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12-08张兰
主持人语: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所有学科都要研究的问题。本期选登几篇生态语言学研究论文,就是根据这种思路组织的。张兰的《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一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以生态语言学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及可视化图谱展现,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张丹清的《生态科学热点在公众语言中的使用和传播研究》一文以大规模语料库为数据驱动,跟踪生态科学热点在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和传播,通过对新闻媒体话语中词汇搭配和语境共现展开分析,探究科学语言与社会语言-文化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归纳中国语境下生态科学语言在公众层面的使用和传播状况,为可持续发展语言生态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曾抒羽的《基于共现词语义网络的动物保护议题生态话语分析》一文使用语言学中的生态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检验和阐释话语的工具,揭示微博舆论中对于动物保护议题存在的态度和观念,并阐释不同话语框架中透露的动物伦理观及其语言特征。孙肖雨的《后疫情时代绿色社会工作完善人本话语的思考》一文基于疫情所生产的社会话语,尝试探讨后疫情时代社会工作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应有的反思及所应承担的专业责任。以上几篇论文的研究表明,探讨语言与生态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视角去讨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生活的语言之间关系的问题;生态语言学研究突出了语言学者在生态文明建設中的社会责任,有助于人们提高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进程中推动价值创造和价值重塑。(黄国文)
[摘 要]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以生态语言学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运用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的研究主题基本一致,均围绕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探索语言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2)国内外的研究广度有所不同。国内研究应用方向分支较少,多集中在语言学领域研究语言的生态潜势和生态属性,属于微观生态语言学范畴;国外研究范围更为广泛,已出现跨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尤其是景感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实现了文理交叉的新文科研究理念,成为宏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实例。(3)国内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均在不断扩展。生态语言学在理论和实践中与多种学科相结合,使其概念和思路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并最终应用到语言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之中,这将是生态语言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微观生态语言学;宏观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学
作为生态学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生态语言学的任务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生态因素和语言与生态的关系,揭示语言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①它“关注的是语言如何参与形成、维持、影响或破坏人类与其他生命形式和环境之间的关系”。②然而,语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不仅仅是“由某地方相互作用的语言构成的语言生态的隐喻”,③不能停留在话语语义层面进行生态分析,而应该进一步将话语的生态潜势分析延伸到实际生态行为的探究之中。鉴于此种考虑,黄国文和陈旸提出应对微观生态语言学(micro-ecolinguistics)和宏观生态语言学(macro-ecolinguistics)进行区分,并指出微观生态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一样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而宏观生态语言学是将生态语言学当作位于一般学科(如生态学、语言学、社会学等)之上的超学科。④那么,该如何界定微观生态语言学和宏观生态语言学,二者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有何不同?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语言与环境关系研究的系统化与全面化发展,也有助于生态语言学以语言与环境的交互性为研究目标的学科建设。
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以生态语言学为主题的中英文文献,借助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梳理及可视化展现,在探究国际学者对生态语言学理论前沿应用的同时,对国内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与展望,以期为生态语言学的应用领域、语言与环境相互关系的探讨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一、语言生态研究与生态语言研究及其宏观走向
语言与环境辩证关系的研究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研究环境对语言的影响,即对语言生态的研究。相关学者使用的术语是“语言生态学”(linguistic ecology, the ecology of language),如:特林(John L. M. Trim)使用“语言生态学”这个表达强调变异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⑤沃格林(Florence M. Voegelin)指出语言生态学代表一种从单一的孤立语言向多种接触语言的转变,并区分了语际生态和语内生态;⑥豪根(E. Haugen)进一步将语言生态学定义为“对任何给定的语言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①旨在引起人们对语言与语言环境关系的重视。另一种路径是研究语言对环境的作用,即对生态语言的研究。相关学者使用的术语是“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 ecological linguistics),这一术语首次见刊是在赛尔辛格(K. Salzinger)发表的题为《生态语言学:语言行为的激进行为理论研究》(“Ecolinguistics: A Radical Behavior Theory Approach to Language Behavior”)的文章中,该文认为考虑语言行为产生的环境很重要。②麦基(W. F. Mackey)将“ecolinguistics”一词应用于语言接触和语言转换的研究之中。③1990年,韩礼德(M. A. K. Halliday)进一步指出“语言在语法上具有一定的综合特征,这些特点使得我们使用语言识解世界时表达方式不再有益于人类的健康”,④也就是说语言系统对环境问题存在潜在的影响,以此呼吁语言学研究应关注语言在自然生态问题中的作用。至此,在语言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不仅关注环境对语言的影响,更强调语言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识解和建构作用,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存在生态破坏性。随着生态问题的加剧,来自不同理论背景的学者纷纷致力于语言与生态关系的研究,其中有应用语言学家、哲学家、社会语言学家、话语分析学家、人种科学家等等。生态语言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得到巩固和发展,“‘生态语言学这一术语用得越来越广泛,在语言学界逐渐变成了囊括‘语言生态学研究内容的术语”。⑤语言与环境相互关系中的这两种研究路径构成了生态语言学的两个主要研究范式,前者被称为“豪根模式”,后者被称为“韩礼德模式”。
但需注意的是,以豪根为代表的语言生态研究和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生态语言研究仍属于微观生态语言学,这些学者基本上都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者,而非来自生态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科的学者。当然,研究者学科背景的差异并不是区分微观生态语言学与宏观生态语言学的决定因素。宏观生态语言学的立足点就是要打破传统文理分科的界限,用生态学等自然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语言生态及生态语言进行切实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实证研究。可以说,微观生态语言学的文本生态性解读和语言生态分析是必要的,但却是不彻底的。我们一方面需要切实地将语言的微观生态内涵与宏观生态行为连接起来进行实证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剥去语言生态研究的隐喻面纱,从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研究和分析环境对语言生态的影响,这是语言系统与生态系统交织性的体现,也是宏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理念和任务。通过CiteSpace分析软件对相关文献的学科分布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清晰展现生态语言学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及微观与宏观的结合路径。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
外文文献数据的获取方法如下:首先,在WOS数据库中以“ecolinguistics”和“ecological linguistics”为检索词检索文章主题,文献检索的时间跨度选择“不限”,共检索得到英文文献73条。经人工筛选、检查并确认所获文献均与本研究主题相关之后,标记检索结果并以纯文本格式导出,数据信息包括摘要、作者、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其次,在CiteSpace软件分析界面选择“Keyword”对所得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等,并生成可视化图谱。
中文文献数据的获取方法如下:首先,在CNKI数据库中以“生态语言学”为检索词检索文章主题,文献检索的时间跨度选择“不限”,共检索得到中文文献964条,将作者、摘要、关键词、期刊等数据信息以Refworks格式导出。其次,在CiteSpace中用“Data-Import/Export-CNKI”功能将所获数据转换成可分析格式,而后选择“Keyword”对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等,并生成可视化图谱。
三、国际生态语言学研究进展
(一)学科分布
基于WOS数据库的分析检索结果表明:以生态语言学为主题的73篇文献所涉及的学科分布共有48个,可以看出国际上生態语言学的研究是超学科的研究,属于宏观生态语言学。因篇幅有限,本文仅以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学科为主绘制出学科类别分布图。如图1所示,分布在语言学领域的文献最多(占比30.14%),其次是语言语言学(占比26.03%)和教育教学研究(占比13.70%),通信、环境研究、多学科科学和环境科学并列第四位(均占比8.22%),其后是生态学、绿色可持续科学技术和心理学多学科(均占比5.48%)等。由此可见,国际上生态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语言学和教育学领域,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已初见端倪。如:普尔(Robert Poole)利用语料库辅助分析和GIS可视化展示了不同利益集团如何在其文本中指称地理位置,以及这些指称如何指引对矿山和环境的意识形态立场,从而对环境话语中地点指称的重要性提供了深刻的见解;①Zhang等将景感生态学理论引入语言学研究领域,揭示出语言建构社会的宏观过程,②并进一步分析了语言景感营造的心理认知机制,①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的融合。这些研究是新文科倡导的学科重组与文理交叉的范例,也是宏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实例,一方面证实了生态语言学具有综合性学科的属性和潜力,另一方面指明了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即注重从微观生态语言学研究向宏观生态语言学迈进与融合。学科分布的多元化说明:宏观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与生态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及地理学等多学科合作研究的窗口,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学科重组、文理交叉的有效途径。
(二)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研究热点共现分析
首先,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图2)及频次和中心度统计表(下页表1)可以看出,“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一词在分析中占据首位,为高频词汇,反映出该学科仍处于概念的介绍和推广阶段,目前研究主要围绕概念确定与指标体系完善等方向展开,这与新兴学科形成初期并快速发展的现实相符。频次上位居前三位的关键词还有“语言学”(linguistics)、“语言”(language)和“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反映出生态语言虽然具有超学科的学科属性,但研究者多属于语言学领域的学者,这与以“生态”为定语、以“语言学”为中心词的学科名称表述相一致。可以说,微观生态语言学是以语言学为一级学科的研究,属于广义的应用语言学,而宏观生态语言学不能简单地归属于语言学,它是位于语言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之上的超学科,也即语言学家所说的生态语言学与生态学家所想的语言生态学的交叉融合带,“进化”(evolution)、“可变性”(variability)、“感知”(perception)和“多样性”(diversity)等高频关键词的出现证明了这一点。这表明目前微观生态语言学的文本生态分析是生态语言学的主要研究框架,而宏观生态语言学可能是生态语言学未来的主要研究转向和应用领域。
其次,就中心度而言,“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这个关键词的中心度最高,达到0.97,其后是“可变性”(variability)(0.79)、“语言”(language)(0.44)和“语言学”(linguistics)(0.24),而“感知”(perception)、“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和“进化”(evolution)等的中心度为0,这反映出生态语言学仍处于学科发展初期,研究领域趋于向热点集中,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虽有宏观扩展倾向但并未形成较大影响力和集中度,对于学科理论整体构成及微观向宏观的过渡研究也正在经历着一个循环的过程。
2.关键词聚类分析
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所得的关键词聚类信息表(表2)和可视化时间线图(time-line view)(下页图3)可知,关键词聚类程度较大的分類为# 0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和# 1语言学(linguistics),这两类是微观生态语言学的基础研究,具有较为稳定的研究前景。第二部分是# 2语言政策(language policy),该聚类的大小是2,同质性是0.8,聚类程度较低,但也都含有重要的核心关键词,例如“感知”(perception)和“生态”(ecology)等,表明它在生态语言学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完成度。语言政策和语言多样性的研究是生态语言学形成期的主要方向,但到快速发展期之后语言学者更倾向于语言文本的生态解读,部分原因是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语言的生态潜势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随着生态语言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研究方向的不断细化,语言政策仍会成为该学科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特别是有关环境左右语言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
四、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进展
(一)学科分布
由CNKI数据库的学科类别分布图(图4)可以看出,发文数量最多的是中国语言文字,占比达到49.05%;其次是外国语言文字,占比32.46%;随后是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世界文学和中等教育,占比分别为2.45%、2.18%和2.09%。这表明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学领域,侧重于对文本微观生态潜势的解析,多为语言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定性研究,当然也有与语料库等相结合的定量研究,但仍属于对语篇或语料等语言载体生态潜势的解读,属于微观生态语言学范畴。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虽然也有多学科参与,但占比很小,且尽在文科的学科范围内,并未出现国际上文理交叉的新文科研究态势,这与国内学科壁垒尚未消除有关,也与国内学者“走出去”意识增强有关。很多国内学者研究的国际化程度较高,研究成果较多地刊载在外文期刊上,这也是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者走向国际研究前沿的原因和表征。
(二)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研究热点共现分析
高频关键词图谱(图5)及频次和中心性统计表(下页表3)表明,“生态语言学”的概念和理论是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应用的重点。从初级阶段的发展路线来看,与国内生态语言学研究国际上的研究相似,也是围绕学科本身的概念确定和指标体系完善等方面进行探索;同时,因为“生态话语分析”和“语言生态”是生态语言学的两种主要研究范式,所以国内的研究方向同样聚焦于此。“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生态话语分析的主要理论来源,也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此外,从排名第五位的研究热点关键词“语言生态学”可以看出,生态语言学与语言生态学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语言学家也谈语言生态,生态学家也谈生态语言,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上各有侧重和喜好,但研究目标都是追求语言与环境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研究应在理顺生态语言学与语言生态学学科异同的基础上,促进二者间的交流与融合。宏观生态语言学概念的提出,就是促进传统的、语言学内的微观生态语言学研究与语言生态学学科融合的有益尝试。另外,从高频关键词的中心度来看,“人类中心主义”的中心度最高(0.87),其次是“语言生态”、“生态语言学”和“生态文明”,这进一步证明了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宗旨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在揭示语言生态蕴含及潜势的同时剖析语言是如何建构社会的,并探讨语言可持续性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和谐之道。“语言学”和“生态学”等高中心度关键词的出现也证实了该学科的交叉学科属性,从学科建立初期到快速发展时期都离不开语言学与生态学的交叉研究,且正迈向更广泛领域合作的超学科研究。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信息表(下页表4)和时间线视图(下下页图6)。这些聚类折射出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热点,包括“生态批评”“语言生态”“系统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大学英语”“生态哲学观”“生态课堂”“实证研究”“生态批评话语分析”“可视化分析”“生态话语分析”“语言环境”12个聚类标签。其中,“生态批评”的聚类成员最多(20个)、代表性最大(0.984),其次是“语言生态”(19,0.915)和“系统功能语言学”(17,0.982),然后是“话语分析”(16,0.796)等,由此可以看出生态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主题。
可视化时间线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各聚类关键词的演化发展情况和聚类间的关系紧密程度。由下下页图6可知,这12组聚类的关键词彼此之间有形成明显的时间横线,说明各组聚类的研究热度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从各聚类的时间横线来看,聚类 #0、聚类 #1、聚类 #8和聚类 #9 这四组聚类最早的关键词均出现于1990年,属于聚类时间点较早的研究热点,但各聚类的发展速度和结束时间存在差异,演变路径也不尽相同。其中,聚类 #1的演变路径最为丰富,除了自身研究热度不减以外,还向聚类#7、#9和#11横向演变,奠定了语言生态、实证研究、可视化分析及语言环境之间的网络关系。聚类#2、#3、#5、和#10出现的时间较晚,均在2010年以后甚至在2016年才出现首个热点关键词,但这五个聚类发展速度很快,成为近五年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趋势。
五、讨论与结论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OS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收录的生态语言学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能够以较为客观和直观的方式展示国内外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历程、现状和未来走向。但需注意的是,笔者发现2014年《语言科学》(language 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几篇生态语言学的论文并没有被WOS数据库收录,这可能是由于学科尚处于发展初期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亦或是沟通等的原因,因而本研究的数据采集不能说是包含了生态语言学的全部文献,但也足以展示出该学科总的特点和趋势。
通过生态语言学的国内外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国内文献数量远超国际文献量,部分原因是研究者对热点方向的关注引起数量激增,反映出生态语言学在中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发展前景。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研究的学科分类虽然也出现较多分支,但多集中于语言学领域,大体可归为传统的人文学科范畴,且研究关注点多集中于解析语言文本的生态潜势,仍属于微观生态语言学研究。而国际研究侧重与多学科的联合应用研究,出现了将语言潜在生态蕴含与实际生态行为相结合的实证研究,突破了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割裂局面,构建起了宏观生态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宏观生态语言学为语言与环境的交互提供了更广泛的研究框架或背景,也为语言学家从事的微观生态语言学研究向语言生态学研究的过渡与融合铺垫了道路。
总体而言,生态语言学具有整体分析与框架构建方面的优越性,应充分发挥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开发新的应用途径,在微观生态语言学解读文本生态效度的同时还需寻找新的突破点,促进向宏观生态语言学的转型,打破学科壁垒,践行文理交叉的新文科研究路径。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