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初探

2021-12-08杨敏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1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核心素养

杨敏玲

【摘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探究起始年级高一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基于学情,依标扣本,明确教学任务,从三个方面去做好“搭桥引渡”的工作:以说促写,情境感知;紧贴教材,佳作引领;论述类文本阅读,源头活水。让高一议论文写作的教与学更有趣、更高效。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一议论文;写作教学;以说促写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写作教学是实现这一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在核心素养下探究议论文写作教学,尤其是对作为起始年级的高一而言,更有针对性也更显实效性。

一、学情分析,有的放矢

高一的学生刚从中考过来,他们完成的中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如广州2020年中考作文题目《我能为你做点什么》,2019年的是《别担心,我可以的》,2018年的《原来这么简单》,2017年《总会想起那张照片》,这些题目中含“能为”“别担心”“总会”等感叹性词汇,写作要求多为直抒胸臆的主观情感表达;且从“我”“你”“这么”“那张”等指示性词汇,可看出考查重点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描写和记叙。另外,笔者在已阅书籍的调查中,发现学生习惯于阅读以记叙、抒情为主的文章,多为世界名著、励志、传记等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在写作素材自由积累中,会发现他们很多是摘抄一些抒情或描写生动的句子,而较少以议论为主的。这些该是初中语文的要求和学习习惯。

然而,进入高中的学生,将要面对更为系统理性的学习挑战。新课标下的新高考是要全面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在心理特点方面,他们自我意识明显增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进一步发展,有不少的意愿想要表达出来,而这也正是训练其议论能力的好机会。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议论文写作模式呢?下面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第六单元为例谈谈笔者所做的一些尝试。

二、依标扣本,搭桥引渡

教材就是最好的范例,是实现核心素养的载体。必修(上)第六单元“学习之道”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起始单元。这个单元是引渡的好材料,篇目涵盖古代说理文、政论、杂文、随笔,选有《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等6篇文章。它们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说理特征。基于“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的要求,在这个单元落实“分析说理的针对性”“学习说理的思路方法”两大目标,而这也是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以说促写,情境感知

黄先政认为,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正确。可见,说是思维能力的体现,欲写先说,在说的过程中去提升思维能力,为写作打下基础。在六篇文章的初读印象中,学生表示前四篇有难度,后两篇还可以。如此先易后难,在初读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题目:《读书:目的和前提》《上图书馆》两篇文章描绘了作家个体的读书场景,回忆你的一次读书经历,以“讲述我的阅读故事”为题,在学校宣传“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中分享。这样的情境容易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其更有说的冲动。学生小组内交流后再选出优秀者在班上分享。发现选出来的优秀分享者都有着共同点,就是在叙事中加入了自己的感悟,而其中的感悟又是较为深刻,对人有启发的。同时,还强调了“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这个情境。在这个过程中,会让人惊喜地发现学生体会到了情境的要求,知道是在什么场合中发言,分享对象是谁。相对于动笔写而言,说显得更为自由些。很多学生都开口说了,而又在分享中感受到水平的高低,知道自己的分享缺漏了什么,有哪些可以补进去的,怎样说才更有条理更清晰。

以说促写的方式还可以有不少尝试,如,发“微信朋友圈”“微博热搜”或是建立“班级论坛”等。在本单元中设计了这样的辩题:《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能够改变人的天性,所以学习很重要。而卢梭认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长大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要顺应天性地教育孩子”。对以上两个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让学生们分组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不但感觉有趣,还更真实地体会到看法是对事物或问题的评价与认识而非描述事物或事情,要准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紧贴教材,佳作引领

本单元的文章大都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要学生通过具体的文本学习,明白何为议论的针对性,这个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表格,这个表格包含议论文的两大要求:议论要有针对性;议论思路要清晰。学生在整合阅读中明确议论的针对性以及文章是如何有的放矢的,进而联系身边的人和事,去发现问题并发表看法。

文章结构是议论文写作的核心要素。在起始年级,让学生明白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很重要,因为在高考中对于文体要分明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会发现学生常以叙代议,这也是过渡期存在的普遍现象,需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搭建起议论文的结构框架。由读到写,模仿写作,迁移运用。这是一个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过程,是核心素养的表现。在学生习作中,一旦发现有好的范例,就带着全班学生好好分析品读,这样更容易起到示范作用,因为是身边同学的作品。甚至一个像样的段落,一个观点表达准确的语句也要拿出来品读,加以表扬,这样更好地树立学生写好议论文的信心。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源头活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必修课程学习要求中明确提出,“阅读论述类文本,能准确把握和评价作者的观点与态度,辨析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论据、图表等)之间的联系”。笔者认为,增大论述类文本的阅读量,是高一年级必须要做出的改变。这样可以一举两得,既提升论述文阅读能力,同时,又在阅读中感知议论文的特点,慢慢改变思维模式。因为这些论述类文本阅读对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价值,而批判性思维是重要的思维品质,也是议论文写作深刻性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内容的选择,可以教材为中心的群文,这个单元的六篇文章就是一组由“学习之道”组合在一起的群文,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其他的文章,如,鲁迅的《谁在没落》和《青年必读书》,以便堂上展开群文阅读教学;也可是一些评论为主的著作,如,张岱年、程宜山的《中国文化精神》、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等,让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阅读并摘录;还有一些评论见长的报刊杂志,如,《三联周刊》《南风窗》《人民日报评论》等。温儒敏先生说:“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最管用的是读书,是培养读书兴趣,这是关键,是‘牛鼻子。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就可能一举两得,既能让学生考得好,又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高一的学生,接触议论文写作会感到有难度,如果在议论文阅读上可以激发起其兴趣,想必写作也会变得容易起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可谓写作之源头活水。

笔者在自己的两个班级中尝试了以上的一些做法,旨在搭建桥梁,让学生尽快適应议论文写作。可喜的是,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认识有所改观,阅读效率由原来的一分钟300字到后来的一分钟500字,习作由原来的结构混乱到规范达标。当然思维方面还缺乏深度和广度,论证说理能力还需要提升。相信紧紧围绕核心素养的指导方针,尝试更多的方法去进行,一定可以让议论文写作的教与学都变得更有趣、更高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黄先政.论口语交际教学对写作教学的综合辅助推进[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7):43-47.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5]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 “吕叔湘之问”说起[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6):3-11.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核心素养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