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伴主动脉-左室瘘1例
2021-12-08杨柳朱佳蔡一陶
杨柳,朱佳,蔡一陶
(浙江省台州医院,浙江 临海 317000)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致心脏各部位出现脓肿,导致瓣膜穿孔及窦道的产生,使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本文报道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伴瓣周脓肿导致主动脉-左室瘘,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35岁,因“车祸后发热、全身疼痛5天”于2020年7月1日入院。查体:T 38.6℃,P 136次/min,R 32 次/min,Bp 120/82mmHg,神志清,精神可,四肢无力,全身多处瘀点瘀斑,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快,律齐,未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查血常规示:WBC 13.8×109/L,PLT 23×109/L,hs-CRP 366.3mg/L(正常<10mg/L),查头颅磁共振示两侧大脑、小脑半球区多发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断:(1)蛛网膜下腔出血;(2)感染性发热。入院后予美罗培南针1.0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期间患者病情加重,全身疼痛明显,出现右上肢无力,而后意识模糊,体温37.0~38.6℃。进一步查头颅CT见左顶枕叶脑出血,于2020年7月6日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呈二叶瓣回声,瓣膜增厚,开放受限,瓣膜上可见多发中等回声附着,大者面积约10mm×7mm,右冠窦处瓣环处增厚,可见范围约22mm×13mm,呈混合性回声(图1)。超声提示:(1)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多发赘生物、瓣周脓肿形成;(2)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伴轻度狭窄;(3)升主动脉扩张。血培养提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明确,更换抗生素为万古霉素针100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联合头孢曲松钠针2g,1次/d,治疗后患者神志清,但仍反复发热,体温36.5~39.1℃,全身肌肉酸痛并多处散发点状出血。查头颅MR及DWI提示颅内多发脓肿。2020年7月27日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冠窦处瓣周有两处脓腔形成,较小者面积约11mm×8mm,CDFI可见血流信号注入,较大者约27mm×17mm,主动脉-左室间通过该脓腔相通,主动脉侧瘘口约2mm,左室侧瘘口约5mm,CDFI示收缩期血流由左室通过瘘道至主动脉,舒张期则相反(图2),超声考虑主动脉瓣周脓肿破裂伴主动脉-左室瘘形成。继续采用万古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胞磷胆碱钠胶囊保护脑组织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好转,8月25日于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主动脉瓣周脓肿清除+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修补术。术中见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瓣叶多发赘生物形成,瓣周脓肿位于右冠窦,脓肿破溃入左室,升主动脉破溃,周围假性动脉瘤形成,升主动脉扩张。术后病理提示:变性瓣膜组织(主动脉瓣及赘生物)伴炎性渗出坏死物。继续抗感染以及对症治疗,体温逐渐正常,四肢活动可,无胸闷气促等不适。于9月15日出院,出院1个月后心脏超声复查未见明显异常。
图1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超声检查(2020年7月6日)。1A:主动脉瓣膜上可见中等回声附着(箭头);1B:右冠窦处瓣环处增厚,可见混合性回声(箭头)。
图2 感染性心内膜炎经胸超声复查(2020年7月27日)。2A:大动脉短轴切面示二叶瓣畸形,右冠窦处瓣周可见脓腔形成(箭头);2B: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示脓腔与左室相通(箭头);2C:CDFI舒张期显示瘘道;2D:CDFI舒张期示血流通过瘘道流入左心室。
2 讨论
主动脉瓣周脓肿是感染性心内膜炎较严重的并发症,常与不同心腔相通形成室壁瘤或假性动脉瘤,甚至破裂,连接相邻心腔形成瘘道,导致难以控制的感染,增加死亡率[1]。先天性心脏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重要的基础病因,其中复杂的先天性畸形和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所占比例最高[2]。主动脉二瓣化畸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16倍[3],且更易发生在瓣周脓肿与瘘管,可能与主动脉壁的形态发育异常有关[4]。本例从超声发现主动脉赘生物、瓣周脓肿形成发展到瓣周脓肿破裂伴主动脉-左室瘘形成,反映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进行性改变和超声的评估作用,但易受患者体位因素的影响,首次检查时由于患者意识障碍,固定体位局限了经胸超声检查空间分辨率,且首次检查时脓肿较小、表现不典型,极易漏诊。再次超声检查时患者意识转清,体位配合,图像质量大有改善。
综上所述,超声心动图作为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主要诊断方式,对3mm以上赘生物的检测较为敏感。应尽可能准确地判断赘生物生长的位置和大小,并且通过对赘生物的形态、活动度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及有无血流动力学改变[5]。必要时可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检查,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准确的资料,争取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