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共进: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21-12-08刘祖春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

刘祖春

(湖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9世纪中叶随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急需要有自己的经济理论作为反抗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运而生。它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斯大林根据垄断资本的特点和苏联革命、建设的实践,提出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理论观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19—20世纪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传入中国,为寻求救国之路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进行了思想启蒙,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引领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党分析中国革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基本理论,是党确立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基本纲领,是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引。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伊始,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和方法,不断进行中国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并且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在21世纪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求是》杂志2020年第16期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署名文章《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文章指出:“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潮中,能不能驾驭好我国经济这艘大船,是对我们党的重大考验。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纷繁多样的经济现象,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在党的百年诞辰来临之际,在百年大党带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时刻,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全球疫情流行以及构建内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重温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共同演进的历程,梳理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就,思考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引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为,对于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传入与启蒙(1949年前)

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逐步传入和影响中国。这一进程以五四运动为分水岭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零星介绍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了解、介绍马克思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通过多种路径开始传入中国。严复于1895年译成、1898年正式出版的《天演论》中曾以中国古代均富的思想比附赫胥黎原著中的“共产主义”(2)谈敏:《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9页。。1899年《万国公报》第121期开始连载由李提摩太节译、蔡尔康纂述的《大同学》,提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3)《大同学第一章·今世景象》,《万国公报》1899年第121期。引文中的“英人”系原文原貌,下文的“马客偲”等同此。。这是“马克思”这一中文译名首次出现在中国的报刊上。在《大同学》第三章中写道:“试稽近代学派,有讲求安民新学之一家。如德国之马客偲,主于资本者也。”(4)《大同学第三章·相争相进之理》,《万国公报》1899年第121期。其中“主于资本者也”即指马克思所著《资本论》一书,这是《资本论》在中国产生影响的开始(5)参见夏良才:《万国公报》,丁守和:《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1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42页。。1903年11月2日至12月2日《新民丛报》第40—43号连载梁启超的《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一文,文中称“以其合于麦喀士(社会主义之鼻祖,德国人,著书甚多)之学理,实为变私财以作共财之一阶梯”(6)中国之新民:《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续前号)》,《新民丛报》1903年第42、43号。,提到马克思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观点。1904年2月14日《新民丛报》发表梁启超的《中国之社会主义》一文中提到“现今之经济社会,实少数人掠夺多数人之土地,而组成之者也”(7)《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1904年第46、47、48号。,介绍马克思关于阶级剥削的观点。1902年12月至1903年1月出版的《翻译世界》第一至第三期,刊载了留日学生翻译的日本社会主义研究会会长村上知至的《社会主义》,其中涉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的观点:“然则以多数劳动者,万万辛苦,而生产无量之富,悉为资本家所占夺。劳动者止受生活费,其余利坐实资本家囊槖。是马克士所谓剩余价格者也”(8)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马藏》第一部·第五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213-214页。。1903年广智书局出版赵必振翻译的福井准造的《近世社会主义》,提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说:“题为‘经济学之评论’者,博采群书,窗下研炼,费十余年而成,探学理之蕴奥”,又称《资本论》为“一代之大著述,为新社会主义者发明无二之真理,为研服膺之经典”(9)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马藏》第一部·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496、499页。该书对《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等理论观点均有介绍。1903年9月《浙江潮》编辑所出版了中国达识译社翻译的日本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的《社会主义神髓》,该书介绍了社会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神髓”,回答了“社会主义是什么”的问题(10)谈敏:《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第395页。。朱执信于1906年1月和4月在《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翻译了《资本论》的片段,为近代中国较早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介绍给中国人的作品(11)邹进文、邱小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近代的早期传播:立足于留学生的考察》,《贵州社会科学》2016年第8期。。宋教仁于1906年在《民报》刊发《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一文,提到“吾人之目的,一依颠覆现时一切之社会组织而达者,须使权力阶级战慄恐惧于共产的革命之前,盖平民所决者惟铁锁耳,而所得者则全世界也”(12)勥斋:《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民报》1906年第5号。,宣传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公有制的观点。李石曾于1908年11月7日在《新世纪》刊文指出:“共产主义,没有什么法律,‘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是他的大纲,其他一切法制禁令都不要。政府已经没有了,哪里还有国?”(13)民:《驳〈时报〉〈论中国今日不能提倡共产主义〉》,《新世纪》1908年第72号。介绍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等理论观点。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作为一种学说被介绍到中国,以转译和简要介绍经济理论观点为主,多是一些零碎的、不成体系的介绍,但涉及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阶级剥削、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矛盾、无产阶级革命、生产资料公有制、按需分配等较为丰富的内容。早期传播者对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独特的理论观点及其科学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广为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熟悉、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早期传播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与群众基础。

(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系统传播与启蒙

俄国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开启了一场广泛而深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传播和启蒙的进程。陈独秀、李大钊等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驱。“五四”前夕的1919年4月6日,《每周评论》刊载了摘译的《共产党宣言》,并在按语中指出:“这个宣言……其要旨在主张阶级战争,要求各地劳工的联合。”(14)舍:《共产党的宣言(摘译)》,《每周评论》1919年4月6日,第2版。《晨报》“马克思研究”专栏于1919年5月9日起至6月1日连载了马克思的重要著作《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全译文,标题译为《劳动与资本》,论述了工人劳动的实质,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指明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根本对立关系,较为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这一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和介绍性的著作开始传入中国。最初,由于《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篇幅宏大且部分内容对于一般读者过于艰深,因此被引入中国的以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原著的部分内容,及马克思主义学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为主,之后则是系统地引入。1920年出版的由李汉俊翻译的米里·伊·马尔西《马格斯资本论入门》序言中指出,本书“将马格斯经济学说底骨子即商品,价值,价格,剩余价值,以及资本和劳动底关系,用很通俗的方法说明了出来的”(15)马尔西:《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上海: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1920年,第2页。。毛泽东在1920年通过《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接触了《资本论》,并将其视为“书之重要者”(16)毛泽东:《文化书社通告好学诸君》(1920年11月10日),《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86页。。1920年9月出版陈溥贤翻译的考茨基的《马克思经济学说》一书,用国人习惯的语言与思维叙述和阐释了《资本论》第一、二、三卷中共计209个问题,通俗易懂,促进了《资本论》的中国化、通俗化、大众化。陈溥贤翻译的《马克思经济学说》成为早期共产党人毛泽东、何叔衡、毛泽民、李维汉、夏明翰、李达等湖南自修大学学员的阅读书目,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被更多、更系统地翻译出版。1921年12月出版由袁让翻译的《工钱劳动与资本》(即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一书),该著论述了工人阶级的工资实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隐藏的剥削、压迫及内在危机,为《资本论》的发表奠定了基础。对于这本著作的重要性,袁让在序中介绍说:“《经济学批评》和更在其后所发表的他一生底杰作《资本论》两书所述的他底经济论,其种子已明明可由这小册子中看出。”(17)马克思:《工钱劳动与资本》,袁让译,广州:人民出版社,1921年,第3页。1922年出版了李季、陶孟和翻译的《价值价格及利润》(即马克思的《工资、价格和利润》一书),该著分析了劳动力价值决定,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利润、工资和价格的关系等问题,论证了工人工资和资本家利润都是工人创造的价值。译者在序言中称“马克斯的著作是共产党的圣书,是正统的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的源泉”(18)马克斯:《价值价格及利润》,李季译、陶孟和校阅,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年,第1页。。1923年出版的Untermaum所著《马克斯经济学原理》,由中共一大代表、当时还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周佛海翻译,该著结合人类发展的历史,揭示了资本的起源、不同形态、剩余价值产生的实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规律。译者在“译者缀语”中称,“读了这本书,就可以看见应用马克斯底唯物史观的资本制度发达史”(19)Untermaum:《马克斯经济学原理》,周佛海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1页。。1926年出版了李季翻译的博洽德所编《通俗资本论》,该著不拘泥于原著的框架体系,在保留核心观点和内容的基础上,删除大量繁复的论证材料,解决了《资本论》篇幅过大、语法难解、模型难懂等困难,“使之通俗化”(20)马克思原著、博洽德缩编:《通俗资本论》,李季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社,1926年,第10页。,让普通读者能了解《资本论》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因为《资本论》的终极目的是在‘表现近世社会的经济运动律’”(21)马克思原著、博洽德缩编:《通俗资本论》,译者序言,第12页。,对《资本论》的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1931年出版了由郭沫若翻译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该著从商品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价值的二重性及商品物的交换所隐含的人与人的关系,揭示了《资本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在理论本质上的区别,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变革奠定理论基础。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合作翻译的《资本论》全3卷也在中国出版(22)此外,这一时期代表性译介著述还有《马克思经济学说》、《马克思底资本论自序》、《马克斯学说概要》、《资本制度浅说》、《经济科学大纲》、《经济科学概论》、《俄国新经济政策》、《〈资本论〉入门》、《资本论大纲》、《马克斯资本论大纲》、《马克思〈资本论〉研究纲要》、《马克思经济学底基础理论》等等。,系统、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与此同时,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也开始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阐释、分析中国社会经济问题和阶级矛盾,为中国共产党创立及领导人民群众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提供理论支持。李大钊于1919年5月至11月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阐释和科学评价。李达除了于1918年秋至1920年夏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外,还于1919年6月18日和19日在上海出版的《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发表《什么叫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的》等。1922年,陈独秀发表了《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批评》两篇论文,并于1922年9月和1924年5月在新青年社(上海)分别出版了《社会主义讨论集》、《陈独秀先生演讲录》,阐述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邝摩汉从1920年到1925年陆续发表《马克斯剩余价值论》、《绝对的剩余价值研究》、《相对的剩余价值研究》、《绝对的相对剩余价值研究》、《各取所需与各取所值》、《马克斯经济学说》等6篇专门介绍马克思经济学说特别是其剩余价值学说的文章(23)王磊、王跃:《深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的若干思考——基于精英与民众互动研究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1期。。余精一于1930年在上海出版的《留德学志》发表《马克思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论》,认为“马克思所谓资本,即指榨取剩余价值的生产手段与生活手段而言,和一般资本主义的经济学者以一切从事于生产的生产品都是资本,大相径庭”(24)余精一:《马克思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论(上)》,《留德学志》1930年第1期。,着重介绍马克思的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理论。陈豹隐于1933年出版的《经济学讲话》(北平好望书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学及苏联过渡时期和旧中国的经济问题。沈志远于1934年出版的《经济学大纲》(北平经济学社)论述了商品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邓克生于1940年出版的《新经济学讲话》(桂林写读出版社),论述了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产生、必然灭亡规律等。王亚南于1944年和1946年分别出版了《中国经济论丛》(五十年代出版社)和《中国经济原论》(经济科学出版社),对中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提出创立具有改造中国社会经济性质与内容的政治经济学。薛暮桥出版于1946年的《经济学》(上海新知书店),分析前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并力求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

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2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6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文献的系统引入和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研究、掌握、传播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各阶级的经济社会状况和社会矛盾,结合实际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条件。1920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一大纲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从此,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加紧密结合,开始共同演进的历程。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用于分析中国革命的前途与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工作重心主要在城市,要求“集中全力领导和从事工人运动”(26)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6页。。随着革命的深入,党根据我国农民经济状况及所受到的压迫,开始认识到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因此种种压迫,农民自然发生一种反抗的精神,……故我党第三次大会决议认为有结合小农佃户及雇工以反抗牵制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以保护农民之利益而促进国民革命运动之必要”(27)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38页。。认为“农民问题,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革命,尤其是在东方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占一个重要的地位”(28)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71页。。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中,根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了解其对于革命的态度,进一步解决中国革命中的敌人和同盟军这个“革命的首要问题”(29)《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页。。经过党的引导和启蒙,农民开始觉醒,“现在的农民已经感觉到自身的痛苦,而不能再忍耐了,已经自动的起来反抗剥削和压迫他们的阶级了”(30)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12页。。而“农民运动的前途,必然是土地革命”(31)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52页。。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1947年12月,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2)《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53页。,明确了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进程,也为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苏联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实践与鉴戒(1949—1978)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未来走什么道路面临全新选择,“我们不搞资本主义,这是定了的,如果又不搞社会主义,那就要两头落空”(33)《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99页。。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然就成为中国的学习榜样,苏联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无疑成为当时最理想和最可行的理论指导。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将以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分配要按照预先的计划来进行,通过社会直接计划生产与计划分配,实现自觉调节,形成有计划的、没有商品生产关系的自治的社会,即“一个国家=一个工厂”模式。这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化理解,在实践中表现为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的样板。

(一)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之“鉴”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伊始即开始步入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的轨道。1949年10月建立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其他专门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到1949年底,没收2858个官僚资本的工业企业,建立的国营工业占全国工业资金的78.3%(34)林浣芬:《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及其历史特点》,《党的文献》1995年第2期。。同时,通过专门负责计划管理的中央机构对私营工商业实行调整,使之初步纳入计划生产的轨道,国家开始对经济活动通过行政指令实现直接管理。

1950年8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计划工作会议,讨论编制1951年计划和3年的奋斗目标,初步形成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决策等级结构的雏形,即决策权归国家,决策权力的分配采取行政方式形成条块分割的等级结构。1952年9月,毛泽东提出10年到15年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的目标。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并得到法律的确认。1954年中国制定和颁布第一部宪法,其中第15条规定,“国家用经济计划指导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造,使生产力不断提高,以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计划经济体制已成为中国法定的经济体制。

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便于形成明确统一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行政和计划指令进行资源配置,快速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在短期内形成市场机制难以企及的重点产业和技术,使我国经济得到快速的恢复和发展。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67.8%;其中工业总产值704亿元,增长128.6%,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43.1%上升到56.7%;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1956年,全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比1952年提高了21.3%,其中,农民提高了14.6%,非农业居民提高了28.6%(3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第417页。。“一五”计划(1953—1957)的顺利完成使得计划经济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点,甚至连国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了”(36)《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4页。。从此,苏联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典型特征,国家开始全方位干预国民经济的运行,市场机制的作用被大大削弱。

(二)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之“戒”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优点明显但也存在功能性的缺陷。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多层次生产力发展的矛盾,严格的计划管理压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造成市场微观调节不足等。这些弊端随着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断深入逐步暴露出来,并且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初现端倪,引起党和政府的警醒,“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37)《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页。。为此,党中央根据中国现实国情做出了几方面的调整。

一是调整社会主义改造方式。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具有强制性,简单粗暴,容易激化矛盾。如苏联为推进农业集体化,强制没收私有财产。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二天即颁布《土地法令》,宣布对所有土地实行国有化,并在1929年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中,将原来的限制富农分子政策,改为消灭富农阶级的政策,同时对所有资本主义形式的经济采取打压政策。苏联这种强制性的社会主义改造受到国内多阶层的排斥与反对,对过渡阶段经济发展的损害较大。我国以和平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引导、稳步推进,通过合作化及自愿赎买的形式,逐步实现和平过渡。对此,毛泽东明确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变个体的所有制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且可以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为社会主义所有制。”(38)《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页。

二是调整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苏联通过国有化和合作化的方式建立起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认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越纯越好,这与苏联当时生产力发展状况并不适应,导致全社会范围内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毛泽东等根据我国现实国情,认为可以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以帮助社会主义发展。毛泽东指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39)《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70页。陈云提出:“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40)《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页。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不足。

三是调整单一的计划调节机制。苏联计划经济调节机制优点鲜明,缺陷也明显。其一,计划者对经济规律的认知水平不高、运用能力不强、信息不完备、各种利益主体的特殊影响等降低计划本身的科学性;其二,计划调节通过科层组织自下而上地制定,自上而下地执行,这种垂直传递容易导致调节的滞后;其三,严格的计划控制容易压抑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指出“商品生产不能与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41)《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39页。,应该“有计划地大大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42)《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37页。。陈云强调:“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是按照计划生产的,但是同时有一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的。……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但附有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43)《陈云文选》第3卷,第13页。这些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及市场的调节作用,活跃了经济、丰富了人民生活。

四是调整苏联工业化模式的重工业导向。受苏联工业化模式影响,我国也曾过于强调重工业建设,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一定程度的经济比例失调,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44)《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41页。,“过去安排是重、轻、农,这个次序要反一下”(45)《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8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我国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既促进了重工业发展,又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

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但仍然根据我国现实国情对于如何恢复经济、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进行部署。1949年至1952年,党带领人民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548页。。到1956年底,党带领人民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发展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等,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和纠正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并不认为应该或必须改变计划经济体制,只是根据我国实际从小处或局部进行补充和修缮,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弊端对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困扰。

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功能性缺陷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使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遭受了空前的破坏,国民经济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几经曲折,从1958年到1978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二十年徘徊和停滞”。1978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50美元,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年,第94页。。1957年全民所有制职工年平均工资637元,到1976年下降到605元。1957年城乡居民每人年平均粮食消费量为406斤,食油4.8斤,到1978年粮食仅为391斤,食油3.2斤(48)张静如、陈明显等:《中国社会停滞和徘徊的二十年——1958年至1978年历史述评》,《浙江学刊》1989年第2期。。与此同时,世界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缺乏具体的经济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在主观上急于求成,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条化、片面化理解和对计划、行政指令的迷信。其实,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8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手里,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他们主张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创造相应的物质条件,为建立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也一直在为破除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困扰,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立场、观点与方法分析、指导中国经济实践进行不懈探索。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经验教训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5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2页。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中把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向前推进。

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构与创新(1978—2012)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与生产力是否相适应,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很显然,苏联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国内外的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如何重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生产力,成为中国共产党引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前途与命运的关键抉择。“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5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8页。。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在党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新选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这是关系到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全面实施,乡镇企业的兴起,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转移,多种经济成分涌现,国有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经营机制逐步转换,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市场活跃度提升,市场作用和活力显现,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凸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主要障碍。传统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只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东西,这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困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逐步推动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而不断深入的过程。改革之初到党的十二大以前,主要强调保留商品货币关系及利用价值规律,破除把社会主义与市场调节对立起来的观念。党的十二大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52)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112页。,强调市场调节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辅助作用。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3)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168页。,实现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的重大突破。党的十三大强调,“发挥市场和自由竞争的作用,而且要依靠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企业组织结构政策,并运用价格、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来进行干预和调节,以改革促进经济健康发展”(54)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232页。。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5)《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进一步加速改革开放的进程。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变化”(56)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360页。。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项基本经济制度”(57)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468页。,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58)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决策历程》,第1469页。,进一步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2007年十七大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从制度上保障充分运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这些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完善

“市场经济”这一范畴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都没有使用过,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不存在商品经济,未来社会中也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列宁是最先使用这一范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他在1906年发表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的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59)《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4页。显然,列宁也不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应该是市场经济。因此,在十月革命后,列宁明确把消灭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及建立计划经济当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任务,指出“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为消灭货币作好准备”,并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60)《列宁全集》第3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1、110页。。斯大林晚年对于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认识有一定的变化,承认可以利用市场调节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但始终认为价格、成本和利润等市场范畴不过是一种“外壳”,只能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而不具有真正的市场模式。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的领导也认识到要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作用,但对市场的认识并没有超出计划经济的认知框架。真正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进行深入的探索,并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结起来,称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创者是邓小平。1979年他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61)《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6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62)《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1页。。1992年他再次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63)《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从而从根本上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区分社会基本制度的思想束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求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兼顾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特点。这一方面要求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优化配置,把资源配置到效益最好的环节中去,利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灵敏的优点,促进供求关系平衡;另一方面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994年12月江泽民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64)《江泽民文稿三篇》,《党的文献》2006年第3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双重调节作用。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市场利益的驱动力和竞争压力激发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使经济活动的运动方向和效果符合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要求。从1978年到2012年,中国GDP保持9.8%的年均增长率,远高于2.8%的世界年均增长率;GDP总量由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2位;人均国民收入由190美元上升到568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下降到36.2%和67.7%下降到39.3%(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民日报》2013年2月23日,第5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化,也显著提升了我国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国际地位。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本清源,纠正了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条化、片面化理解,创造性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等,不仅体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特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2012年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课题。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导致的经济持续低迷、失业问题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等问题,围绕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新任务,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构建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6)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我们党执政,就是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这就点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6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与立场,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基于当前我国的现实国情、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抉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创新发展着眼于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存在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发展水平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等问题。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如何通过创新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焦点之一,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6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3版。,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样才能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协调发展着眼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协调发展要求通过补齐短板、提升发展潜力和整体水平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平衡问题。包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等,不断提升发展的整体质量与水平。绿色发展着眼于解决永续发展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绿色发展要求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开放发展着眼于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充分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拓展开放发展的层次和范围,形成高水平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迅速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开放发展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因此,开放发展要求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内外需求相一致,引资与引技、引智相协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共享发展着眼于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可以实现全体人民群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通过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逐步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为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总体部署,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道路;创新驱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措施;空间格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发展战略;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的宏观调控措施;保障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外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等。

(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6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40-241页。。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发展动力,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这要求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协调联动、发挥各自优势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建设多元、安全、高效的开放体系;完善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等。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社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特点、新要求以及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变化,做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坚持经济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体制机制。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求之间良性互动。发挥创新在畅通循环中的关键作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发挥国内大循环基础作用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强化开放合作,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深度融入全球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区域分工和合作,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扩大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新阶段、新特点、新任务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全球发展理念

随着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各国之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交流与合作的程度日益加深,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与此同时,世界发展也面临各种危机和挑战,世界经济长期低迷、发展鸿沟突出、地区冲突频繁、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如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社会需要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和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前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7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2页。。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其中包含丰富的科学内涵。

一是全球共同利益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全球化使劳动、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市场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贸易全球化使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得到明显增强,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和依存度日益加深。资本全球化使国际资本流动达到空前规模,资本国际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相互依赖逐步加深,国家共同利益、地区共同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等观念明显增强。全球共同利益观有利于国家间达成共识,增加国家间协调合作,减少传统的排他性的零和博弈的国家利益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完美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共同利益观。

二是全球共同发展观。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发展是第一要务,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这需要世界各国携手改善国际发展环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营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健全全球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和秩序,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形成开放、包容、透明、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优化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最大限度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推动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世界各国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共同发展观。

三是全球共同治理观。全球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的诉求,有利于形成世界各国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世界格局。这要求不断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管控分歧;构建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应对全球危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前进;形成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贸易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与繁荣。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含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共同治理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它超越意识形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又超越意识形态门户之见,具有普适性和广泛适用性。二是超越经济领域本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经济运动客观规律,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又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本身,涉及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三是超越国家和社会制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专注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共性的经济问题;又致力于推动解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谋发展,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己任,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同时,又根据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既满足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有助于共商共建共享一个发展繁荣世界的新理论、新思想。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理论,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农民承包的土地三权属性的理论,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理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理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理论等。这些理论成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了原创性贡献,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广泛的借鉴作用。

回首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共同演进的百年历程,二者命运始终交织在一起。党从最早传播、学习到指导经济建设实践再到结合中国现实国情进行发展、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党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也从五十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超过九千万的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目前又踏上追寻新时代“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立场和方法,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本着实事求是原则,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敢于善于创新,探索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国工业化发展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使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世界百年变局,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全球治理等方面进退有据、措施有效,激发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活力,展现了大国担当,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旺盛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
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坚持和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马克思“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视域中的正义逻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