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画中意象思维与程式化构图的联系
2021-12-08贾颖
贾颖
一、意象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意象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完善,“物我两忘”是形成发展的关键。中国“意象思维”的产生,自觉性的萌发。这种思维模式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使中国画的构成方式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这种思维模式是人的主观意识作用下自然的人化,构成了人与客观物象的交融。中国意象思维观念中,并不注重客观事物的自然性,只是把具体物象作为“缘物寄情”的媒介。
“意”与“象”在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中,深刻体现了创作者思维的两个方面。“意”是创作者的精神与情感,“象”是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象”的意义在于可以更深刻地表达“意”,它的作用只是“立意”与“尽意”的一种手段。“象”越具体,创作者所表现的画面也会越有局限性,为“象”而“象”很难达到“尽意”的目的。《易传》中提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言语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时候,则需要“立象”来表达。“立象”则是为了更好地“尽意”。
“意象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的意志与自然形态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高度结合。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一种高度凝练的情感。它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和自然的约束,在艺术上追求一种真正的自由。这种自由来自画家对艺术本质的深刻领悟和对艺术规律的灵活掌握,这不仅可以使绘画作品超越时间与空间,而且可以借助客观景物深刻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与创造的意境产生心灵的共鸣。晚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雄浑》中提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不同创作者的文化品味、人生经历虽有所差异,但是他们的宗旨确是一致的,创作应该超越自然,超越感性认识,只有深刻表现创作者的主体思想,才能真正表现出人生的真谛所在。
二、中国画中的程式化构图
中国画的程式化构图是画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实践概括,提炼原有的绘画模式,形成新的模式的过程。它是绘画形式的沉淀,是画家在实践中经验的总结与汇总,更是无数艺术家一生的艺术财富。程式化与“意象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一幅作品中,意境的创造和所蕴含精神是作品的灵魂,而外在形式却是作品的生命。没有了这种形式,精神内涵就无法依附,灵魂也就无法产生。构图方式作为意境创造的具体表现形式,它的任务,是在精神与自然的对立中,寻找一种天衣无缝的结合。他既不等于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相加,也不是有了程式化构图形式就有了“意”,它是在构成与组合中通过“方式”的具体化,与作者心中的“意”达到的一种完美契合。因此程式化构图只是一种手段,意境的创造才是最终的目的。
元代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图一)和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图二)。这两幅作品都是在中国程式化技法的表现下,结合各自不同的特点,总结自己的程式语言而创作出来的作品。《渔庄秋霁图》采用了平远法构图,画面寂寥空旷,有开阔的视野,但表达的确是消散平淡天真之意。《九峰雪霁图》采用了深远法构图,画面溪涧曲曲折折,山峰重重叠叠,变化万千,深邃并层层向远推进,给人无尽之感。二幅作品虽然都为山水画,但是二位作者对于情感意境的把握和对程式化技法的表现却不尽相同,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意境的创造与程式化的构图模式是艺术创造的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内容,二是外在形式,前者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精神与情感,后者通过构成方式,成为这种精神得以落实的具体手段。任何一幅成功的绘画作品,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宋代苏轼曾说“出新意与法度之中,寄妙里与豪放之外”,一幅作品既能达到创造意境的目的,又不失程式化构图的美感。这种“新意”的表达是画家个人风格的具体体现。“新意”来源于生活,“新意”的产生需要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创新。在程式化构图中,相同或相近的构图模式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S 形构图是最典型的构图形式之一。很多画家利用“S 形构图”将自己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S形构图不仅体现一种动态的美感,而且是还包含着朴素的辩证观念。最能体现“S”的便是中国道家的太极阴阳图,图中的“S”是哲理与形象的高度融合。两条鱼盘旋运转,首尾相连,各自为象,却又合二为一,它是中国“S”形构图的典型性体现。
在“S”的构图形式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画作品,如明代董其昌的作品《秋兴八景》图,和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面都使用了“S”形构图,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形式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画家不同的文化素养,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审美情趣,所呈现出的画面却有很大的差别。首先《秋兴八景》图,它是一幅山水画作品,画面利用颜色的不同变化和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山石的层次。这幅作品借用了“S”构图的“画外之镜”,构图中似乎上下都断开了,但是由于S 形律动的回旋,使画面又从画外回到了画面内。作者用笔回腕藏锋,所作线条兼有沉稳、生拙、柔秀之美;用墨神采飞动,画面秀润清新,体现了画家优雅舒适,从容自得的生活状态。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是一幅风俗画作品。画面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城内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景象面貌。此图是长528.7 厘米的长卷。这幅作品内容人物众多,环境复杂,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横置的S 形构图模式。在“S”中将复杂的环境和众多的人物串在一起,并且能够巧妙的留出空白。画面中的水,桥和大片的空地都能和繁杂的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中虽然人物众多,景物复杂,但是却不拥挤,画面疏密结合,富有节奏感。由此可见,S 构图运用范围广,能承载不同的内容形式,可以根据创作者的创意,上下左右的伸缩调节,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中国程式化的创造过程,是一个将意象思维转向视觉形象的过程,点线面作为绘画的构成要素,是绘画中最基本的构成单位。绘画中任何物象都可以归纳为点线面的形式,它可以将具体物象转化为抽象的程式化符号,使程式化构图模式得到提高与升华。中国程式化构图中的点线面,主要解决的是构图中物体的排列组合和形与形之间的符号化意象形态。几只鸟,几块石头,几个人,几棵树都可以当作几个点的组合。而一片树林,一块坡地,一片村庄,都可以整体归纳为一条线,只有如此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程式化构图中的穿插变化的因素。在整体空间中充实分割具体的内容,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变化统一的基础上强调均衡对称,对比协调,节奏韵律等形式美规律,才能在创造意境过程中寻求结合。这样既能创造意境,又能保留构图艺术的美感。这也是对中国意象思维与程式化构图艺术本质上的认同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