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进展

2021-12-08刘旭富

现代园艺 2021年13期
关键词:牡丹皮油用饮片

于 玲,刘旭富,高 琼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北京房山 102442)

随着花卉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牡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加速,建立牡丹质量分级标准,对于提高牡丹产业经营水平、提升产业经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牡丹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逐年递增,就近年来关于牡丹种子、种苗、丹皮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进展作回顾与介绍,旨在为牡丹种子种苗、丹皮饮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牡丹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研究表明,牡丹应用价值广泛。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以外,牡丹的药用、油用价值备受关注。牡丹栽培品种‘凤丹’根皮又名“丹皮”,其内含有芍药苷、牡丹酚、苯甲酸、及植物甾醇等药用活性物质,将其加工入药,具有清热凉血、降糖降脂、活血化瘀、保肝抗肿瘤等良好功效,我国安徽、四川、甘肃、陕西等地大量人工栽培,这类牡丹通常称为药用牡丹[2-3]。与此同时,‘凤丹’等牡丹籽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于人体具有重要的健康保健作用,故将这类产籽出油率较高(≥22%)、油用价值凸显的牡丹品种统称为油用牡丹[4]。西北牡丹品种群的‘紫斑白’‘银红飞荷’,以及中原牡丹品种群的‘白菊’和‘香玉’亦可作为油用牡丹发展品种进行推广[5-7]。

对于药用牡丹和油用牡丹而言,播种繁殖是主要的繁殖方法之一。种子是首要的物质基础,种子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牡丹产业发展的利益和成效。然而目前市场中,药用、油用牡丹种子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药材的品质和油用牡丹种子种苗质量。

曹亚悦等[3,8]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研究确定15℃为种子最佳发芽温度,依据净度、真实性、千粒重、发芽条件、含水量、生活力6 个指标,建立了药用牡丹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结合生根率、发芽率、净度等指标测定以及生产实际,初步制定了药用牡丹种子质量分级标准。陈慧玲等[9]通过调查测定牡丹种子的果荚直径等园艺学性状、种子质量和产量性状、油脂结构和含油量等油脂成分,对比分析了4 个不同种源4 年生油用牡丹的种子质量。2018 年,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油用牡丹凤丹牡丹籽粒质量分级》(DB41/T 1740-2018)[10],从完整粒率、损伤粒率、霉变粒率、杂质、未熟粒、水分、感官等指标对凤丹籽粒进行了规定,划分了三级质量标准,以地方标准的层次和水平制定了油用牡丹种子质量分级标准,为油用牡丹种子规范化生产及流通提供依据。

2 牡丹种苗质量分级标准

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是以国家现行的种苗检验规程和种苗等级划分标准为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对生产上使用的植物种苗质量进行检测、鉴定的方法[11-12]。牡丹播种苗苗期生长较缓慢,种苗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效益。

陈俊强[13]对牡丹实生苗、芍药根嫁接苗、牡丹根嫁接苗、分株苗指标的选择和分级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对各种类型牡丹种苗的枝条长度、枝条粗度、主根长度、主根粗度等指标作了具体分级,同时将嫁接苗和分株苗苗木区分为高大型、中高型、矮生型3 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国家林业局发布了《牡丹苗木质量》(LY/T 1665-2006)[14],该标准规定了牡丹苗木(含实生苗、分株苗、嫁接苗)质量的登记及其检测方法,以及包装、标志、运输和贮运等环节的技术要求。在牡丹实生苗和嫁接苗质量要求中,从枝(数量、实存长度、粗度)、根(数量、长度、粗度)、芽(数量、饱满度)3 个方面分别对一、二、三年生苗进行了具体规定;在牡丹分株苗质量要求中,又对品种纯度指标进行具体规定。刘正俭[15]综合测定结果、本地育苗条件和市场供需情况,制定了陕西省安康市油用牡丹苗木质量分级标准。但是以上研究的指标及样本的选取均不够充分,与实际苗木质量的应用有一定差距。河南省制定了《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DB41/T 300-2002)[16],规定了洛阳牡丹商品种苗(含实生苗、分株苗、嫁接苗)的质量要求、检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要求,但在各个指标的确定中,大都是参考生产经验而获得,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成仿云等[17]进行系统抽样调查,通过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筛选苗高、地径与根粗等作为种苗质量分级的指标,然后采用K-均值聚类法对种苗进行分级,再利用聚类中心±标准差法确定每个等级的临界值,把‘凤丹’牡丹合格播种苗划分为3 个等级。苏泽春等[18]利用主成分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滇牡丹的13 个表型性状指标,将12 个居群的种苗质量分为5 类,为滇牡丹种苗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模型参考。周慧银等[19]通过产地调研发现,药用牡丹种苗生产中,多以2 年生实生苗移栽最为合适,故以2 年生‘凤丹’实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AHP 综合评价K-均值聚类、K-均值聚类中心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分级方法,将种苗根长、根粗、根状茎及枝长作为分级的指标,将药用“凤丹”种苗质量划分为3 个等级标准。以上研究为观赏、油用、药用牡丹种苗的规范化生产与流通奠定了理论基础。

3 牡丹药用丹皮质量分级标准

传统饮片分级方法多是主观评价为主,导致市场中牡丹药用丹皮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加速牡丹药用丹皮饮片行业发展,研究人员在传统形态指标认知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进行成分测定,综合评价丹皮饮片质量。

沈立[20]参照2015 版《中国药典》及质量常数等级评价方法,开展14 味中药饮片质量等级研究工作,其中,将15 批牡丹皮分为3 个等级,为牡丹皮饮片质量评价提供参考。齐静静[21]综合牡丹皮饮片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质量,通过观察、测量牡丹皮饮片的形态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牡丹皮饮片中各成分及含油量,根据计算出的牡丹皮饮片质量参数,将牡丹皮质量划分为3 个等级。宋芊芊等[22]则通过将供试品提取试剂改为毒性小且容易获得的乙醇,优化薄层色谱鉴别法,建立牡丹皮特征图谱,新增单萜苷类中代表性成分芍药苷作为含量限量指标,具有更强的专属性、更好的重复性,更为有效地控制牡丹皮药材的质量。

4 结语

牡丹种子、种苗、药用丹皮质量分级标准的开发,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牡丹市场需求,为评价观赏、油用、药用牡丹的市场价值提供了重要依据。

目前,伴随着现代温室设施设备和育苗技术的发展,牡丹穴盘育苗体系和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升,穴盘育苗凭借其成苗速度快、成苗整齐、可周年生产等优越性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质量过关的优质穴盘苗是规模化成苗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制定系统合理的穴盘苗质量分级标准尤为迫切,是牡丹质量分级标准的重要研究方向。

总之,质量分级标准开发制定,其目的不是标准本身,而是通过有效的途径将标准推广实施,提高观赏、油用、药用牡丹的品质和竞争力,将技术标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多方协作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引导科研院所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多部门共同参与,通过项目带动、示范区建设,推动观赏、油用、药用牡丹质量分级标准的建立与推广。在此基础上,根据资源拥有量、市场预测及经济合理原则,建设一系列规范化的牡丹种子、种苗、丹皮饮片生产线,逐步稳健地提高种子、种苗、丹皮饮片的质量与产量,从而有效推进牡丹产业的有序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牡丹皮油用饮片
基于牡丹皮微观性状与抗炎活性相关的“辨状论质”研究
夏枯草精准煮散饮片与普通饮片煎煮质量评价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9 014例阴虚证处方中牡丹皮的用药规律分析
光伏支架对油用牡丹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唐太宗与牡丹皮的故事
牡丹皮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