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怒江2 种漆树籽不同部位及提取方法对漆油脂肪酸的影响

2021-12-08吴少雄周建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漆树市售籽油

解 丽 ,赵 歆 ,吴少雄 ,刘 鹏 ,周建于

(1)昆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国是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a)的原产地,在云南省怒江州各少数民族独特的饮食习俗中,积淀了丰富的漆树文化内涵,当地居民常以漆树籽制作各种生活美食和治疗药物[1−2]。漆树籽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果核3 层,外果皮和中果皮组成籽壳,占全果40%;中果皮可提取漆蜡,含量高达60%以上。果核由内果皮及果仁构成,占全果重60%,果核可榨取漆油,含漆油25%~40%。传统工艺对漆籽油脂的提取均未将漆蜡和漆油进行完全分离。怒江漆蜡(油)在当地称作“碧乃金”,被认为具有食、药保健功能。对分娩后的产妇有恢复体能、提神补气、催乳、补血、止血、消炎、止痛、舒筋活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根据漆籽的果皮类型可分为白漆籽与黑漆籽,分别可榨出白漆树油与黑漆树油[3−4]。目前对于怒江漆油这种地方特色油脂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研究较少,白漆油和黑漆油的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区别尚不清楚。

本研究以经过不同原料压榨得到的白漆树籽油与黑漆树籽油为实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它们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初步分析,为怒江漆树种籽油的研究和系统开发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白漆树籽、黑漆树籽:购买于云南怒江大型农贸市场,泸水市、福贡县、兰坪县各1 份,每份2000~3000 g;市售食用白漆树籽油、市售食用黑漆树籽油:市售食用漆油是经传统压榨方法压榨而得,购买于泸水市、福贡县、兰坪县各1 份,每份1000~2000 g,固态。乙醚:国药集团;石油醚(30 ℃~60 ℃):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氢氧化钠:上海试四赫维化工有限公司;氢氧化钾:上海申博化工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Nexis GC-2030s: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电热鼓风干燥箱DHG-9240A:上海鸿都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郑州万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HCD-1820-Ⅰ型纯水机:重庆恒诺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1000 克摇摆式万能高速粉碎机:上海比朗仪器有限公司;索式提取器:实验室组装.

1.3 方法

1.3.1 样品处理采集的3 份白漆树籽与黑漆树籽样品各取200 g 混合,用石磨、镊子将果皮、果核分离,洗净风干,粉碎后干燥密封备用。

采集的3 份市售食用白漆树籽油、市售食用黑漆树籽油样品各取500 g 混合,储存于通风干燥处。

1.3.2 漆油的提取取处理好的上述样品15 g,用滤纸扎紧放入索式提取器加入石油醚后,在一定条件下水浴回流热提,提取完毕后蒸发溶剂,冷却后得到漆油。(1)漆籽仁油:采用果仁提取;(2)漆籽油:由整颗漆籽果皮和果核提取,含有漆油和部分漆蜡;(3)市售食用漆籽油:由整颗漆籽包括果皮和果核,经粉碎、机械压榨加工而成,含有漆油和部分漆蜡,购买时已经是成品。

1.3.3 漆油油脂的指标测定总脂肪含量测定。(1)参照GB 5009.6—2016[5]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中索氏提取法提取。(2)脂肪酸组成分析。脂肪酸甲酯化:参照国家标准GB 5009.168—2016 要求[6],将白漆籽仁油、黑漆籽仁油、白漆籽油,黑漆籽油、市售食用白漆树籽油、市售食用黑漆树籽油6 种油脂各称取0.3 g 样品于5 mL 刻度试管中,加入2 mL 石油醚-苯(1∶1)0.4 mol/L 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后摇匀,静置10 分钟,加入蒸馏水至刻度,静置分层后取上层清液进行GC-MS 分析。每个样测定3 次,取平均值。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30 m×0.25 mm×0.25 µm 的DB-5MS 石英毛细管柱;程序升温:50 ℃保持5 min,以5 ℃/min 的速率升至190 ℃,保持5 min,以10 ℃/min 的速率升至280 ℃,保持15 min。进样口温度:230 ℃;进样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柱流量为1 mL/min;扫吹流量:3 mL/min;分流比:100∶1;进样量:1 µL。

质谱条件:电离方式为EI;离子源温度280 ℃;电子能量:70 eV;溶剂延迟:1.5 min;采集方式:scan;质量扫描范围:40~550 amu。

1.4 统计学处理

GC-MS 检索库:NIST;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实验数据所有数据均为3 组平行实验,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种白漆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对不同原料和提取方法获得的3 种白漆树种子油样品色谱图中主要峰进行全面质谱扫描分析,由GC-MS 谱图(图1~图3)以及表1 可知,白漆籽仁与白漆籽总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7.57 g/100 g和19.93 g/100 g,均含有肉豆蔻酸等13 种脂肪酸。其中白漆籽仁油中饱和脂肪酸6 种,占脂肪酸总量20.20%,以棕榈酸(16.73%)和硬脂酸(2.94%)为主。不饱和脂肪酸7 种,占79.78%,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4 中,以油酸含量最高(14.77%);多不饱和脂肪酸3 种,以亚油酸(63.2%)和亚麻酸(1.11%)含量较高。

表1 不同漆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n=3,)Tab.1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lacquer seed oils

表1 不同漆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的测定结果(n=3,)Tab.1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lacquer seed oils

注:表1中仅列入了已确定的脂肪酸组分,而尚未确定的脂肪酸尚未列入其中;“-”为未检出;同行字母不同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图1 白漆籽仁油气质联用图谱Fig.1 GC-MS chromatogram of white lacquer kernel oil

图2 白漆籽油气质联用图谱Fig.2 GC-MS chromatogram of white lacquer seed

图3 市售食用白漆籽油气质联用图谱Fig.3 GC-MS chromatogram of edible white paint sold in the market

白漆籽油中饱和脂肪酸6 种,占71.29%,以棕榈酸(65.8%)和硬脂酸(4.76%)为主。不饱和脂肪酸7 种,总含量为28.72%;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4 中,以油酸含量最高(15.77%);多不饱和脂肪酸3 种,以亚油酸(12.3%)含量最高。

而市售食用白漆籽油中检测的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64.63%)和硬脂酸(5.65%);单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19.3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7.38%)。此外,市售食用白漆油中十六烯酸、1,3-二硬脂酸甘油酯、十六碳二酸、二十烷二酸、十七酸、三反油酸甘油酯等6 种脂肪酸,总含量占比约2%左右。

2.2 3 种黑漆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

对3 种黑漆树种子油样品色谱图中主要峰进行全面质谱扫描分析,由GC-MS 谱图(图4-图6)和表1 可知,黑漆籽仁与黑漆籽总脂肪平均含量分别为11.60 g/100 g 和42.67 g/100 g,黑漆籽仁油中含14 种脂肪酸,比黑漆籽油多了一种二十三碳酸。其中黑漆籽仁油中饱和脂肪酸6 种,总含量为24.86%,以棕榈酸(20.97%)和硬脂酸(3.14%)为主。不饱和脂肪酸8 种,总含量为75.10%;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4 中,以油酸含量最高(13.23%);多不饱和脂肪酸4 种,以亚油酸(58.67%)和亚麻酸(1.55%)含量较高。

图4 黑漆籽仁油气质联用图谱Fig.4 GC-MS chromatogram of black lacquer kernel oil

图5 黑漆籽油气质联用图谱Fig.5 GC-MS chromatogram of black lacquer seed

图6 市售食用黑漆籽油气质联用图谱Fig.6 GC-MS chromatogram of edible black lacquer oil sold in the market

黑漆籽油中饱和脂肪酸6 种,总含量为76.08%,以棕榈酸(70.5%)和硬脂酸(4.06%)为主。不饱和脂肪酸7 种,总含量为23.90%;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4 中,以油酸含量最高(18.0%),棕榈一烯酸(1.25%);多不饱和脂肪酸3 种,以亚油酸(4.23%)含量最高。

市售食用黑漆籽油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70.47%)和硬脂酸(5.31%);单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16.97%),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1.25%)。市售食用黑漆油中十六烯酸、1,3-二硬脂酸甘油酯、十六碳二酸、二十烷二酸、14-甲基十六烷酸、顺式-十八烷酸、山嵛酸、十六酸乙烯酯等8 种脂肪酸成分,与黑漆籽和黑漆仁油成分不尽相同。总含量约3%左右。

2.3 黑、白2 种漆树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

以同样原料和提取方法得到的黑、白两种漆籽油,它们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相似。6 种不同的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均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主,以完整原料提取的漆籽油棕榈酸含量更高,而仅以果仁提取的漆籽仁油棕榈酸含量较少(P<0.05),见表1。对于单不饱和脂肪酸,6 种油脂以油酸含量最高,含量由多到少分别为:市售食用白漆油 >黑漆籽 >市售食用黑漆油 >白漆籽 >黑漆籽仁油 >白漆籽仁油(P<0.05),见表1,图1~图6,黑漆籽油中还含有较为丰富的棕榈一烯酸;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含量最高,从果仁中提取的漆籽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丰富,亚油酸含量排序:白漆籽仁油 >黑漆籽仁油 >白漆籽 >市售食用白漆油 >黑漆籽 >市售食用黑漆油(P<0.05),不同漆油中亚麻酸含量:黑漆籽 >白漆籽 >白漆籽仁油 >黑漆籽仁油(P<0.05),见表1,图1~图6。

3 讨论

从脂肪酸种类来看,市售食用漆籽油检测的脂肪酸种类少于漆籽仁油和漆籽油,脂肪酸以饱和脂肪为主,含量占70%以上,又以棕榈酸含量最高,而不饱和脂肪酸种类较少,亚麻酸未检出。这个结果与李浩成等研究怒江州4 个主要产地及不同加工方式漆油成分分析一致[7]。漆籽油以整颗漆树籽为原料,索氏提取后进行脂肪酸测定,检出脂肪酸种类多于市售漆籽油,但含量仍以棕榈酸占主导的饱和脂肪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以油酸为主,占比15%~18%。这个结果可能与原料选择、提取压榨和贮存条件有关。市售食用漆籽油采用传统工艺,将整个漆树籽粉碎后进行机械压榨,原料中包含有果皮和果核,含有漆油和部分漆蜡,因此成品呈固态,当地居民不做任何包装就进行贮存,产品极易被氧化,因此营养价值损失较大。漆籽油提取原料与市售食用漆籽油一致,因此主要成分含量较为相似。但由于没有长时间暴露于空气贮存,因此不饱和脂肪酸种类较多。此外,市售食用白漆油与市售食用黑漆油均含有十六碳二酸、二十烷二酸两种二元酸。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少部分居民食用传统工艺获得的漆油,会出现过敏性皮炎 皮疹等症状[8−9],可能与果皮也参与其中进行压榨,含有漆酚等化学成分有关。

漆籽仁油提取原料为最核心的果仁部分,提取方式为索氏提取,成分以漆油为主。因此,脂肪酸种类丰富,并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量达70%以上,亚油酸含量高达60%左右。这与王佳等对怒江地区4 种类型漆树的漆树籽油和蜡的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一致[10]。多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调节人类健康和发展的关键营养素[11],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所以被称为必需脂肪酸[12−13]。亚油酸具有防癌抗癌,抗粥状动脉硬化,参与脂肪分解与新陈代谢,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骨组织的代谢等作用[13−15]。其中检测出含量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为油酸,含量与漆籽油和市售食用漆籽油相当,对降低人体胆固醇有重要作用[16]。因此,以果仁提取的漆籽油在三种类型的油脂中营养价值最高。

白漆籽仁油与黑漆籽仁油相比,前者的油酸、亚油酸的含量高于后者,而亚麻酸含量则是黑漆籽仁油较高(P<0.05)。黑漆籽油还有一个特点,棕榈一烯酸含量高于白漆籽油,达1%左右。棕榈烯酸存在于人体皮肤真皮层中,是我们皮脂中的一种必须脂肪酸,因此它具有天然的亲肤性,而且在动植物油中鲜有存在。

综上所述,漆油提取原料和压榨工艺的选择对所获得的油脂脂肪酸组成和营养价值有较大影响。以果仁部分为原料提取的漆籽仁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营养保健价值最优,适合于作为食用油脂。以整个漆籽(包括果皮和果仁)为原料提取的漆树籽油,含有漆油和部分漆蜡,饱和脂肪含量高,因此营养价值被减弱,但可以作为润肤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等用于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本研究为漆籽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漆树市售籽油
七种籽油新食品原料的研究进展
漆树
市售10种西式培根品牌产品营养及安全品质分析
不同提取方式下塔拉籽油提取率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
漆匠
福贡县漆树产业发展问题和对策
芍药籽油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漆树的眼泪
市售泡菜中生物胺含量的比较分析
720D高洁为何难不倒P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