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云南 向世界展开多彩画卷

2021-12-08卢燕金韬

绿色中国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亚洲象金丝猴种群

卢燕 金韬

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这次大会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召开的全球性会议,会议制定了《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发布全球未来10年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如此重要的大会为什么选在云南召开?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又有何特点?

此次大会唯一的线下展——云南特色甫一亮相,绚烂的画面,丰硕的成果,吸睛无数。答案也就在那时揭晓。展览以“共存、共生、共进”为主题,以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主线。展厅总面积约2300平方米,图文展板共278幅,展览分为“亲切关怀 殷殷嘱托”“生物保护 倾心守护”“生态优先 持续利用”“生态智慧 惠益分享”“牢记嘱托 砥砺前行”5个部分。以多种形式展现云南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独特魅力,展现云南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生态治理献的力量。由此可见,COP15选择在云南举办与其丰富的资源、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密不可分。如此选择,不但展示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和贡献,云南作为一个缩影也提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特色和范本。

为什么是云南

彩云之南,万物家园,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四季如春,烂漫鲜花,百里滇池烟波浩渺,原始密林深不可测。云南,历来都是一个神秘所在;云南,从来都是与众不同。因为丰富的物种,因为神奇的动物,因为宜人的气候,因为有很多只有那里独有的景色。

看绚烂多彩的LED屏矩阵;听水声潺潺的流水屏;再与魔墙互动一把;和“雪山精灵”滇金丝猴、美丽的绿孔雀合个影…… COP15,云南让世界瞩目,也让世界震撼。开幕式上《“象”往云南》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包容的故事。用珍贵的镜头记录了今年最劲爆的网红——16头野生亚洲象,跨越四季,17个月辗转1300公里,穿越大半个云南,北渡南归的旷世之旅。数万人一路守护,人象在相处中探寻彼此的世界,在陪伴中收获相互的信任。这些珍贵的瞬间定格了这次深刻而真诚的人象对话,诠释了求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云南智慧和云南方案。

云南   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云南则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云南地处中国西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南接中南半岛,处于全球36个“物种最丰富且备受威胁”的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中的“中国西南山地”“东喜马拉雅”和“印缅地区”三大区域核心和交汇地带,以占我国4.1%的国土面积,高等植物和脊椎动物物种数占全国的半数以上,囊括了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和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截至2020年底,云南省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保护面积占全省面积14.3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为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0.90%;位于昆明市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17468种25.8万份生物种质资源,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设施之一……

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大学生态学与环境学院院长段昌群表示,云南不仅是“动植物王国”,也是古生物的避难所、新生物种的诞生地、各方生物的汇集处,堪称“生命的诺亚方舟”,頗具世界意义。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多样的地形地貌、复杂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云南有原生脊椎动物2242种,贡山羚牛、滇金丝猴和各类珍稀高山植物在这里世代生存。其中,亚洲象在云南集中分布于西双版纳、普洱、临沧3个州市,种群数量仅为300头左右。滇金丝猴主要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澜沧江云岭山脉和西藏自治区的高海拔地区,种群数量约3800只。绿孔雀在中国仅集中分布于云南楚雄、玉溪和普洱地区,种群数量约为555?600只。另外,怒江金丝猴、白掌长臂猿、天行长臂猿等均属中国仅有云南分布的物种。

另外,云南省共有高等植物19333种,分布有全球近1/3花卉的野生种和近缘种,巧家五针松、华盖木、滇桐、云南金钱槭等62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30年来,云南共发现3718种新物种是中国发现新物种最多的地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卓有成效

在COP15 召开前的10月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亚洲象、绿孔雀、滇金丝猴3个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20项地方标准,填补了这3个物种的保护标准空白。此次发布的20项标准涉及亚洲象3项、滇金丝猴10项、绿孔雀7项,围绕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的救护放归、种群监测、饲养繁育、检疫检测、遗传资源保护等方面,通过总结、优化数十年工作经验,首次以标准的形式提出了科学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

长期以来,云南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各项工作,先后发布了丽江宣言、腾冲纲领、版纳约定,率先制定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发布了省级《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同时,较早开展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研究,建立了首个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与惠益分享等试点工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云南出台施行了中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建成了“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率先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等行动,并建立了各类自然保护区166个,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此外,亚洲象、滇金丝猴、西黑冠长臂猿等全省85%的重要物种得到保护,切实担负起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

段昌群表示,云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的这些工作富有成效并且极具全球价值。

云南特色来之不易

“云南政府以高度法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进入新时代,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成效突出,走出了一条云南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西南林业大学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国兰这样评价云南多年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在政府层面,云南累计建成保护、治理、产权、补偿制度共8大方面130多项,改革任务初步完成。全省国家公园制度、河长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先行先试实践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标志性引领性改革项目成效显著。

云南省委省政府非常注重法制建设,公布了全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实现保护区“一区一法”并严格执法。此外,在栖息地就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设立360多个保护地,给鸟类提供了最基本、最有力的保护措施,同时还组织了一系列专项调查。

“云南在全国实现了第一个野生动物肇事赔偿的保险制度,更好地做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晓君说。

“在楚雄红河自然保护区、绿孔雀的项目投入都是几百万元,绿孔雀监测、保护的资金都是以百万元计的。仅仅一个调查项目就有资金100多万元,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另外,还有间接投入,关闭矿厂、农田退耕,都投入了退耕还林的资金。此外,高速公路的规划本来要经过,为了避免对生物产生干扰而绕道,这往往也是上亿资金的投入。”杨晓君介绍。

在科研单位和社会团体方面,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为例,自1959成立以来,几乎不间断地对云南鸟类进行调查,用20年的时间,基本查清鸟类资源情况。云南还建立了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技术支撑的先导路线,“花—鱼—鸟”的模式,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系统,取得良好保护成效。

“社会的投入也是很大的。阿拉善基金会划定保护区,管理这一区域需要人力费用、补偿费用,社会团体参与,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具体数额是无法估量的。”杨晓君介绍。

在基层群众层面,也有很多诸如“一只鸟带来50万元”的生动故事。比如,云南的百花岭,被称为观鸟天堂,很多观鸟爱好者来到这里,为这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政府、社会、群众,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充分的认识,云南的鸟类越来越多,说明环境越来越好。

云南之美  他们在守护

虽然云南生物物种数量多,但分布地域狭窄,种群规模小、特化程度高,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对此段昌群表示,云南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敏感的地区,并维护着中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的生态健康,溢出效应突出。可以说,云南是中国维护世界生态健康、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区域,也将是中国生态外交的关键地带。因此,云南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而这道屏障得到加固的背后是多少人多年努力的结果。

亚洲象的奇妙之旅

COP15开幕式上播放的视频《“象”往之路》是云南生物多样性最具象的例证。10月14日, COP15新闻中心还特别举行了一场“野生亚洲象‘出游记”采访,云南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队长杨翔宇、云南森林消防总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分队无人机飞行A组组长张雄分享他们与北移南归亚洲象的故事。

被称为“象专家”的杨翔宇自亚洲象北移后开始负责带队监测。作为分队长的他带领监测队员紧紧跟着象群“连逛带吃”的足迹,转场3州市8县20多个乡镇,机动1200余公里,无人机飞行2200余公里,标绘200多份地图,指导紧急疏散群众370余次,为一路保证人象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接受任务后,常年与森林打交道,冲锋火海、救援群众的杨翔宇带领队员一方面向专家请教学习,并从网络上收集资料学习;另一方面在长时间的监测任务逐渐摸索每一头象体态、性格、爱好等特点;还有就是通过地图标绘了解它们的行动轨迹,判断出它们喜欢的环境、爱走的路、喜欢去哪些地方找食物,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它们的活动规律。如果遇上雨天、大风等无法监测与象群失联时,杨翔宇都会告诉大家象群可能在那里,准确率高达70%以上。杨翔宇利用空余时间整理了一套《亚洲象百科》供队员查阅,同时,建立了人员名册、值班表、工作日志档案,撰写了任务分队《野生亚洲象搜寻监测任务工作手册》5章30项,便于新进队员熟悉工作流程。

“大象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名片,保护好每一个生物,为后代留下一个多姿多彩的绿色家园。”杨翔宇如是说。

因在监测中偶然拍摄“象群集体睡觉”图走红网络的无人机飞手张雄因“象”而火,追象护象70天来,和战友们被网友称为“全网最靓追象团”。防火期结束,本应休假陪妻子度蜜月的他听到要监测跟踪亚洲象时,第一个报名加入追象团,成为最早一批监测队员。追象70多天,他一刻也没停下过追象的脚步。一路走来,200多次跟着象群转场,翻山越岭,有时象群会扬鼻和无人机打招呼;有时小象竟抬着水管帮助村民浇庄稼;有时两头小象边洗澡边打斗;有时它们与狗、鸡、山羊互动;有时也偷吃村民的芭蕉、甘蔗、玉米等农作物。张雄不仅监测执飞一流,对野生亚洲象习性的了解也在行。只要有新队员加入,指挥部都会让张雄手把手地帮教。如今,他已为监测小分队和昆明航测中心培养20多名野生亚洲象监测队员。

“大象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同住地球村,只要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张雄认为,象群迁徙倍受国内外关注,是生态文明、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大事。作为森林消防员,除了守护好象群和群众的安全,能将五彩缤纷的云南和多姿多彩的美丽中国展现给世界,感到无比骄傲和无上光荣。

他们是滇金丝猴的“守护神”

“人脸红唇”,颜值“傲人”,它们被誉为“雪山精灵”,它们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它们是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藏东南一带的高寒原始森林,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滇金丝猴保护成效明显。据2021年4月底发布的《滇金丝猴全境动态监测项目报告》,目前滇金絲猴种群数量达到23个,总数3300只以上。而将它们从灭绝边缘拉回自然的人,是钟泰、龙勇诚和他们的伙伴。

1983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滇金丝猴保护区——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5年,钟泰接到进山寻找滇金丝猴的任务,作为向导,他和中科院派出的研究员忙活几个月,却“只见到了一个猴屁股”。原来,寻找猴群需要夜晚在山里搭起帐篷,还要跟循野狼狩猎的踪迹,才能最终找到它们的栖身之所。钟泰克服了对狼群的恐惧,几经周折跟踪观察,终于看到了狼群狩猎猴子的经过,见到了猴群。从此,钟泰把自己的大半辈子和滇金丝猴联系再一起。

1992年6月4日,龙勇诚先生拍摄到了全世界第一张滇金丝猴的野外照片。为了拍到这张照片,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教授、现任中国灵长类学会名誉理事长的龙勇诚已经在雪域高原和深山密林里苦苦追踪数年,总行程数万公里。10月15日下午,在COP15新闻中心访谈现场,龙勇诚通过媒体向世界讲述了38年来他亲历的“雪山精灵”滇金丝猴保护背后的故事。他说,之所以如此喜爱这些猴子,原因就是滇金丝猴是“真善美”的化身。 “动物通常有两个特性,会为爱、为物而战,但滇金丝猴只会为爱而战,不会为物而战。它们喜欢吃树木的嫩枝,反而能促进树木长得更为高大挺拔。”在龙勇诚展示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滇金丝猴不但会自己学会用树枝、石头当球踢着玩,还因为脸上像人类一样有笑肌,会微笑,也会哈哈大笑。母猴对孩子的爱,也像人类一样伟大,母子相拥的神情慈祥而深情,令我们十分动容。

1996年,滇金丝猴的数量第一次公布为“1200只”。这是钟泰和龙勇诚等少数几个人十几年间走访滇金丝猴可能出没的各个地点,通过长期的探索与观察,得出的一个大概的数字。2021年,《滇金丝猴保护绿皮书》正式发布。根据绿皮书,滇金丝猴种群数量从1996年的大约13个种群1000至1500只、2016年调查的18个种群3000只,增加到现在的23个种群3300只以上。国家林草局今年8月10日最新发布数据显示,滇金丝猴种群数量已增加到3845只,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之一。

陈泰敏 守护圣地 讲好故事

亚洲唯一的古生物化石主题的世界遗产——澄江化石地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见证,在这里发现了5.18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共20个门、280多个物种,几乎涵盖了今天地球现生动物的祖先,因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从这里开始的。寒武纪大爆发形成的动物谱系树在其后的5亿多年间茁壮成长、开枝散叶,形成了今天生物多样性的面貌。因为科研成果丰硕,科研价值较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馆长陈泰敏的工作就是保护和利用好它。

与其他世界遗产所不同的是,澄江化石地记录下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起源和演化,是让大众鉴古知今,回顾生物多样性的历史,认识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展望生物多样性未来的重要资源。因此,多年来,他依托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建设博物馆,向公众讲地球生命演化的故事,就是为了开展自然教育和生物多样性教育。他表示,听完习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更加坚定方向,明确目标,要在积极探索怎么在保护澄江化石地的前提下,讲好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的故事。当好看山人,对世界自然遗产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当好讲解员,讲好生命起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故事。

极小种群物种“绝处逢生”

2020年,作为青藏高原的旗舰物种,黑颈鹤从‘易危转为‘近危; 2017年至今,绿孔雀野生种群已增加到555只至600只; 西黑冠长臂猿由800只增加到1300只左右;云南蓝果树种群数量从仅存8株恢复到上千株;3种消失了百年,只存在于书本和标本馆里的物种的极危物种——大花石蝴蝶、竹生羊奶子和异叶苣苔,今年再次以鲜活形态重现中国……过去10年,云南近百种极小种群动植物摆脱了灭绝的厄运。

10月12日,在COP15会议上,国家林草局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云南省森林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文忠与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理事长方震东共同分享了云南在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方面的经验与模式。

何为极小种群物种

极小种群物种是指分布地域狭窄或呈间断分布,长期受到外界因素胁迫干扰,呈现出种群退化或数量持续减少,种群及个体数量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种群,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

杨文忠解释,“自然界中,极小种群的数量要根据不同物种而具体界定,如果一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不足以维持种族繁衍,且野外种群又几乎绝无仅有,这种生物就基本可鉴定为‘极小种群物种。比如,大象有50头,种群规模就不算小,可如果某种蚂蚁仅有50只,那就是极小种群物种了。”

2005年,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倡议。2010年,云南省政府批复《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62种植物、50种动物列为极小种群物种,实施抢救式保护。

经过多年的努力,许多曾经命悬一线的极小种群物种,实现了“逆天改命”。截至目前,通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等抢救性保护措施,云南20余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起死回生”。

巧家五针松重见天日

“巧家五针松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990年首次被发现,现存野生植株仅34株,分布于昭通市巧家县药山一条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坳中。”自其被发现以来,巧家县、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实施多个抢救性保护项目,通过野外种子采集、种子萌发实验、幼苗栽培等过程,开展了科学研究、近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巧家五针松已累计实现人工繁育近7000株,保存幼苗幼树5000余株,其中繁育移栽存活3000余株。2021年8月10日,它们首次在昆明植物园结实,标志着巧家五针松迁地保护初步成功。巧家五针松保护所取得的成效,是云南省多年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所取得的众多成果之一。

香格里拉有个植物园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和延伸,高海拔地区的珍稀特有物种正面临栖息地消失、生境改变、采集加强等威胁。” 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理事长方震东说。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园是中国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建立的第一个植物园。園内海拔高差从3200米到3600米,有蕨类植物有330种,种子植物有187个科、1003属、4600多种,可以说是野生动植物的“活体基因库”。从2001年建立以来,一直坚持“通过繁育实现保护和利用”的理念,建成了以引种、收集和研究高山花卉、高山药用植物和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为主要内容的生物多样性保育中心,为高海拔地区的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提供就地和迁地保护的场所。

其中,朱红大杜鹃的重生很典型。从1917年的首次正式被植物学界采集和记录直至今天,朱红大杜鹃在国内学界被忽略了整整一个世纪。自上世纪60年代起,国内就未曾报道过朱红大杜鹃的标本采集记录。“朱红大杜鹃花朵艳丽,当地百姓都把它当作是一种好看的山茶花随意挖掘,导致种群衰落。”方震东告诉记者,“2015年,课题组终于在云南腾冲的一户老百姓家中再次获得朱红大杜鹃种苗。经过重新培育栽培,如今已获得成活的扦插苗,使朱红大杜鹃成功摆脱濒临灭绝的厄运。”

保护极小种群物种任重道远

“种群数量少、生境狭窄或呈间断分布、人为干扰严重和濒临灭绝,是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最显著的四个特点。”杨文忠介绍。近年来,云南针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被建立了就地保护小区或保护点,还建立了18个迁地保护基地以及9个物种的4个近地实验基地。十几年来,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概念的提出到探索实践,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未来10年,将至少建立起5个迁地保护基地,对极小种群植物进行分区域保育,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野外种群监测、种苗繁育技术攻关,尝试在野外开展种群恢复与重建,以使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长期存续。”杨文忠补充道。另外,在评价、总结和分析第一批极小种群保护名录物种保护成效、方法经验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云南省已在制定下一阶段保护工作的新规划。

良好的自然禀赋,实效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一系列重大举措,全社会的参与,造就了云南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对生态文明形成的共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高度认知,描绘出了美好云南的多彩画卷。

猜你喜欢

亚洲象金丝猴种群
森林深处的“象”往
“一路象北”背后的历史与科学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嘲弄别人可不好
深山里的精灵——金丝猴
由种群增长率反向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变化中的“率”和“速率”
金丝猴的日记
亚洲象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