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黑龙江省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21-12-08唐哲卿孙希强

无线互联科技 2021年20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唐哲卿 孙希强

摘 要: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给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各行各业原有的技术以及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比较火热的专业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追捧。物联网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之一,他的目标是希望能够通过机器来代替人工需要做的部分工作,是当前比较火爆的产业之一。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黑龙江省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物联网专业;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0   引言

物联网的核心是万物互联,主要是指通过科学技术将数据传输设备以及网络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人工智能主要是指将数据输入机器之中,使机器能够拥有类似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技巧,然后通过机器来帮助实现工业生产或者数据计算等。

1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相辅相成

人工智能研究以及物联网技术都是时下比较热门的专业。黑龙江省各大高校也设置了相关的专业,希望能够为社会培养出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研究领域方面的高端人才。物联网技术更多的是通过多设备连接从而获得各方数据,数据的获取是实时的,所以物联网更多的是对数据的收集,后期对数据的整理以及汇总分析等仍旧需要人工来完成。但是通过物联网收集到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大,如果完全依靠人工来进行梳理的话,工作量非常大,操作比较困难,目前的技术以及设备也难以支撑如此大数据量的运行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人工智能来帮助进行。人工智能主要是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以及办事方法来进行运作,这就需要人工智能能够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首先需要给人工智能输入大量的数据,使其能够进行模拟训练,通过多次演练之后能够通过具体的场景分析,判断如何回应,即通过模仿人的行为进行数据的运算以及处理,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语音处理、图像处理等工作,帮助各个领域实现人工智能化[1]。

将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物联网端数据的分类汇总,物联网智能化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同样人工智能要实现同样需要物联网提供的数据支持,所以说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是相辅相成的[2],二者互相促进、互相成就。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对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进行学习,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宽度及深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2   物联网技术人才的培养

2.1 人才培养思路

随着物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于物联网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物联网专业是一个比较受欢迎的专业,发展前景好,就业率高,参加工作之后的待遇也比较高,像物联网构建师、物联网开发工程师等的收入都高于其他行业。黑龙江省的各大高校也设置了相关专业,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管理者应该结合社会发展变化进行课程的制定,提升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学生的就业率负责。物联网专业是一项比较综合性的学科,他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且此专业涉及的就业岗位属于技术岗,对从业者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学校在对物联网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也要注重操作能力的培训与学习。

2.2 人才培养方法

物联网智能化的发展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所以各大高校对于课程的制定也要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学习加入进去。目前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专门用于对人工智能学科领域的研究,可见社会以及国家对于人工智能的重视[3]。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强与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提升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了解以及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将来工作中更加的游刃有余,拓宽自己的就业范围,获得更好的收入和发展。

前文提到物联网专业以及人工智能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时候也要加强实践培训,学生在课堂中更多的是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理论知识的驗证以及应用,则需要通过实操来进行巩固和加深。这就需要通过课题实验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着手建设项目的能力。

因此,进行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基础实验与综合实训和应用创新性实训。

2.2.1 基础理论知识教学

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首先应该完善教学科目,比如对安装程序的开发以及无线传感网技术等必要的学习科目都要进行课程安排。其次,应该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聘请专业的教师组建教育团队,并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以及物联网的相关知识,并将其教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改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最后还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主要起引导和辅助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去思考以及发问,提升学习效果。

2.2.2 基础实验与综合实训

物联网专业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很多理论知识如果不付诸实践,难以理解和消化,所以各大高校应该注重物联网专业学生的基础实验与综合实训工作。通过基础实验的进行,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更好地明白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所讲述的理论知识的内涵。综合实训课程,主要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因为他们对于理论课程已经掌握的比较牢固,可以通过案例教学以及项目研究来提升高年级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解决在实训中遇到的困难来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以及项目构建的思维能力,从而保证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能更加容易地投入到岗位当中,更好地适应社会。

2.2.3 应用创新性实训

物联网专业的学生经过理论知识和基础试验的学习与实践之后,已经对物联网领域有了很好的认知和见解,这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实训锻炼,比如鼓励其参加全国性质的物联网竞赛或者进行毕业项目的设计等,使学生能够对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创新。

3   结语

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将是未来多年的发展方向和领域,所以相关高校应该加强对于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可实用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綦小龙,王慧玲.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2):33-35.

[2]王昕,陈超.“物联网大数据”的生态发展模式与人才培养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183-184.

[3]朱丽叶.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众筹模式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架构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20):24-25.

(编辑 何 琳)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人才培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研究
创新视域下的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改革探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