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宋寻琴弦语传意
——读《万籁收声天地静——宋代古琴之美》
2021-12-08刘雨蝶包德述
刘雨蝶 包德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浸润了三千年而形成的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与美学理论的体现,如今却遭受现当代社会文化语境的挑战。《万籁收声天地静——宋代古琴之美》作者张艳认为,关于古琴艺术的传统与当下这类争议,应该追溯到传统社会中去寻找。宋代是一个转折的朝代,较唐代的热情外放不同,这一时期形成了相对内敛的宋型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后世古琴艺术的审美。书名“万籁收声天地静”出自宋代诗人苏轼《减字木兰花·神闲意定》。苏轼一生写过不少与古琴有关的诗词,他对“平淡”与“韵味”的美学追求,与宋代重要的社会文化转型正相契合。该书首先通过对宋代古琴艺术图景的概述,进而分析其社会与文化背景,探讨这一背景之下宋代古琴美学思想的形成,并将之与宋代美学理论关联起来讨论其相互关系。四个部分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最终形成一本“针对宋代文化和古琴美学思想的专门史研究”。[1]
一、社会、文化与理论的三维架构
社会形态的演变、文化思潮的孕育以及美学理论的影响,共同架构起了宋代古琴美学思想,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宋代古琴图景。
(一)宋代社会形态与宋代古琴艺术的结合探究
关于宋代的社会形态,该书引用了陈寅恪先生的一段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2]来表达其观点。明确地提出宋代创造了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许多学者也将这一时代视为近世的开端。作者首先强调这一时代的政治制度、社会阶层以及经济形态的深刻变化,并将之与宋代古琴艺术紧密结合。随后从两方面进行具体探讨,一方面“文治”策略的影响,使文人群体的精神境界影响了古琴艺术审美趣味;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丰富了古琴艺术的内容,印刷术的发明对当时琴谱的刊印和流派的形成更是起到了直接促进作用,为古琴艺术的交流与传承提供了可能。
(二)将宋代古琴艺术置于宋代的文化思潮
五代混战使社会的伦理纲纪出现严重危机,宋代统治者为稳固社会而提倡儒学复兴,儒释道的逐渐融合,形成了宋代独特的“新儒学”体系,影响了宋代整体文化氛围。该书将古琴艺术置于宋代“新儒学”体系背景之下,探讨引领士风转变与时代精神重塑的几位代表文人的古琴审美思想。分别是以范仲淹和欧阳修为代表的传统儒生的古琴审美观、以苏轼为代表的庄禅意味较浓的古琴审美观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影响下的古琴审美观。以他们的诗词文论为线索,寻找文化脉络与古琴审美思想之间的联系。在“新儒学”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宋代的审美趣味愈发体现出清淡、雅致的意味,直接影响了宋代古琴美学思想的形成。
(三)以更宽广的学科视野探究宋代古琴美学理论
提及宋代艺术,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宋代书画,这一时期许多重要的美学理论均来自于与诗词书画相关的理论评价。作者在大量分析宋代诗词书画的基础上,提炼出“韵、淡、逸、远、悟”五字以概括宋代整体的艺术精神与美学理论,并将其投射于古琴艺术的审美当中。与徐上瀛在《溪山琴况》中提到的“淡”“逸”“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韵”之意味琢磨不尽;“淡”之“行于简易闲淡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逸”之形神兼备而达于天地自然;“远”之“象外之象”“韵外之致”;“悟”之“直寻妙悟”“心领神会”。[4]作者试图在宋代整体的美学范畴之中探寻古琴之美,体现出其宽广的学术视野以及对宋代艺术特点精准的把握。
二、历史学、音乐学与美学的多学科视角
书名“宋代古琴之美”传递出了三方面内涵,即“宋代”“古琴”“美学思想”。该书将历史学、音乐学与美学三者融于一身,采用多学科的综合视角,探索宋代古琴文化及其美学思想的形成。
(一)历史学与美学学科交叉的陈述
该书将历史学与美学学科相结合,以史料为依据对宋代美学思想进行研究。当代历史学家何兆武认为,“历史学所研究的,乃是从外在的史实考订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即他们的精神活动以及人文动机。”[5]宋代审美趣味的转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该书不仅详细考察了历史现象,还深入探寻古琴艺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动因,避免空泛谈论理论而脱离实际。“宋代美学理论与古琴美学思想”一章,将古琴美学研究置于宋代思想产生的历史脉络之中,采用历史学与美学交叉的视角进行探讨。作者从古人的诗词书画作品等史料信息中深入了解其精神文化生活,进而研究在此种文化中养成的古琴美学思想。
(二)历史学与音乐学学科交叉的表达
作者认为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音乐文化的发展变迁同样重要。该书在音乐史的视角下,论述了琴制、琴律、琴谱和流派的逐渐发展与不断成熟。秦序结合历史学,将音乐学划分为音乐学Ⅰ(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和音乐学Ⅱ(对第一个层次音乐学Ⅰ的理解或诠释)两个层次。[6]书中“宋代琴论文章中的美学特征”与“宋代艺术精神和古琴美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两节,便是在对史料进行认定的基础上,于第二层次上理解史实、概括特征并对历史意义进行评价。该书历史学与音乐学的结合,并不是对宋代古琴音乐文化的一种单纯描述与呈现,而是一种探索式的进行,探索影响宋代古琴音乐文化发展的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于后世的意义。
三、琴人、琴曲与琴派的史料凝练
作者通过诸多史料提炼出宋代琴人、琴曲与琴派的美学思想,从诗词文论中发掘宋代的古琴审美观,为我们勾勒出了宋代古琴发展的完整“影像”。
(一)琴人的不同阶层解读
在“尚文”的宋代,琴人分布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市井百姓。该书从宋代的皇帝、琴僧与文人入手,将宋代琴人们风姿绰约的形象重现在今人面前。为挽救社会秩序,宋代统治者尤为重视雅乐,宋太宗与宋徽宗便是其中典型,这对古琴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此外,北宋知名的琴僧系统是当时琴坛独特的古琴文化现象,形成了以僧人为主要传承脉络的古琴传播系统。并且宋代许多琴论都出自文人之手,该书详尽分析了朱长文的《琴史》、苏轼的《杂书琴事》、欧阳修的《三琴记》、崔遵度的《琴笺》和成玉磵的《琴论》等文章,体现出古琴作为一种“君子不离身”之器所承载的古代文人精神气质。
(二)琴曲的多维度解读
作者从宋代琴曲中窥见时代的印记,采用对比分析相关曲目表探讨琴曲流变的动态过程。首先将宋代僧人居月的《琴曲谱录》与明代中叶的《琴书大全·曲调》进行对比,从曲名、体裁、传播等多个维度解读琴曲背后所反映出的古琴音乐信息。又将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与明代中叶的《风宣玄品》对比,发现自宋以来民间风格的琴曲有减少的痕迹,并试图探讨其中缘由。正是这种民间痕迹的减少、文人气息的加重,将古琴艺术推向了文人专属的代表,促进了古琴艺术的成熟。
(三)琴派的历史维度关照
古琴在历史的年轮中传承相续,诞生了“琴派”这一重要传播方式。该书通过详细解读元代袁桷的《琴述赠黄依然》,理出了浙派形成之初的一条传承脉络,几代人的传习使得宋代有了较为成熟的琴派传承和维系条件。对浙派的传承脉络进行梳理后,作者开始关照琴派形成的历史原因。“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延,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7]唐代著名琴家赵耶利的这句名言表明了地域之于琴派风格在唐代就已初现端倪。该书又从地域因素、传承因素与媒介因素三个方面阐述不同琴派形成之缘由,在古今文献的相互印证之中探讨不同的地域文化与审美趣味。
四、结语
在丰富的琴学研究中,大多学者将眼光集中于琴史、琴道与美学思想等方面,而深入古琴断代史研究的并不多。作者将古琴置于宋代时代背景之下,探讨社会、人、思想与古琴文化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此外,该书是作者张艳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修改后没有晦涩难懂的学术词汇,且有诗词书画穿插其中,与文字相互印证,为读者打开了了解古琴的窗口,有利于古琴艺术的大众化普及与传播,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
但该书也存在一些欠佳之处。首先,阅读中偶尔发现一些错别字,比如将成玉磵的《琴论》误写为《论琴》等,望日后成书过程中加强校对工作。其次,作者于开篇便提出古琴艺术当下遭遇的困境,即当代人应该或正在传承什么?应该如何传承?书中却没有回答,实为遗憾。不过在作者的另一篇论文中,提及古琴艺术与时代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关键问题是如何把握其间尺度。[7]的确,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古琴艺术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但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回望古琴的历史及其承载的深厚文化。梳理历史是为了思考当下,我想这也是作者完成此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