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育苗地管护技术

2021-12-08张晓光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种苗灌溉幼苗

张晓光

(大同市云冈林场,山西 大同 037000)

1 林木种苗培育技术

1.1 无土栽培育苗技术

与传统的育苗技术相比,无土栽培技术削弱土壤条件对于育苗工作的一系列限制,使其利用了专门的营养液为后续的苗木生长提供稳定的工作基础,无土栽培技术的突出特点就在于大大缩短育苗的时间,也就大大加快了植物根系的生长速度和质量等。目前机械化种植和作业的过程中,利用无土栽培种苗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机械化的程度,从而实现高度精准的播种工作,也有效控制人工误差,也在大规模的种苗过程中大大提升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能力。

1.2 营养杯育苗

科学使用营养杯和营养土也可以在科学的林木种苗培育过程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这就是营养杯育苗技术。这种技术近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并且在发展中也朝着更加成熟的方向不断发展和提升。在利用营养杯培育林木种苗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前期的种苗工作的特点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等进行全面分析和营养成分的全面控制工作,从而在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做好成分配比的相关工作,从而保证种苗培育工作的稳定性,也保证种苗能够更快、更好地生长,如图1 所示。

1.3 科学控根育苗技术

从当前的实践技术分析而言,该项技术的使用将大大缩短育苗时间,也利用了此项技术在育苗的后续管理阶段中进行了育苗压力的有效控制,降低工作难度,无论是在资金成本还是在人力、物力、成本上都进行了合理的控制,提升了各方面资源的利用效率。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科学搭配好育苗的基质,也就在此过程中应用了辅助控根的相关技术手段,也从专业性的技术人员角度进行有效分析,结合当前的种苗工作的实际根系生长情况,提升育苗工作的成效。

1.4 播种育苗技术

结合育苗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播种育苗工作是在整体林业建设过程中应用最突出、十分常见的一种育苗技术手段,与其他育苗技术相比,播种育苗所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也会在此过程中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支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播种育苗技术需要将播种的种子和苗圃、土地等进行有序的规划,做好合理的选择与匹配的工作,为了保证种子的顺利生长,应充分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①科学选择有效的种源,也就在其全面了解播种地区的气候环境、土壤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也就保证了种苗工作的水平,从而提升林业建设的质量;②在种子的收集过程中科学把握和有效地分析,也就将其变成育种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选择好时间、工具等多方面的因素,做好采集之后,也进行有效的检验、分析、温湿度的调节等一系列的工作,及时做好贮存工作。

2 林木育苗地管护技术措施

2.1 覆盖

在播种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用草或者其他物料进行苗床的覆盖工作,这就有效减少土壤板结和杂草生长的一系列情况,有效的覆盖工作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也就进行了地表温度的调节工作,大大降低灌溉工作的频率,提升了发芽的概率。这种保护尤其是对于中小粒的种子而言,如杨、柳、榆、杉木、柏木做好覆盖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覆盖的材质包括稻草、谷壳或者是塑料薄膜覆盖,都有良好的效果。而覆盖的厚度以不见土面为宜,不能过薄,也就起不到相应的保护作用,而过厚的覆盖也就使得原材料等多方面都进行浪费,土壤的温度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影响种子的发芽概率,后续还有可能出现了种子和幼芽腐烂的现象。覆盖之后,还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工作,当大部分的幼苗都已经出土时,就应该撤出覆盖物,减少对于其根茎的影响。撤出的时间应该在阴天或者傍晚,也就分多次撤出,除去覆盖物之后,减少对于幼苗的伤害。如果采用条播的方式进行,也就需要将覆盖物移动到行间,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杂草的生长,从而提升种植和培育的实际效果。

播种后覆盖较厚的土壤或者不覆盖也不影响种子发芽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覆盖工作。覆盖工作是一种调节地表温度的手段之一,另外,在林业育苗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增温剂进行地表温度的提升,保持土壤水分,保证幼苗出土。在增温剂的使用过程中,应该在晴天进行喷施,也就按照原本的使用说明书将原液稀释之后均匀的喷洒到育苗地上,2d 左右就形成一层薄膜,后续土壤管理工作量也大大降低,各个方面的成本也大大降低。

2.2 遮荫

遮荫可以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在苗木本身的角度进行蒸腾和土壤蒸发作用的有效控制,防止地表温度过高的现象使得苗木受到日灼的危害。利用针叶树木油松、云杉等幼苗十分嫩弱,应该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保证其顺利的生长。因为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气温达到30~40℃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会减弱直至停止,常常出现植物干旱、死亡的现象。经过实践证明,遮荫可以在苗木的生长初期抵御外部的不良环境,也就减少了初期死亡率和日灼的危害。因此,在干旱地区的育苗工作中,适当的遮荫是十分必要的,方法也比较多元化,可以采取搭棚、间种作物等一系列的方式进行,都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要的环境。

2.3 灌溉与排水

2.3.1 灌溉

苗木生长所需要的水资源一般来自于灌溉、降水、地下水等,一般在此情况下自然降水和地下水等并不能很好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更是如此,灌溉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的方法,也就在苗木生长的不同阶段保证植物的含水量等,保证各个时期的水分需要。与此同时,灌溉工作还以调节土壤温度,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抚育措施。

在育苗工作的各个步骤都完成之后,养护工作阶段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该阶段的工作以施肥、灌溉等各个方面的处理等为主,灌溉园林水源还需要做好基本的控制等,幼苗需要的水分需要进行差异化的分析工作,做好精准的灌溉控制工作。而在温度、湿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作用之下,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比较快,灌溉工作的连续性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做好水分的保证。灌溉和施肥处理中,需要减少在冬季晚上和夏季正午灌溉,后续的灌溉有效性会大打折扣。施肥和灌溉工作需要做好有效的分析,保证有序性。

2.3.2 排水

如果土壤中的水分过多,也会造成土壤通气不良,对于土壤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幼苗根系的呼吸等也会因此造成影响,长时间还有可能造成幼苗根系腐烂的情况。尤其是在降水量比较多的区域和地势比较低的区域更应该做好有效的排水工作的分析,从而将排水系统规划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也及时做好平整和排水沟的疏通工作,及时在降水之后做好积水排放的有效控制。主要的排水措施是挖开排水沟、利用高差进行排水。

北方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伴随着强对流天气的出现和地表高温,造成田间积水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工作,对于幼苗的生存将产生极大的威胁,还有可能引发虫害等。

2.4 松土除草

为了防止在育苗工作中产生土壤板结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做好松土处理的一系列工作,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和稳定的环境。在苗木的生长期,需要对于土壤进行浅层耕作的工作,在中耕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土壤蒸发的控制,促进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工作的高效进行,为土壤微生物提供适宜的环境,也提升有效的营养利用率,促进苗木的生长。中耕必须及时进行,在每次灌溉或者降水之后,都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工作,从而保证育苗工作的有效进行。

清除杂草可以采取人工拔出和喷洒除草剂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面临着十分严重的重复劳动等,并且还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当前养护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前期的预防和分析工作的角度出发,积极有效的应用生物防治等技术,在处理杂草之前应该对于土壤做好高温处理,消除杂草的种子,之后利用氟草胺等前期除草剂喷洒在土层3cm 以上,做好预防等工作。

3 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树木育苗工作的相关培育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和提升,国家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大力的支持和有效的控制,做好育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的升级工作,也就最大限度得到质量上的保证。树木种苗培育工作的技术十分多样,需要在选择的过程中进行全方面因素的有效分析工作,也就切实提升了培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以此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维护工作,及时做好后续的管理和养护工作,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种苗灌溉幼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高锰酸钾在种苗上的应用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