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商周、战国时期音乐和舞蹈研究
2021-12-08曹蓉蓉
曹蓉蓉
以下是原始社会、商周、战国不同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各有各的特色。
一、原始社会的乐舞艺术
上古典籍《尚书》中“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记载,形象地反映了以渔猎采集为生的原始先民载歌载舞的场面。一万年前,在人类尚未完全掌握种植技术之前,主要依靠渔猎或采集维持生存。他们在劳动之余,需要抒发和表达生活中的一些感受,或出于原始文化观念的需要,于是用模仿的手段再现与野兽搏斗的场面。这样,原始质朴的歌舞和音乐就在人类不自觉的状态中诞生了。
20 世纪70 年代,在青海县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舞蹈纹彩陶盆,环绕盆壁内沿绘有以五人为一列的三列舞人,舞人下有四道平行带纹,象征水面。盆中盛水之后,这些舞人就好像在池塘旁边,摆动着身后装饰的兽尾,欢快地歌舞。舞者神态逼真,动作整齐,节奏划一,是百兽率舞的生动注释。
至于击石拊石的石头,最早可能是石制的某种生产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专用的石制打击乐器。近年来,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大墓中,发现了两枚至今年代最早的大磬,大小形状像耕田用的石犁,敲击时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1987 年在河南省舞阳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出土了距今8000 年前的七孔骨笛,表明我国的先民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对音律的认识和使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古代书籍中,记载着在一个叫作葛天氏的氏族里,流行着一种集体舞蹈。表演时,三个人手里拿着牛尾,顿足而歌。商代甲骨文中的“舞”字,像一个人两手各执一根牛尾在舞蹈,从一个方面表现了当时人们的舞蹈情况。据古书里记载,跳牛尾舞蹈时所伴唱的歌曲有《载民》 《玄鸟》 《奋五谷》等,其主要歌词大意,就是祈愿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免降灾难,五谷丰登。
以上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原始歌舞与原始先民的实际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尚未从实际生活需要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单独艺术。尽管如此,当时的乐舞的确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水平。从乐器方面看,已有了骨笛、竹笛、埙和石磬等吹奏打击乐器;从乐律方面分析,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旋律体系,为以后音乐的大踏步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二、商周时期的音乐
根据地下出土文物推知,我国在夏商时期已有了宫廷音乐,配备了专门的乐工和乐师。到了西周时期,随着礼制的逐步完备,音乐方面也有了一套相应的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等级相对应,礼乐方面按照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配备了大小不等、器类不同的乐队。春秋时期享乐之风盛行,加之各诸侯国为了在军事争霸中,炫耀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除了高台榭、美宫室外,还要在宫内设置庞大的乐队,铸造和制作成组成列的编钟和编磬,设置音乐机关,安排专职乐官,促进了音乐艺术的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春秋晚期,晋国宫廷乐师师旷就是一位闻名于各诸侯国的著名音乐大师。师旷不仅仅对音乐艺术有很高的造诣,他对音乐的功能、作用,也有正确的理解。他认为音乐能展示出一个国家的风化。
三、战国时期的乐舞
在乐队使用的所有乐器中,编钟与编磬最能代表当时音乐的发展水平。商代无编钟,有编铙,一般3 个一组。西周时出现编钟,到中晚期编钟已由3 枚或5 枚增加8 枚一套。如分别敲击编钟下沿的中部或一侧,会发出高低不一(相差3 度)的两个乐音。到春秋晚期,每套编钟又增多至9 枚和13 枚。
曾侯乙编钟继承了西周以来编钟的传统音列而又有新的发展。其总音域达到了5 个八度,而且12 个半音俱全,可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作品和进行旋宫转调。12 个半音,在我国传统音乐术语中称为“十二律”,最早记载见于《国语》一书。曾侯乙编钟是一件性能很高的旋律乐器。演奏时,由三个乐工双手各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的编钟,演奏出主旋律。另两名乐工,各执一根大木棒,分别撞击下层低音甬钟,配以和声,起烘托气氛的作用。
四、战国时期的歌唱艺术
韩娥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女歌唱家。《列子》一书记述了她有一回路过齐国国都临淄的故事。临淄是当时的一个大都会,约有30 多万人口。市民很喜欢音乐,许多人会吹竽、鼓瑟和击筑,文化生活很丰富。韩娥到临淄后就在一个比较热闹的地方卖唱。她那甜美、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当时有人用夸张的语言形容韩娥的演唱水平,说她的歌声太动人了,她离开临淄后三日,歌唱的声音仍旧在四处飘荡。由这个故事引出了后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成语典故。
又有一回,韩娥在旅途中遭受了旅店主人的奚落,心里难过极了。她无法排遣自己的悲愤,就低声吟唱了一首歌曲来表达她内心的痛苦。歌声是那样的悲凉和凄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后来,大家都埋怨主人不应该奚落韩娥。店主人没办法,只好找到韩娥,向她赔礼道歉,并恳求韩娥回到旅店附近给大家唱歌,韩娥原谅了他,又返回旅店,把那些同情她的人都叫了回来,给大家演唱了一首欢乐轻快的歌曲,人们被欢愉的歌声所感染,有的人竟然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相传与韩娥同时或稍晚的歌唱家还有秦青、薛谭等人。薛谭是秦青的学生,十分骄傲。他跟秦青学了一段时间歌唱后,自认为已掌握了歌唱艺术的全部奥秘,便向秦老师告辞离去。秦青没有当面挽留,但在送别时,站在郊外的大路边,为薛谭满怀深情地演唱了一首送别歌。他的嗓音洪亮,情感饱满,就连天上的白云也为之动情的歌声深深地打动,薛谭感觉到了自己演唱技艺的不足,便又请求留下来继续向秦老师学习。
这两个故事尽管被人夸张了,但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国时期,已经在民间出现了一批专业歌唱家。他们虽以卖唱求食,社会地位也不高,但他们的演唱技艺,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流传到今天,可以说人人皆知。秦以前的书籍中,记载伯牙是战国时代的民间艺术家,钟子期是和他十分要好的朋友。伯牙弹琴想表现泰山的雄伟挺拔,钟子期听了琴曲后就说:“巍巍乎泰山。”伯牙想表现跌宕的溪水,钟子期就说“荡荡乎若流水。”伯牙琴曲的含义只有钟子期能够听出来。所以,当钟子期因病去世后,伯牙把自己一生最喜欢的东西——木琴摔破再也不弹琴了。这个感人的故事说明了古代艺术家们思维敏锐,不仅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现实世界,而且还能够用艺术手段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世界。他们在音乐等方面的修养功力深厚,在驾驭艺术为自己的思想、意志服务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