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百年党史 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08齐枭博
■ 齐枭博
穿梭岁月的峰头,忆往昔百年峥嵘,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百年华诞。在建党百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乘势而上开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不断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仅能为我国乡村振兴的谋篇布局、开拓创新注入丰厚的精神伟力,更为我们党在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开局起步提供重要政治保证。
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振乡村振兴之信心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振乡村振兴信心是下好谋篇布局“先手棋”的重要保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任何时候,乡村的发展都是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问题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可以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纵观党的历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消解城乡二元结构,持续推动农村农业改革,很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一系列探索。从“贫甲天下”到鲜花遍野的宁夏西海固,从交通闭塞到无限生机的四川大凉山,从旱涝交替到世外桃源的广西巴平村,从“山沟沟”到“金窝窝”的陕西竹叶村,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积聚了一个又一个惠及民生的脱贫壮举,啃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书写了世界脱贫减贫史上的奇迹。抓住党史学习教育这一重要契机,我们更要不断总结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中的宝贵经验,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振乡村振兴的信心、凝聚民心,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开好局、起好步振奋精神、铆足干劲!
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凝聚乡村振兴之力量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乡村振兴开好局、起好步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百年历史的深刻启示,最重要的一条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拥护,也正是因为造福了人民。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要一以贯之地造福人民,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业绩,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下功夫。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为群众办实事”是贯穿全过程的一件重大政治任务,“办实事”就是要践行党的宗旨,把为民造福的实事办好,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实现“践”与“行”的辩证统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要聚焦乡村民生问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心用情用力多办民生实事,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总结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的经验,力求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凝聚磅礴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涵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之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好山好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生态文明建设是根本大计,是国之大者,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体会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保证,更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可以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成效,更影响着整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长久以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外显原因无外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较薄弱、农村农业生产活动粗放、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然而归根结底,关键还在于农村地区生态文明意识薄弱,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因此,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深入挖掘我们党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中取得的历史成就,以及所展现出的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定力,进而做到在认识上再深化,在行动上再发力。纵观党的历史,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已经把“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并于2013年10月,召开了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着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是重要一项。2020年12月2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持战略定力”。因而,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定力,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让农村又好又快发展,让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进而引领新时代乡村的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