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策略
2021-12-08于海红
于海红
(滦州市卫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北 滦州 063700)
肌肉注射为有创性操作,实际临床中虽然科学操作,但是出现并发症也在所难免。常见并发症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 药液回渗
一般注射后,肉眼可见注射部位存留药液或血液,或者针眼附近出现皮肤颜色改变,有时也会发生上述区域的皮肤萎缩或水肿。引起药液回渗的原因各种各样,既有注射器具及药物的因素,也有患者本身体质的原因。比如,经常选用的肌肉垂直注射方式,容易引起药液回渗;注射用针头不同规格的内、外径,另外,操作人员推药速度较快,留(拔)针动作熟练程度不足,还有的进针的深浅度掌握不当,都可能引起药液回渗。患者身体的注射部位,如出现疤痕、水肿、硬结等,也易发生药液回渗。
解决措施:欧美国家较多用的Z track 肌肉注射法,为更多的医生所采用,对预防药液回渗效果明显。这种肌肉注射法,使曾经发生侧移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还原复位,效果好。
2 注射部位感染
造成肌肉注射感染原因较多,但注射区域没有严格消毒,发生感染的几率比较大。如果注射后患者出现心脏跳动异常,多是心跳加速,并出现体温升高,针眼附近部位皮肤红肿,伴有疼痛化脓以及血象升高等,可考虑发生肌肉注射感染。但不能说出现硬结就是化脓感染。如果硬结三天后没有出现化脓,可排除肌肉注射感染。
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必须确保严格消毒,再进行注射。事前要对注射器的规格和使用期限仔细核对,确保注射器、针头无菌操作。即使确实发生了感染,患者应该尽早进行抗感染治疗。
3 局部硬结
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局部硬结。尤其患者比较瘦弱,他们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注射药物进入体内毛细血管网受阻,出现硬结;或者药液被推入脂肪层,且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吸收,于是形成肌内硬块;另外长期肌肉注射的患者群体,因长期接受注射,皮肤和肌肉原有硬结部位往往有疼痛感。再次注射时,患者痛感更加强烈,把药推入很是困难。
预防措施:如果患者局部有循环障碍,注射后可热敷,采用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外敷,效果明显。难于溶解的药物,一定充分摇匀,待药物溶解充分后,再进行注射。给体型较胖的患者注射,或需要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一般采用深部肌肉注射,避开脂肪层。
4 晕厥
肌肉注射后,较短时间内,如果患者呼吸急促,面部失去血色,冒凉汗,四肢无力,就是发生了晕厥。患者精神太过紧张,或者药物刺激性强烈,都可能引起剧烈疼痛,血管收缩,从而导致大脑血流量减少,发生晕厥。如果患者体质较差,再遇上过度劳累,致使免疫力下降,也易发生晕厥。
预防措施:注射前期,医护人员耐心与患者交谈,减轻紧张情绪;播放轻松的音乐,努力分散患者注意力,帮助消除紧张情绪。医务人员可以采用两快一慢注射方式,尽可能让患者较少或感觉不到疼痛,从而减少晕厥的发生。
5 断针
肌肉注射也可能发生断针现象。如果患者对肌肉注射缺少心理准备,精神太过紧张,引起肌肉收缩,如此紧绷的肌肉组织造成进针的阻力加大,常有断针情形发生;注射操作时,手法不规范,进针角度出现问题,容易断针;操作用力过猛,针头碰到了骨头或以前留的疤痕、硬结处,针头极其容易断掉。
预防措施:注射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连接是否完好;嘱咐患者选择舒适体位,务必使肌肉放松;进针时避开患者疤痕、硬结。一旦出现折针,要沉着冷静,嘱患者保持原体位,工作人员用血管钳钳住外露于皮肤的针梗,可快速将其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