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息肉起病隐匿
2021-12-08罗和生
罗和生
被检查出“肠道息肉”的患者,担心的问题大多为“息肉会不会自行消失”“会不会突然癌变”“需不需要手术切除”等,下面就来具体说一说。
多在大肠“安营扎寨”
肠道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或黏膜下层突起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长得像蘑菇样的,称为有蒂息肉;半球样或扁平隆起的,称为无蒂息肉。肠道息肉在大肠、小肠均可发生,但以大肠多见。组织学上将肠道息肉分为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错构瘤)、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及绒毛状腺瘤)。我国肠道息肉检出率为15.5%~26.5%,多数为腺瘤性息肉,其中又以管状腺瘤为主(约占60%),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占35%左右。
研究发现,肠道息肉的发生与慢性炎症刺激、饮食习惯(高能量、低膳食纤维饮食)、吸烟及家族史等因素相关。具体而言,炎性息肉常见于阿米巴结肠炎、炎症性肠病、血吸虫病和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幼年性息肉多为错构瘤,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由于黏膜固有层与腺体的错构瘤畸形,常伴继发性炎症改变;腺瘤性息肉是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使细胞代谢、自我更新、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中出现缺陷或异常。
症状与息肉的大小、位置密切相关
肠道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2)∶1,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肠道患肉起病较隐匿。小息肉通常无症状,往往是在内镜检查中被偶然发现;较大息肉表面可能形成溃疡或出血,可引起腹痛等症状,位置越靠近肛门处的息肉,越可能导致黏液便或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异常,巨大的肠道息肉可阻塞肠腔,有肠梗阻表现(腹痛,停止肛门排便、排气等)。幼年性息肉最常见的症状是轻度间歇性黑便、便血,偶有肛门疼痛、腹泻表现,少数患儿可出现贫血。
肠道息肉可通过结肠镜、钡剂灌肠等检查被发现。其中,肠镜检查是发现肠道息肉最可靠、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医生通过肠镜能直接观察到病灶的情況,还能做病理检查,明确息肉性质。必要时,还可在内镜下治疗一些结肠病变(如切除结肠腺瘤等)。此外,放大染色结肠镜、超声肠镜对判断息肉的组织学类型、有无癌变更加敏感。
腺瘤性息肉患者应警惕癌变
有研究显示,结直肠息肉癌变率为5%~10%。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风险极低。具有发育异常并因此具有恶性潜能的两种息肉是腺瘤性息肉和锯齿状息肉。75%的结直肠癌通常由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腺瘤—不典型增生—癌)。息肉癌变过程较长,需10~15年。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腺瘤者发生肠道息肉癌变的风险可能增加2~3倍,需定期行肠镜检查。
一般来说,内镜下直径<1厘米的息肉大多是良性的,癌变率低于1%;直径在1~2厘米的息肉仅有5%(或更少)具有癌变趋势;直径>2厘米的大型无蒂结直肠息肉恶性进展的风险较高,且隐匿性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为5%~22%,需特别注意。
(摘自《大众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