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对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疼痛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1-12-08王修华郭行茁颜景佳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32期
关键词:颈肩痛后遗上肢

王修华 郭行茁 颜景佳

(1 三明市大田县中医院,福建 三明 366100;2 三明市大田县总医院,福建 三明 366100;3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福建 泉州 362000)

偏瘫侧颈肩痛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且伴随着疼痛和肢体受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偏瘫侧颈肩痛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主要通过长期的康复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而按摩、火疗、拔罐等均为临床辅助治疗偏瘫侧颈肩痛的常见方式,可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功能障碍,但不能充分调节机体平衡,有一定的局限[2]。针灸作为我国特有的中医疗法,可通过不断刺激穴位及神经的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目的[3]。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针灸对偏瘫侧颈肩痛的治疗效果,评估其对偏瘫侧颈肩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肢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三明市大田县中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103例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研究组男性31例,女性20例;发病病程1~20个月,平均(8.14±2.19)个月;体质量指数(BMI)18.51~26.63 kg/m2,平均(22.04±1.17)kg/m2;年龄40~66岁,平均(52.16±3.21)岁;皮下层出血16例,基底节出血17例,小脑出血10例,丘脑出血8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2例;发病病程1~21个月,平均(8.15±2.20)个月;BMI 18.47~26.69 kg/m2,平均(22.01±1.20)kg/m2;年龄41~67岁,平均(52.14±3.22)岁;皮下层出血15例,基底节出血19例,小脑出血11例,丘脑出血6例。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对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或家属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偏瘫诊断标准[4]。②无脑血管恶性肿瘤。③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④认知能力良好,可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代谢性疾病者。③合并严重精神系统疾病者。④合并感染性疾病者。⑤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使用常规治疗,包括保持血压、稳定血糖,并积极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康复锻炼治疗。将依达拉奉(湖南一格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722,规格:10 mg)30 mg+250 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2次;使用氯吡格雷(Sanofi Clir SNC,生产批号:20180807,规格:75 mg)口服治疗,每次150 mg,每日1次;制订合理的康复计划,指导患者坐立、步行等训练,每次30 min,每日2次,治疗30 d。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针灸进行治疗,主要参考《中国针灸标准化方案》,对患者的面部以及上肢、下肢、腰部以及肩关节进行充分放松。取穴:偏瘫侧的上肢曲池、手三里、合谷、外关穴以及肩髃、肩髎等穴位,偏瘫侧的下肢取足三里、昆仑、环跳、风市、阳陵泉、解溪、悬钟、委中、三阴交等穴位;所有穴位均行针刺加灸,对针灸部位进行消毒,将一段点燃的艾柱插在针柄上,行快速捻转刺入,以穴位酸胀为宜,留针每次30min,每日1次,治疗30 d。

1.4 观察及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疗效评估标准[5],基本痊愈为下肢完全自理、行走且可好正常工作生活的,上肢可完成拿握物品、拧瓶盖等动作;显效为上下肢的肌力达到4级,下肢可独立行走,上肢可拿握物品但无力;有效为上下肢肌力低于4级,下肢可在搀扶下短距离行走;无效为症状未改变或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表[6]及Barthel指数[7]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能力,VAS分值0~10分,10分为疼痛剧烈,0为为无痛。Barthel指数包括进出厕所、转移床椅、洗澡、进食、穿衣、等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③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8](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治疗前、治疗30 d后患者肢体功能,量表包括对上肢、下肢的评估,前者包括坐位、协同运动、反射、手指、腕稳定性及协同运动等33项共66分,后者包括仰卧位、坐位、占位与协调能力、速度等17项共34分,分数越高表示肢体功能越好。④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30d后抑郁程度,内容包括20个项目,每项为1~4分,将总分乘以1.25为最终分值,共计100分,≥53分为有抑郁,分数越高则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内容包含20个条目,每项为1~4分,将总分乘以1.25为最终分值,分为100分,≥50分为焦虑,分数越高则表示焦虑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一共51例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13例(25.49%),显效28例(54.90%),有效6例(11.76%),无效4例(7.84%),总有效率为47例(92.16%);对照组一共52例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5例(9.62%),显效14例(26.92%),有效21例(40.38%),无效12例(20.08%),总有效率为40例(76.9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2,P<0.05)。

2.2 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治疗前,两组VAS和Barthel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3 肢体功能 治疗前,两组FMA量表中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FMA评分对比(分,)

表2 两组FMA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4 心理状态 治疗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SDS、SAS评分对比(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3 讨论

脑卒中多由于突发脑血管破裂,血液流通受阻引起。脑卒中卧床后,肩部旋肌袖稳定被破坏,同时上肢功能缺乏自主性锻炼,容易造成肩部疼痛剧烈,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降低生活质量。相关研究显示,偏瘫需要进行不断的神经刺激,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疼痛,再通过坚持性康复训练,方可达到运动功能的恢复[9]。

常规治疗主要包括姿势调节,仰卧位指导等,使用肌肉抗痉挛药物后进行充分运动锻炼,增加电刺激,以提高肩部肌肉收缩,缓解肩部疼痛。但该方法需要长期坚持方可达到预期效果,患者由于疼痛折磨,加上长时间枯燥训练,容易产生烦躁、抵触等负面情绪,降低依从性与配合度,影响干预效果。近年来,中医在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中应用较多,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偏瘫属于“痹症”范畴,可通过穴位疗法,经络调节起到益气活血的作用[10]。而针灸治疗具有效扩张脑部血管,提高神经系统的活性,利于建立脑部侧支循环的治疗方法,因此可以有效刺激脑部神经元,提高神经元和肌肉纤维之间的收缩,有利于提高偏瘫侧颈肩痛患者生活能力。本研究针灸选穴中的上肢曲池、手三里穴具有调和气血、疏经通脉、消肿止痛的功效,合谷穴可通经活络、镇静止痛,外关穴能联络气血、补阳益气,下肢的足三里穴能造化脾湿、理气镇痛,昆仑穴可舒筋活络、安神清热,环跳穴能祛风除湿利关节,风市穴能祛风湿、调气血、通经络,采用针灸法对上述穴位进行不断刺激,可达到舒经通络、联络气血、镇静止痛的功效。此外,针灸上述穴位可提高感觉神经和肩部周围神经活跃度,同时刺激拮抗肌肉降低肩部痉挛,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同时,研究表明,身体损伤或威胁性疼痛均与神经系统相关[11]。针灸可通过组织的酸、痛、麻等针感,提高神经外周和中枢神经的传导,并且可刺激内源性痛觉调节系统,有效降低肩部疼痛。此外,针灸可提高神经中枢的双向调节,加强分离运动,利于机体适应运动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总有效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上肢部分、下肢部分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常规治疗方式和联合针灸治疗均对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可恢复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肢体功能,减轻疼痛程度。原因在于针灸可强化偏瘫侧颈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充分调和机体阴阳平衡,有利于阴急阳缓的偏瘫症状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脑部缺血状态,降低脑卒中对机体的损害,更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12]。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针灸可有效调节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这可能是由于将针刺与艾灸结合的方法,在针刺疏通经络的同时,使热力通过毫针快速透入组织深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局部组织血氧供应,有利于减少乳酸分泌,促进炎性介质排出,从而缓解肌肉痉挛、疼痛,改善肢体功能,降低偏瘫侧颈肩痛对工作、学习、睡眠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但本研究尚未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仍有一定局限,关于针灸对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还需今后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针灸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遗偏瘫侧颈肩痛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疼痛程度、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还可调节患者心理状态,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猜你喜欢

颈肩痛后遗上肢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年轻人颈肩痛,多半不是颈椎病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临床专业大学生颈肩痛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以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为例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