,无霜期199~255d,年降雨量550mm,土壤肥沃。优越的自然环境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葡萄生长优生区[2]。

渭南市2019 年种植面积3.33 万hm2(占到全省5.33 万hm2栽植面积的62.5%),产值45 亿元。其中临渭区面积达到1.73 万hm2(占到全省的32.5%,占到全市的52%),产值超20 亿元,为陕西省栽植面积最大的县(区),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临渭区葡萄研究所在下邽镇柳园村已建成陕西最大鲜食葡萄品种资源圃,引进国内外新优葡萄品种100 余个,为调整葡萄种植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3]

1 渭南市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

近年来,渭南市临渭区委、区政府围绕“做强葡萄产业、提升葡萄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按照“特色、高效、品牌”的要求,超前决策、科学规划、高点起步,强有力地推进了设施葡萄产业快速发展,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已逐步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1.1 思想重视,上下联动共识形成

一是审时度势,促进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葡萄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区葡萄产业发展形势,召开专题常委会议,研究部署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发展万亩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的意见》《2013-2016 年日光温室葡萄项目建设规划》,对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措施作出了具体规定,为临渭区设施葡萄高点起步、稳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为组长的产业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目标任务;同时把建设目标任务明确到单位部门,以完成的时间、任务、标准为考核内容,把示范园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区对渭北各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定期对渭北各镇日光温室葡萄示范园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考核评估。

1.2 举措务实,服务支持经常有效

1.2.1 培训服务到位。先后与中国果树研究所、河北饶阳林业技术推广站、中国葡萄学会合作,聘请知名专家教授开展技术服务和科技培训,指导提升耕作管理水平;同时依托葡萄研究所制定日光温室葡萄技术规范,在温室建设、品种选择、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支持产业发展。果菜、农业部门围绕设施葡萄产业这个中心,对渭北各镇产业发展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在资金、信息、技术、种苗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临渭区设施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1.2.2 协调资金积极。针对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区果菜局积极协调涉农资金服务单位,落实各项资金支持。各涉农部门也优先投入项目资金支持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2]。

1.2.3 街镇责任落实。渭北各镇将葡萄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始至终做好土地流转、设施建设、落实用地、苗木供应、技术指导、田间管理、指导销售等工作。同时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全方位、多层次、不间断地引导和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推进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

1.3 抓点示范,产业发展规模初显

1.3.1 坚持示范带动。按照“科学规划、相对集中,重点突出、群众自愿”的原则,先后在孝义镇、官底镇、官路镇重点建日光温室葡萄示范园3 个,示范面积33.33hm2,有效带动产业发展。

1.3.2 扶持示范促效益。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大对产业大户、葡萄产业园和示范点的投入,促其早成熟、早挂果、早收益,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全区已落实种植面积131.8hm2,开工建设5 个镇,面积40.33hm2,建成投入运营的日光温室葡萄种植面积28.00hm2,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规模初显。

2 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发展存在问题

2.1 发展速度不快

自全区规划实施万亩日光温室葡萄产业以来,总体势头良好,但发展速度仍不快。按照《临渭区万亩日光温室葡萄建设发展规划》,2013~2014 年发展日光温室葡萄133.33hm2。目前已有8 个镇开工建设66.67hm2,投入运营的40hm2(其中2013 年以前已有20hm2),距133.33hm2的年度目标任务仍有差距。

2.2 认识仍需提高

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是葡萄提早上市的生产方式,是延长临渭区鲜食葡萄供应期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同时是预防自然灾害、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由于日光温室葡萄生产在临渭区尚属新生事物,缺少可供参考学习的典型,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没有完全展现,果农及有投资意向者对此项栽培模式缺乏了解,对产品销售市场及经济效益没有直观认识,参与意识不强,顾虑较多,政府推动与农民自愿差距较大,加之个别镇领导思想重视不够,行政推动和宣传推介的力度不大,制约了产业的快速发展[4]。

2.3 资金制约发展

2.3.1 设施农业投入大。目前临渭区建1 栋使用面积533m2的砖钢结构日光温室需要资金13 万元,建1 栋土钢结构温室需投入7 万元,对收入相对较少的农民来讲,还没有能力完全承担建设资金。

2.3.2 贷款门槛较高。贷款期限短,额度小,加上不能抵押,农民联户担保能力弱,信贷风险大,因而银信部门放贷积极性不高。

2.3.3 出台的扶持支持措施少。补贴资金有限,果农一次性投入大,直接影响了发展的积极性。加之技术研发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设施农业效益的提高,同时土地流转投入高,流转困难较大。

2.3.4 技术力量薄弱。临渭区葡萄面积已达1.73 万hm2,产业发展迅速,生产点多面广,技术指导服务任务繁重。目前,区果菜局和葡萄研究所仅有技术人员9人,多从事露地葡萄研究工作,尚无从事日光温室葡萄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产业大户和农民科技带头人也处在技术摸索阶段。现有技术服务基本依靠有关科研单位和外地专家指导,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缺乏日光温室葡萄技术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难以满足日光温室葡萄发展需求。由于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的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市场带动能力弱,品牌尚未完全建立,因而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场流通服务体系。

3 对策建议

根据《临渭区万亩日光温室葡萄建设发展规划》,2016 年临渭区将计划发展日光温室葡萄666.67hm2,但现实与目标仍有较大差距,需要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投入,抓点示范,强抓服务,扩大宣传,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完成。为此建议:

3.1 坚定信心——抓认识

要坚定666.67hm2日光温室葡萄发展规划不动摇。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关于产业发展的热词之一便是“转型升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打造经济强区,构建和谐临渭”为总体目标,将现代农业作为三大重点工作,按照“南核桃、北葡萄”的发展思路,以渭北葡萄产业园为依托,着力在渭北打造1.67 万hm2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使临渭区成为“中国葡萄之乡”。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耕作方式逐渐落后,挖掘现代果业的内涵和外延,走设施发展新路子,通过发展日光温室葡萄,改善葡萄生产方式,着力提高葡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实现“高效、持续、生态”,成为临渭区葡萄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紧扣区委、区政府战略决策部署,进一步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立足全区、立足发展、立足群众致富,坚定日光温室葡萄发展思路不动摇。要坚持行政推动不减力,强化各镇、部门“一把手”工作,明确目标责任,严格考核考评,努力形成区抓镇、部门包镇、镇抓村、村抓示范户的强有力行政指挥体系[5]。

3.2 政策扶持——抓投入

资金目前仍是制约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发展的隘口。针对资金匮乏的实际,建议一是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落实每年500 万的财政扶持资金,提高温室大棚建设补贴资金,设立外聘专家顾问专项资金,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推广资金的投入。对于2.67hm2以上的连片示范点给予更多的资金扶持,对于有发展意向、具有一定耕作技术的产业大户,可采用“财政补贴三分之一,自筹三分之一,信贷支持三分之一”的方式用于新建大棚设施。二是建立多元投资机制。把争取中央、省支持、政策扶持、项目支持、信贷支持、农民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结合,形成多元投资机制,确保建设资金及时到位。三是协调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协调银信部门想方设法解决贷款资金,特别是对于建设规模大的农户,酌情放低贷款门槛,增加信贷额度。四是扩大招商引资[6]。依托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精心组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企业,到临渭区投资日光温室葡萄基地,从而辐射带动周边。五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在确保农民利益前提下,结合产业发展,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推进土地适度集中和规模经营,促进连片建造。六是建立共帮机制。设施葡萄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土地调整、基础设施配套、基地的规划建造等,因此,农、林、水、电、科技、土地、农发、移民等相关部门要在设施、机械、技术、信息等方面,共同协助,群策群力,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发展。

3.3 明确重点——抓典型

继续坚持把孝义、官路、官底三镇作为全区日光温室葡萄建设发展的扶持重点和示范典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合理规划研究,用好“3 个100 万”。二是聘请专家并确定专门的技术人员蹲点指导,从建棚到育苗、定植、温度湿度调节、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环节进行全程技术跟踪服务,力争建一棚,农民受益一棚,真正起到典型示范作用。三是发挥渭北葡萄产业园温室大棚示范作用,培育示范展示最先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效益,做给农民看,领导农民干,引导农民变,以园区日光温室葡萄产生的实际效益,辐射带动产业发展。通过抓典型、抓示范,让广大农户真正认可日光温室葡萄这项产业,主动参与到建设发展之中,使日光温室葡萄由行政推动逐步走上自主发展的路子,从而带动全区日光温室葡萄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3.4 依靠科技——抓服务

技术目前是日光温室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依靠科技,引进培育人才,优化品种技术,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强科技人才配备,招聘大专院校专业人才,充实设施葡萄技术力量。要依托葡萄研究所,通过学习、引进、培育等方式,尽快培养一批能进棚实践操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并要整合全区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实行跟踪负责,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7]。二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筹措专项经费,高薪聘请科研院所专家及外地有经验、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包联指导,签订指导协议,落实指导责任。同时,建立产业园外聘专家和各镇聘请专家的技术融合机制,取长补短,形成切合临渭区实际的耕作技术。三是加强对现有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服务水平。四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尽快提高农民尤其是产业大户的科学耕作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一批有相应耕作技术的“土专家”。五是尽快研究、试验、建立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规范,促进产业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

3.5 拓宽市场——抓宣传

质量决定市场,市场决定效益,临渭区日光温室葡萄产业一起步就应该高起点、高标准。要坚持标准化生产,坚持品牌战略,提高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努力打造绿色无公害设施葡萄品牌,以品牌拓宽市场、占领市场,以品牌提升效益、增加产业发展的后续实力,以市场效益带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8]。要坚持宣传工作不放松,对外以临渭优质的日光温室葡萄,打造临渭区葡萄新名片;对内宣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向,引导农民从传统露天葡萄生产逐步向设施葡萄生产转变,不断提升葡萄品质,拉长临渭区葡萄生产产业链,实现一年四季有鲜食葡萄的目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葡萄之乡”。

猜你喜欢

日光温室葡萄发展
日光温室番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荷载组合方法及应用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的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黄腐酸肥料对日光温室中油5号桃的增产提质效果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葡萄熟了
当葡萄成熟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