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期”中职预防医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

2021-12-08韦柳春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职卫校后疫情时期预防医学

【摘 要】本文基于“后疫情时期”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的相关要求,通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将“三级预防策略”融入中职预防医学各模块教学内容,充分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出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课、课前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完成课前测试、课堂上答疑解惑和帮助学生突破课程学习难点、课后线上不间断督学缩小学习差距等实施办法,并对课程教学采用学习输入评价和输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中职卫校 预防医学 混合式教学 线上线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2-0058-03

“后疫情时期”,并不是人们原来想象中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爆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发作,而且拖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时期。这一时期,人会发生很多生理、心理乃至行为方面的改变。在“后疫情时期”,中职卫生学校的预防医学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并践行国家提出的“三级预防策略”,为培养合格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经历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之后,笔者组织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预防医学教研组全体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如何在“后疫情时期”继续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教学,成效明显。

一、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编制课程教学计划

(一)明确课程内容和形式

笔者于2021年春季学期担任2019级“2+3”护理1班、2班、3班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该门课程教学使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预防医学》第6版,主编是刘明清。开学初,笔者与预防教研组的同事开展集体备课,根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按学校教务科下发的课程安排要求开课18周,每周3个课时,共54个课时。教研组成员结合“后疫情时期”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能力需求,整合相关教学资源,明确了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共安排理论课39个课时、实践课12个课时、机动1个课时、考试2个课时。

(二)编制课程教学计划

整合课程内容,分为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每一模块内容开课3个课时。理论课程内容分为13个模块,即预防医学概述及“三级预防策略”、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地方病的防制、饮用水安全的卫生学措施、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人群健康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统计图与统计表、疾病分布与公共卫生监测、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等;实践课程内容分为4个模块,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栏制作,中职学生膳食调查及评价,某中职护理5班学生身高统计表的编制。将“三级预防策略”贯穿13个理论模块和4个实践模块内容中,旨在培养学生树立“预防为主”的卫生服务理念和践行“三级预防策略”。

二、中职预防医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一)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课

在开课前1周,笔者在超星学习通平台将13个理论课程和4个实践课程教学模块内容按顺序编制好教学目录。为便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复习,在网上建课的目录中,每一模块均按学习目标与任务、学法指导、章节内容、章节测试、思维导图、知识链接等6个部分来设计。同时还设置有课堂活动如签到、投票、选人、主题讨论、分组任务、问卷、抢答、随堂练习、评分等,便于课堂上随时开展相关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将章节课程内容学习PPT、微课、相关课程内容的案例资料、法律法规、视频、课程思政教学资料等上传教学平台的资料库,便于学生自主浏览学习。

(二)课前引导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和完成课前测试

在“后疫情时期”,要促进学生深度开展在线学习,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关键在于了解和把握“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准备情况怎样”。因网上的信息和知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真假难辨、信息冗余等,对选择能力、辨别能力、加工能力、整理能力相对欠缺的部分中职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性,容易导致形成片面的、碎片化的甚至是错误的认知。这恰恰给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教会学生掌握发现、选择、利用、建构软知识的能力,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由此,笔者在课前对与课程相关的知识链接、案例、视频资料等进行仔细甄选之后,再将其上传至学习平台供学生在线学习。另外,依托网络教学平台,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做好教学设计和安排,如课程模块的学习目标与任务、学法指导、模块内容课件、思维导图、知识链接等,课前充分引导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并完成课前测试,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师的课前多次督学之后,教学平台统计显示,能完成各模块内容课前的线上学习和课前测试任务点的学生占95.3%。

(三)课堂上答疑解惑和帮助学生突破课程学习难点

课堂上,教师主要针对课前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学习难点进行讲解,并通过举例子、引经据典,将“预防为主”和“三级预防策略”渗透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并针对难点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如利用教学平台选人、抢答、问卷、随堂测试、分组讨论等功能,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同時同步检测教学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种课堂上面对面的教学,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竞争学习氛围,同时因为有任课教师的不断引导和督学,课堂上易于实现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充分的引导下,激发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互动,凸显“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因不同模块内容所涉及的“三级预防策略”各有侧重,需要教师在课程模块内容进行恰当引导,并将课程内容延伸到实际应用中,再引导学生应用“三级预防策略”。例如,针对“传染病的防制”,引导学生参与主题讨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三级预防策略”有哪些?这时学生将利用手机在网络教学平台班群中参与讨论,并把个人的理解通过文字表述上传讨论群,本班所有学生都能看见每个同学的回复,若有人不认真完成或是不参与完成都能在讨论群中及时发现,这时教师也就可以同步提醒或是纠错,随后在课堂小结中,还要强化和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疾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如对于多数疾病,无论其病因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针对病因明确的疾病,应积极实施第一级预防;对于多因素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实施第一级预防的同时,还应兼顾第二级预防(临床前期预防)和第三级预防(临床期预防);对于病因和危险因素未明且难以察觉的疾病,在实施第三级预防的同时,应积极研究早期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因为每一模块课程教学都渗透“预防为主、三级预防策略”的理念和知识,学生逐渐对“三级预防策略”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在相应课程模块内容拓展学习中学会应用“三级预防策略”来实施疾病的防控,增强了学生“预防为主”的疾病防控意识,为以后的医疗卫生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课后线上不间断督学,缩小学习差距

为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笔者在每一模块课程内容教学完成之后,围绕课程教学重难点知识布置相应的线上课后作业。因为多数中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高,需要教师不间断督学,同时也需要教师远程进行指导与帮助,方能很好地完成课后作业。因此,教师应实施线上不间断督学,更好地帮助潜能生强化课程学习内容和应用,在不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下,通过远程指导有效地帮助潜能生,实现线上个性化督学,有效缩小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

三、课程教学评价

本课程教学评价采用学习输入评价和输出评价相结合。

(一)学习输入评价

传统教学主要以标准化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即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教材和大纲规定的内容的掌握程度,也就是教材知识在学习者大脑中被理解和记忆的程度。在考试试卷中部分试题涉及教材“三级预防策略”知识的延伸与应用,这种评价主要是对学习输入情况进行评价,这对目前中职教学常规管理尚未完全改革而言是有必要的,因为期末将对各学科期末试卷的分析及综合评定材料上交整理归档,完成课程教学材料上交要求。但是,这种评价无法体现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需要结合输出评价,方能综合评价某个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

(二)学习输出评价

线上学习不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其更加开放和个性化,学习的内容更丰富,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如果仅仅以教材和大纲来划定评价内容和范围,采用标准化评价,显然是不合适、不全面的。这样无法全面准确地反映在线教学效果,甚至会对在线教学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打击师生在线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在线教学是围绕课程模块内容的相对开放式的学习,每个人学习的方式、内容、材料、途径以及掌握的广度、深度不尽相同,若只通过划定考试的范围和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将无法体现学习者学习内化情况,因此应结合应用学习输出来评价。学习输出评价更多体现为形成性评价,即在学习的过程中参与线上线下学习的过程评价,其主要考查学习者通过课程阶段的学习,能够完成什么作品、作业、实操技能,能够解决哪些真实问题,思维和能力方面有哪些提高,等等,简言之,通过学习,能够输出什么东西。这种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全面性、真实性、开放性和差异性的原则。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平性,课程教学评价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在线上分组讨论学习时采取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的方式。

经过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采取学习输出评价和输入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师生可以同步在教学平台中的各个环节适时看到学生在不同时段不同环节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情况及学习各个模块内容的表现情况,也能看到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任课教师开展课程教学全过程轨迹,便于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考核和评价。因此,这样的输出评价是师生比较认可的评价方式。

(三)课程学习综合评价

本学期3个护理班预防医学课程学习综合评价分值分配如下:课程视频占2%,章節测验占7%,章节学习次数占5%,讨论占3%,作业占10%,考试占60%(其中,期中占20%,期末占40%),考勤签到占3%,课堂互动占10%。3个班学生总人数是194人,其中,综合成绩及格总人数为191人,及格率98.5%;80~89分段,共有101人,占52.1%;90分以上(含90分)分段,占28.9%。这样的综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最大认可。当课程结束之后,笔者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上的“问卷”活动,对3个班全体学生开展预防医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93.6%。

在“后疫情时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体现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方式上进行转变。教师应适时恰当引导学生利用手机来完成线上、线下学习,在课程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养成按时学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的习惯,并利用手机在线督学,解决对学生进行远程个性化指导和督学的问题。

显然,要提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成效,前提还是基于全面的学情分析,同时需要不间断的线上、线下督学;关键在于任课教师如何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为学生做足线上学习的准备与引导,同时采用适合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充分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当然,同样需要师生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个人对知识和技能的重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超.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领悟安全科学的真谛[J].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3).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

注: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助产专业发展研究基地项目(桂教职成〔2019〕63号)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韦柳春(1977— ),女,壮族,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改革和师资培养。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中职卫校后疫情时期预防医学
后疫情时期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
后疫情时期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后疫情时期职业院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行动路径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课程中统计学案例设计初探
《预防医学》课程在非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及创新
中职语文课堂戏剧教学方法探略
中职卫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浅谈中职卫校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与对策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