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森林防火及火灾扑救措施研究

2021-12-08苏进红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东沟隔离带林场

苏进红

(海东市平安区东沟林场,青海 海东 810600)

0 前言

在生态系统中,森林资源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充分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充分优化民众的生活环境。现阶段,由于我国频繁发生森林火灾问题,使国有林场防火工作获得更多关注,不断构建安全相关工作机制。在人为因素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国有林场需要面对严峻的防火形势。所以应该积极建设相应工作机制,制定健全扑救策略,保证火灾问题得到有效控制[1]。

1 东沟林场基本情况以及防火工作问题

1.1 东沟林场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东沟林场在1995 年正式成立,位于沙沟乡,与平安乡县城之间的距离为27km,面积为5178.7hm2。东沟林场成立于1994 年,位于平安区南部脑山地区沙沟乡境内。东至阿依山脉山梁、巴藏沟、乐都区药草台林场为界;西至大冰凌沟梁、紫柏林梁为界;南至东莞山脑、分水丫豁、化隆县界、六台为界;北至倒石沟、小冰凌沟为界。南北跨度8500m,东西跨度10000m。场部设在北面青阳浦沟,距平安区31km。海拔高度2780~4166m,年降水量455~550mm,无霜期120d,林场气候属冷凉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0.3℃。区内较大河沟10 余条,分别为倒石沟、小冰凌沟、青阳浦沟、鹰窝沟、小甘沟、紫柏林南北岔、滴水崖、老君台沟、河口、马场、许桥窝、石灰窑、分水丫豁等。土壤以山地草甸土和黑钙土为主。面积为5225.35hm2

(2)地形地貌。青沙山山麓是东沟林场区域,海拔在2790~4166.1m 范围内。该地区坡陡、沟深以及山大,具有复杂的地形条件。

(3)水文与气象情况。该地区气候为冷凉半湿润气候,气温平均值在-0.3℃左右,该区域有10 余条大河沟,主要为青阳坡沟、倒石沟、紫柏岭沟以及小冰岭沟等。

(4)土壤。林场区域土壤类型主要是黑钙土以及草甸土。

(5)植被种类。东沟林场植被类型主要以垂直方式分布,涵盖一类植被与种类:①人工落叶林,桦树与青杨等;②人工针叶林,涵盖青海云杉松等类型;③灌木,如杜鹃等;④草本植被,如艾蒿草、针茅以及苔草等。

1.2 防火工作面临的问题

(1)群众防火意识不足。借助有效增强群众防火意识,可以充分优化林场防火工作。然而林场在引导以及宣传等方面略显不足,无法让相关群众学习防火知识以及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2]。

(2)火源控制具有较大难度。在林场防火中,火源控制属于关键内容,然而因为国有林场的干枯树叶与树枝较多,基于高热、高温条件下极易发生自燃问题,进而导致火源控制难度不断增加。同时林场面积达到上千公顷,所以干枯枝叶清扫工作的可行性较差,在长期积累过程中,极易出现火灾。另外,林场周边经常出现一些游客,在进行野餐或其他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将火源转移给林场,进而发生严重的火灾事故。因为林场与林地、农田交错连接,同时并未科学构建防火隔离带,造成火灾事故等。

2 林场森林防火策略

2.1 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相关管护站结合辖区具体特点,安排管护人员采用走村串户方式,将《森林防火条例》《森林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宣传给群众,并将林区用火规范与要求讲解给群众,并将防火公约发放给林区农户。在林区道路中设置防火标语,对于险要位置主要采用悬挂横幅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另外,要求餐饮、庙宇、林区农户等单位充分掌握防火规定与用火规定。在3 月组织进行“防火宣传月”等活动,制作并播放音像资料、安排宣传车等。另外,开通官方微博以及抖音公众号等,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宣传内容主要涵盖火灾对于山区群众的影响、消防员扑救过程中面临的危险,通过此种方式充分引起群众共鸣,使其能够自觉遵循防火公约,还有防火政策、知识等内容。

2.2 有效开展巡查监管工作

在林场方法方面,具有用火管理难度大、来往人员庞杂以及火险系数高的特点,相关管护站认真落实定期查山、日常巡查、入山登记等制度。对所有入山口以及要道进行登记管理处设计,有效盘查以及登记林场进入车辆与人员,对其火灾、火机、打火石等火种进行收管。在防火期,不仅要求相关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同时安排专人对林场重点地段24h 值守。在每年春节、清明节、戒严期以及高火险期等重大时期,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行周密部署,科学制定防火预案,投入大量设备与人力,采用分片包干方式,组织管护人员通过摩托车在人流量大的场所以及重点防火区开展巡回宣传工作与检查工作。安排专人看守辖区中坟茔与墓地,禁止相关民众通过蜡烛、焚香烧纸以及燃放鞭炮等方式进行祭奠,引导其采用植树、挂纸等方式祭奠祖先。重点监管庙宇等场所,护林员分包负责,保证庙宇等场所不会出现森林火灾。

另外,还需要科学建设检测系统。应该采用视频监视、飞机巡逻等方式与地面巡逻相结合。一些林区的人烟稀少,交通条件较差,对此可以运用飞机巡逻模式,也可以建设视频监视体系。另外,还需要积极建立健全通信系统,为日常交流提供保障,并及时传递火情信息,为扑火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2.3 认真开展防火隔离带建设工作

借助修建防火隔离带,在出现火灾之后,可以第一时间切断轻微火灾形势,同时有效控制火灾等级,充分降低火灾波及范围与危害性。现阶段,防火隔离带主要涵盖三种方式,林场应该积极按照具体情况,科学选择。①机械割灌。借助割灌机以及其他机械设备将无石头区域中灌木以及杂草等清除干净;②人工刀砍。安排专业人员将隔离带范围内灌木以及杂草全部清除干净,并选择冬清、木荷以及其他相关树种栽培,栽种行距设计为3m×3m;③药物清理。借助喷施除草剂方式,对森林中相关杂草进行定期清除,药物喷施间隔时间为20d。借助设置防火带可以充分实现火灾防范工作,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林地利用率。同时,能够实现林道修建目标,充分发挥隔离带效能,充分减少护林员巡逻难度。若是出现火灾,也可以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3 火灾扑救策略

3.1 认真开展准备工作

林场应该积极开展应急扑救团队建设工作,与林场周边群众建立有效联系,进一步扩大扑救团队的规模。定期组织开展火灾扑救培训工作,有效培养扑救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识。对灭火器以及其他灭火设施设备展开规范检查,确保其性能满足相关要求。因为火灾具有较强突发性特点,对于火灾出现规模以及具体时间无法进行有效预测。所以需要科学制定扑火预案,准备运输车、扑火机具以及其他扑火资源,进而在出现火情时,第一时间落实扑火预案,即可以快速开展扑救作业。根据火灾等级以及预案要求等,可以制定实施方案,有效组织扑火队员,快速灭火,进而充分控制火灾波及范围,充分减小林场损失。

组织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根据防火责任区实际情况,在火灾发生之后,安排相关单位在15min 内及时组织消防队员达到火灾现场开展扑救工作,火场指挥长由队长担任,队长需要随之向指挥部报告火灾等级、发展趋势等火场情况。防火指挥所在接受报告之后,立刻制定方案,并将具体情况汇报给总指挥与厂长,安排防火办主任担任现场指挥工作,直接调动相关扑火单位的设备、人员等资源。防火办可以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留守,主要负责上报火灾信息以及工具分发等工作。

3.2 按照地形情况,科学制定扑救策略

开展现场扑救活动时,需要全面观察与分析现场地形、风速、风向以及其他条件,科学制定扑救防范,需要充分把握时机,禁止盲目扑救,禁止在高危地段开展灭火工作,禁止夜间开展灭火工作,禁止安排老人、孕妇、小孩等弱势群体开展扑火工作。

(1)陡坡火灾扑救。严格采用合理方法对两翼火线进行有效控制,由山坡底部两翼创造缺口机会,沿着火势情况紧随火头开展灭火作业。之后,采用分兵合围方式,有效控制山顶火情。禁止迎着火势开展扑救作业活动,禁止由半山腰位置开展扑打作业,避免风向改变,使扑火人员身处险境。

(2)狭窄山谷火情。应该在火势蔓延前,将火灾扑灭在沟塘内。应该集中力量对阳坡一线火情进行扑救,避免火势蔓延到山上,之后对沟内火头火进行有效扑打。最后组织力量,全部扑灭阴坡一线火势。

(3)山脊与山顶火灾。开展扑救工作时,需要对火势变化与发展保持密切关注,有效掌握风向,禁止在未过火山梁与山脊停留,也禁止由山梁与山脊位置朝着山下进行扑救,需要积极把握时机,保证火势蔓延到山麓前有效实现灭火工作。

(4)单口山谷火灾。禁止扑救人员进入火谷开展灭火工作,需要选择间接围圈方式开展灭火作业,直线点烧,对两个火头进行连接,借助直线相连封口风蚀进行有效圈围。之后扑救点烧火线外援火及侧翼火,进而充分实现扑救目标。

3.3 确保扑救安全

对于火灾扑救而言,危险性较为突出,若是扑救活动缺乏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则会对扑救人员安全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开展火灾扑救活动时,应该让相关人员对火灾区域内地形状况充分了解,指挥人员需要积极落实扑救方案规定,科学开展扑救工作,防止出现被火围困问题。应该在扑救活动中全面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要求扑救人员积极遵守纪律要求,防止发生安全问题。

4 结语

总之,在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火灾属于重要影响因素,应该深入开展相关防范活动。借助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认真开展防火隔离带建设工作等策略进行有效预防,并借助按照地形情况科学制定扑救策略、确保扑救安全等策略开展扑救工作。

猜你喜欢

东沟隔离带林场
分析森林防火隔离带的重要性及其建设方法
内蒙古小东沟花岗岩体特征及找矿意义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东沟别
浅谈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林场住宅
东沟“84.6”暴雨洪水分析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