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保障性住房低成本景观设计策略探析

2021-12-08曾嘉莉

花卉 2021年18期
关键词:保障性景观设计住房

曾嘉莉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1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21 年3 月1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1]正式发布,提出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其中,有效增加、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是《规划和纲要》中的主要发展目标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引导下,目前我国人口流入多、房价高的大城市正逐步推动土地供应向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倾斜。

城市保障性住房能有效纾解因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而引起的住房问题,政策的推动将促使保障性住房项目的供给数量上升。但受到前期投资成本、场地空间条件、后期管理维护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原本应作为保障性住房重要组成部分的景观工程,往往采取低成本投入、低质量建设,造成保障性住房的景观整体效果差、成品质量粗糙、绿化种植苗木状态不佳、植物配置混乱等情况。

1.2 研究意义

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分支,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们的居住环境息息相关。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离不开园林化的小区环境,自然生态、美观舒适的景观环境能更加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心理诉求。城市保障性住房对于景观的造价控制一般较为苛刻,设计上应着重性价比和效益的平衡,追求经济、适用、美观、耐久等方面相互协调[2]。因此,通过对保障性住房景观设计策略的研究,提升景观在低成本项目中的造园水平,打造高品质的园林空间效果,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2 案例研究

2.1 新加坡达士岭组屋

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投资开发建造的公共房屋,是真正落实“居者有其屋”的有力措施。随着新加坡市民对居住要求及审美水平的提高,组屋的规划设计亦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达士岭组屋,是新加坡新型组屋的杰出代表。达士岭组屋景观功能呈立体布置,其中1、2 层为商业及停车场;3 层为室外多功能庭院,以风雨连廊串连各楼栋;26 层设有空中花园和慢跑跑道;50 层的空中花园对公众开放,可俯瞰整个新加坡的中心城区。

项目的景观营造注重投资节约和效果把控相平衡,布局手法主要通过对原地形的利用和再加工,以低成本投入实现错层、立体的丰富景观空间关系。硬景主要采用人造仿石、透水混凝土为场地铺装,景墙外饰面采用涂料粉刷、凉亭及风雨连廊采用轻钢结构搭接。软景以秋枫、细叶榄仁等树形优美的乔木进行点植,顺应地形布置大面积草坡、地被,小区出入口节点设有少量垂直绿化。通过软硬结合的设计控价策略,项目实现了景观效益的最大化。

2.2 深圳水围柠盟人才公寓

深圳福田水围柠盟人才公寓,是深圳市首个城中村人才保障房,由水围村其中的29 栋“握手楼”改造而成。该项目以租金低廉、交通便利为优势吸引年轻租客,长租率一直维持在高水平,并带动了片区内的业态转型升级,是城中村保障性住房改造的成功实践。

项目的景观表达契合年轻租户群体的审美,灵活改造了楼栋间的连接方式,开辟空中连廊、室内连廊等形式作为公共活动空间,打造四通八达的立体通道,并以7 种不同色彩进行对应活动空间区域的明确划分。涂鸦文化、朋克文化等元素结合本土渔村风情,亦在扶手栏杆、台阶、导视系统等细节有所体现,展现新旧文化的碰撞火花。

3 低成本景观设计策略

3.1 明确空间主次、强化节点营造

城市保障性住房在景观方案设计初期,应结合项目的总体规划思路、场地周边情况、内外交通流线组织、建筑组团布局等要素,综合考虑景观节点的位置选择,权衡节点的主次、强弱对比关系。在项目主入口空间、主园路、中心活动广场、入户大堂前广场等重点区域可适当强化景观节点的布置,打造景观轴线,倾斜工程投资费用的比重,强调美观与功能相结合;而在游园小径、户外健身场地、架空层等区域可适当简化处理手法,满足基本功能需求为主,降低投入成本,使室外景观投资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

3.2 合理利用场地、适度优化地形

在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竖向设计中,景观设计应尊重原有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场地地形进行相应的景观布置,减少土方填挖量,减少非必要的投资浪费[3]。例如在山地项目中,景观设计可结合地形高差,设计叠级花池或自然坡地,结合台阶步道,营造立体饱满、表现丰富的台地景观空间;在原地形相对平坦的项目中,景观设计可考虑在重要节点及开阔场地上,结合海绵城市设计适当优化地形,如采用下沉绿地和广场、垂直绿化,局部搭配绿化堆坡,加强空间的立体度。

3.3 控制用材成本、重视生态节能

材料选择是低成本景观打造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景观硬景材料中,建议呼应海绵城市设计,优先采用透水材料进行园路的铺设,并加强对铺装形式的设计搭配,呈现生态与美观相统一的铺装效果。对于广场铺装及立面装饰材料,建议减少采用天然花岗岩石材,可考虑以人造仿石、生态石等材料作为替代,立面可采用人造仿石、喷涂真石漆等手法进行装饰,使效果与成本得到一定的平衡。

3.4 科学搭配绿植、考虑后期维护

城市保障性住房的绿化配置,需要综合考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养护需求,优先选择成活率高,长势稳定、花期长、耐修剪、容易管养的当地植物进行种植,结合日照、通风、温湿等要素配置能适应场地条件的品种。在种植比例上,考虑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养护成本较低,建议减少需要频繁修剪塑形的中层植物,避免种植时花、打造景观花境。

4 低成本景观设计应用举例

4.1 铺装面料的选择

景观常用铺装材料有花岗岩石材、人造仿石、透水砖、植草砖、广场砖、瓦片、卵石等,可根据项目的风格定位及功能需求,形成各种各样的铺装组合形式。在城市保障性住房的铺装设计中,应根据小区内的不同室外地面类型、等级,进行相应的面料选择,以平衡综合成本[4]。

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等景观界面如采用铺装化设计,需要采用小规格、厚度大的花岗岩石材进行铺设,以保证路面抗压能力达到消防通行要求。该做法造价较高,不利于综合成本的控制,建议在必要或重要节点上使用,并严谨控制铺装化面积的比例。次重点、非重点区域一般选用沥青面层,便于日常维护和保养。

广场区域建议采用人造仿石、广场砖、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形式进行面层铺设,呈现整体、大气的效果;园路、人行道区域,建议采用透水砖、瓦片、卵石等面料,搭配形成富有游赏趣味的景观游步道,同时提升园区铺装的透水率。

4.2 景观构筑物设计

在城市保障性住房设计中,景观构筑物内容一般以围墙、风雨连廊、休闲凉亭、景墙、宣传牌为主。设计应侧重从功能性出发,结合室外人行路线考虑构筑物设施的位置,提高设施使用率;造型设计上,应以简约、简洁为宜,减少对外观的过度装饰,建议优先采用真石漆、外墙漆等涂料,达到成本和美观的协调。

4.3 景观水景

考虑到建设成本偏高及后期运营维护的难度,对于新建城市保障性住房不适宜设置大型景观水景。新建小型水景可适当布置在主入口等相对重要的区域,但面积及数量需要谨慎控制,不宜过多。改造类项目中,如原场地已设有大中型水景,可将原有水景进行景观提升再利用,如加强驳岸周边的生态效果营造,叠石、水生植物等景观元素有机搭配,使水景成为核心景点,围绕水景打造节点,形成自然宜人的居住环境。

4.4 绿化设计

城市保障性住房中的绿化配置在景观投资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起着关键作用。在项目地形设计上,建议因地制宜,以现状地形条件为主,适当加入人工方式进行塑形,减低土石方的填挖量;项目勘察阶段,对现场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的植物提出原地保留或移栽方案,一方面可减少新采购植物数量,同时也作为具有意义的场地记忆;新种植物选择一般以乡土植物为主,气候条件更适宜植物生长,也对于苗木采购方面减少运输费用和损耗,降低采购成本;种植密度要求控制适宜,减少中层、地被植物的复杂堆砌,以高大、开花的遮荫乔木搭配舒朗草坪为主,打造节约、简洁、便于运营维护的绿化景观组团。

5 结语

风景园林作为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应着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合理设计,对降低工程投资及后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5]。切实提升设计水平,制定充分、有效的低成本景观设计策略,实现低投入、高品质的景观环境营造,追求景观效益最大化,是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难题,也是关键。另一方面,景观设计应紧跟国家政策引导,深入分析居住群体对园区环境的功能需求及心理需求,与时俱进地优化、调整对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总体设计策略,不断营造美好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环境。

猜你喜欢

保障性景观设计住房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分析及其建议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装备保障性企业财务转型建设的思考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