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元素在中国钢琴作品中的应用管窥

2021-12-08武韵

艺术品鉴 2021年26期
关键词:作曲家音色民歌

武韵

钢琴在中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的中国钢琴创作,却是从1913 年,赵元任创作出《花八板与湘江浪》开始。从1913 年至今,中国钢琴作品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作品数量也达到了千余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音乐作品,在世界音乐中也闪耀着独特的光辉。中国拥有五十六个民族,民族作品数不胜数,这些作品为中国钢琴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中国民族文化为基础,吸收传统音乐精华,融入各民族音乐元素,是中国优秀钢琴作品创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钢琴作品中对民族歌曲的改编

民歌是最广泛、普遍的一种民间音乐,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中诞生并传唱一种歌谣,所以民歌又被称为民族歌谣。中国民歌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我们祖先狩猎、劳动、求偶等活动中,处处都有歌唱的影子。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民歌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歌曲内容越来越丰富,甚至开始以文字记录。最早的民歌文字记录就是《诗经》,后续屈原的《楚辞》、汉代的《乐府》也都是古代的民歌集。历经上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国民歌也在不断地进步和创新,发展出了数百种民族曲牌,如“信天游” “四季歌” “爬山歌” “五更调”等家喻户晓的曲牌。除此之外,中国各民族也发展出了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歌体裁,如苗族的“飞歌”、侗族的“大歌”、壮族的“欢歌”、回族的“花儿”、白族的“白曲”、瑶族的“香哩歌”、布依族的“笔管歌”等。中国的民歌多如牛毛,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经典的作品,不仅能引起群众的共鸣,还被民间艺人传唱至今。

中国民歌往往源自人民的生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因此中国音乐家在创作钢琴作品时,也喜欢从民歌中寻找灵感,对民歌进行改编。从民歌的音调到旋律,都是音乐家灵感的源泉。音乐家丁德善就受到新疆民歌《马车夫之歌》的启发,改编创作出了《第一新疆舞曲》。音乐家汪立三则在陕北民歌《蓝花花》的基础上,结合奏鸣曲、变奏曲的特性等,改编创作了同名钢琴曲。《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是作曲家桑桐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基础,辅以和声、调式、织体的变化改编创作而来。《山歌》则是作曲家朱践耳参考云南民歌的旋律,加以和声、节奏的变化改编创作的曲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也被音乐家周广仁结合当地流行曲调,改编创作出《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这首钢琴曲展现了劳动人民摆脱苦难、获取自由的艰辛历程。

另外,还有一部分中国音乐家则是从民歌歌名中寻找灵感,创作了许多同名编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例如,根据同名广东民歌创作了《哀悼引》《汉宫秋月》《雨打芭蕉》《双星恨》《柳摇金》等钢琴独奏曲的夏理柯;根据同名广东民歌创作了《走马》《狮子滚绣球》《羽衣舞》等钢琴独奏曲的马思聪。他们两人的作品都融入了鲜明的岭南音乐风格。其中《狮子滚绣球》所描述广东舞狮,就是一种传统民间习俗。多如繁星的民歌是中国钢琴创作的土壤,改编民歌也成为创作中国钢琴曲的主要途径。利用西洋乐器宽广的音色来呈现中国民族音乐,实现了中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

二、中国钢琴作品中对民族器乐的模仿

中国古代乐器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八大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每一类乐器又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民族乐器。这些民族乐器的音色都各有千秋,唢呐高亢、笛子悠扬、琵琶清脆、铜镲铿锵。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当属古琴、古筝、洞箫、笛子、唢呐、琵琶、二胡、铜镲、鼓和笙。在这些民族乐器的基础上,中国作曲家创造了海量的由乐器演奏的乐曲,这些乐曲有着独特的韵味,经过传承和沉淀,展现出了耀眼的光辉。最经典的乐曲有唢呐曲《百鸟朝凤》、二胡曲《二泉映月》、古琴曲《梅花三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和古筝曲《十面埋伏》等。这些乐曲都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瑰宝,为中国钢琴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这一百余年,中国钢琴作曲家围绕着民间音乐,尤其是古典乐曲进行改编创作,诞生了大量具有鲜明东方色彩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最初都源自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所以为了保留歌曲本身的味道,作曲家都尽力用钢琴模仿出原有乐器的特殊音色,这些也为中国钢琴作品增添了更加独特的韵味。

《百鸟朝凤》原本是著名的唢呐曲,因为唢呐的音色十分接近鸟鸣,通过演奏技巧可以模仿出百鸟之声。而作曲家王建中以此为基础,在曲目中加入了倚音、琶音、颤音等装饰音和不协和音,创作出同名钢琴曲《百鸟朝凤》。这一版本的《百鸟朝凤》不仅有着原曲的百鸟鸣叫之声,还模仿出了流水、风声等自然的声音,将唢呐的高亢和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更加和谐的意境。

《浔阳月夜》是著名的琵琶古曲,运用了逐级模进、咬尾循环、扩充简化、自由变奏的手法,形成“分组循环重尾变奏曲式”。作曲家黎海英改编的钢琴独奏曲《夕阳箫鼓》,就是参考《浔阳月夜》的变奏手法,辅以装饰音,用钢琴模仿出琵琶、古琴、古筝等古典民族乐器的音色,来给钢琴曲注入鲜明的中国特色。这首改编曲结合了钢琴音和古曲变奏手法,实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完美融合。

《梅花三弄》是著名的古琴曲,因其独特的滑音、散音等音色,展现了曲子空灵悠远的意境。作曲家王建中运用钢琴,极力模仿古琴的滑音、按音、散音、泛音、走音等演奏方法,改编创作出了同名钢琴曲《梅花三弄》。

作曲家吕文成的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则是用钢琴模仿民族乐器,融合了高胡、扬琴、洞箫等多种乐器的音色,以高胡音色为主调,通过八度的后倚音展现出高胡的大小滑音。

中国钢琴作品在世界钢琴作品中大放异彩,对世界钢琴作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钢琴作品的出色主要取决于这两点:第一,中国钢琴作品大多脱胎于中国古典音乐,蕴含着古曲独特的旋律和味道,能很明显的与现代音乐区分开来;第二,通过改编中国民族音乐创作出来的中国钢琴作品,都有着模仿中国民族乐器音色的痕迹,这些奇特的音色给西方人带来了惊喜。由此可见,中国民族音乐对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音乐是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肥沃土壤。

三、中国钢琴作品中戏曲元素的融入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曲文化。中国的戏曲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集歌舞、说唱、滑稽戏于一体的舞台艺术,以唱、念、做、打为表演形式来展现的作品。中国戏曲曲种众多,有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粤剧、评剧等表现形式,非常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些戏曲曲种都有着广大的人群基础和影响力。中国钢琴作曲家在创作时,同样也喜欢参考中国戏曲,并在钢琴作品中加入戏曲元素。

中国戏剧音乐特点都十分鲜明,例如,被誉为国粹的京剧,其基本腔调是由“西皮”与“二黄”组成,伴奏则主要是胡琴与锣鼓。中国钢琴作曲家参考京剧的唱腔、节奏及伴奏乐器的特点,再结合钢琴的音色,创作出了一系列经典的钢琴作品。

四、中国钢琴作品中五声调式的运用

音乐的风格,一般都取决于调式。在西方音乐文化中,多采用以大小两种调式为主的西方音阶。而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则把音阶分为了五音:宫、商、角、徵、羽。这五音相当于现在的“do、re、mi、sol、la”,称为“五声调式”。同时,还能在这五个音上添加音阶,构成六声、七声的调式。中国钢琴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习惯使用平行四五度,并辅以和弦、增添不和协音,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创作出了独特的中国音乐风格。

五、中国钢琴作品中民族风格的体现

每个民族的音乐,都会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印记。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都会携带民族色彩,钢琴作品也不例外。像著名钢琴家肖邦,就在其创作的“玛祖卡”钢琴舞曲加入了波兰民族音乐特色;而另一位著名钢琴家李斯特,也常在其钢琴作品加入匈牙利舞蹈的节奏。这些钢琴家创作的世界级名曲推动了钢琴事业和民族文化的繁荣,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中国钢琴作品在世界钢琴作品中能够独树一帜,离不开中国传统音乐的支持。中国传统音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追求自然、统一的境界,在统一的基础上再呈现不同,和西方鲜明、激烈的音乐文化截然不同。中国音乐是渐进的、含蓄的,通过层层铺垫来展现,很少直截了当。这种线性旋律与西方和声功能性旋律大不相同。中国传统音乐往往还会融合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这些不同于西方音乐文化的特质,让中国钢琴作品在世界钢琴音乐中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六、结语

钢琴艺术虽然是由国外传入,但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历经百余年的创新与沉淀,早已融入了中国的音乐文化之中,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百年来,中国钢琴作品早已多如繁星,究其根本,这些作品创作的背景都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任何音乐创作的诞生,都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基础,只有融入了民族特色的音乐,才能在众多优秀音乐作品中脱颖而出。同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钢琴作曲家将中国各民族的特色音乐完美融合在中国钢琴作品之中,既弘扬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通过钢琴音乐文化建立起了中西方音乐文化交流的有效桥梁。在中国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结合外来音乐文化进行创作,是中国钢琴作曲家不断探索属于中国钢琴音乐的必行之路。

猜你喜欢

作曲家音色民歌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计算机音乐编曲中音色的复合应用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长大可当作曲家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