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融合的跨学科视角下的史传散文教学
——基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学思考
2021-12-08丁凯鹏
丁凯鹏
(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同出自《战国策》,属史传散文。史传散文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占据相当比例,以篇幅宏大、故事跌宕、逻辑严密、艺术精妙而极具文本魅力。在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中,通过文史课堂融合的方式,让历史教师走入语文课堂,从历史情境还原、文言字词释义、艺术表现手法、人物精神追求、读写结合训练等维度开展教学,为史传散文教学提供新思路。
一、构建情境:还原历史故事
史传散文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倘若未构建历史情境,学生很难通过单个文本而感受背后的社会历史语境。《唐雎不辱使命》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都发生于战国时期,故课堂伊始,历史教师由战国宏观历史到两文所发生的特定国家历史,创设历史情境。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发,各诸侯国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以图强大。此时,涌现出一大批谋臣策士,他们或长于政论,或敢于进谏,或精于外交,为实现自己的抱负,参与国家的决策中。
《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唐雎是一个精于外交辞令的谋士,多次出现在史书中,史学界对此人说法不一。《史记·魏世家第十四》提及唐雎,“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矣,谓魏王曰:‘老臣请西说秦王,令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约车而遣之。唐雎到,入见秦王。”[1]这是司马迁的记述,当时唐雎九十有余。《战国策·魏策四》提及唐雎说信陵君,让信陵君不应居功自傲,而急于向赵王展示成就;《战国策·唐雎见春申君》中,记述了唐雎出身普通,不远万里,毛遂自荐给楚国的春申君。[2]在该文中,唐雎临危受命出使秦国,维护了安陵国的尊严。史学界认为此有虚构成分,因为根据秦国法律,“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唐雎不大可能“挺剑而起”。不管其中历史情境真实与否,人物真假与否,但唐雎总是活跃在楚国、魏国等国,都在国家面临危亡之际出现,暂时使得国家免于困境。
《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人公邹忌事田齐桓公、威王、宣王三朝。《史记·邹忌说琴谏齐王》和《史记·淳于髡鬼才辩圣贤》两处记载邹忌以鼓琴游说齐威王,从普通民众成为相国,以至封侯。后来受到他人的轻视排挤,但不卑不亢地反击。《战国策》中,《邹忌事宣王》《邯郸之难》《成侯邹忌为齐相》均记载之,文本写的是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得齐国大治的故事。齐威王本是一个不治朝事之王,这些文章记载了邹忌多次进谏齐王,或推荐人才,或建言献策,或与田忌争斗等,人物性格复杂,但都是一个善于劝谏、主张选贤任官的策士。
基于以上史实的铺垫,语文老师顺势论及“士”者“修齐治平”的价值追求。“士”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诉求。唐雎和邹忌两人虽出自草根身份,却心怀抱负,勇于自荐,登上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成为“士”者代表。在《史记·游侠列传》,士之追求是“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1]蔺相如受命赴秦国,凭借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完璧归赵;平原君门客毛遂,三年无任何表现,却能勇于自荐,救赵国于危难之际;《战国策·赵策四》里记载触龙顺着赵太后的心理,从家常入手,引古论今,使得太后接受劝告,使长安君质于齐。[2]此等事例,不胜枚举。一个个“士”活跃在时代浪潮间,名垂于史书记载里。他们的追求超越物欲,将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国家、民族、道义相结合,铁肩担道义,展现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秉持着“上为匡国,下为正家”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历史教师将唐雎与邹忌活跃的历史舞台与事件,以电影剪辑的手法,全景地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多维、立体地了解历史人物与故事,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体悟“士”者的精神追求。同一环节,不同的教学任务,以陌生化唤起学生的独特的学习体验,也为之后疏通文言之义、教授史书叙事手法做了坚实的铺垫。[3]
二、征引文义:以史释言解义
释言解义是古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由语文教师授课。文言之义的演变,是历史演变的一部分,而历史演变,又影响着言义之变,在课堂上以文字发展史释言解义,是疏通文言字义的重要方法。
《唐雎不辱使命》中,有学生提问,为何唐雎要向秦王暗示自己是“布衣”?为何布衣之怒是“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如果从字面解释,确实无法解释布衣之怒的举动,应当挖掘其背后的历史缘由。布衣为平民,穿粗布麻衣,这不难理解,唐雎说“布衣之怒”,正印证了历史教师所提及,唐雎出自平民,是通过自荐与努力,一步步走向齐国的政坛舞台。之所以“布衣之怒”“免冠徒跣”,是因为战国秦汉时期,人们谢罪,需要赤足,称为“徒跣”,同时男子要去冠,称为“免冠”,这也就是谢罪的代名词。至于“以头抢地”,这是自称“天子”的秦王对平民百姓无能之举的说法。如此讲解,就不难理解唐雎誓死以对的决心与智慧。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现“暮”和“莫”,二字体现了汉字字义的历史演变。“莫”的甲骨文是“”,字形像太阳落在草木之中,就是日落时分、傍晚。引申为晚,时间将尽,之后借用做否定副词,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而“暮”字为“莫”字的后起字,由于“莫”字语义虚词化,故其所从之“日”,成为“暮”,专指时间。故“暮寝而思之”之“暮”为傍晚、夜晚,而“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之“莫”为“没有谁”之意。两个字同在一篇文章,却有如此巧合之机缘。此外,“门庭若市”已然成为今日成语,最早便出自该文,意为门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样,形容人多,十分热闹。这是成语典故的由来。
通过巧妙地截取文章有关联之义的字词,善于发现沿用至今的词语、成语,在字义疏通之时,以字形演变和字义发展来阐释文言之义,既能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字形字义之流变,又能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的历史典故。
三、虚实相生:史家文学笔法
《唐雎不辱使命》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以精妙的文学艺术手法,集中展现了《战国策》作为史书的文学艺术魅力。
历史教师在授课时提问,为何唐雎能在强秦之朝堂“挺剑而起”?这是史家文学笔法的展现。作者记载《唐雎不辱使命》不是“以文记事”,而是“因文生事”,初显后世小说特有的叙事色彩。首先,“小说笔法”,作者将人物放在矛盾紧张、情节激烈的历史场面来刻画,情节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人物性格鲜明,情节为人物的塑造张本;其次,以人物“对话”结构情节。文章只用极少的文字交代情节,而是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特别是在文章第二、三段,几无交代情节,人物的神态只有秦王的“怫然怒”,更多是唐雎与秦王的对话内容。在对话中,把唐雎的沉着干练、义正词严,秦王的色厉内荏、盛气凌人的性格展露无疑。最后,多种形式的对比与衬托来刻画人物。在易地问题上,秦王的欲求与安陵君的守地,秦王的无理狡辩与唐雎的据理力争;在气势较量上,有秦王的“天子之怒”和唐雎的“布衣之怒”的对垒。又以安陵君来衬托唐雎,以突出其虽为臣子,却意志坚定、胆识过人。当分析完这些文学艺术手法,学生便不难明白,唐雎能在朝堂“挺剑而起”是作为史学家在记载史料“虚实相生”的文学笔法之妙。
《邹忌讽齐王纳谏》有“虚实相生”情节之妙和“逻辑严谨”的语言艺术。邹忌敢于直言进谏,这有历史依据,也在情理之中。但文章前半部分“虚处写实”,邹忌作为一个美男子果真如此沾沾自喜,最后又能虚怀若谷,从妻、妾、客对自己的夸耀之词中悟出道理,并敢于现身说法力劝齐王,个中情节,极为细腻真实,实为虚构。而后半部分是“实处虚写”,按照常规文章结构,开头应写邹忌为齐威王相,入朝见威王,再回顾在家比美之事,最后再由家事到国事。但作者却先从虚构的“比美”开始,再“于是入朝见威王”,由家及国,水到渠成,结构精巧,虚实有致。文章“三”结构美学处处有之。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三思,“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妙不可言的现身三类比,“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是为三层;勇气可嘉的三赏赐与循序渐进的政局三变化,“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也是三层。
两文除具有史书价值,在人物刻画、情节设置、语言艺术等方面极具文学艺术魅力。在史传散文教学中,挖掘历史文本的文学魅力,是为课堂教学的追求之一,也是文史融合课堂的重要方面。
四、由史生发:读写结合训练
史传散文的读写训练,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跨学科迁移学习能力。对文本充分学习后,可由历史生发问题,对文本进行改写或补写,以引导学生将历史人物沉浸在历史语境中,揣摩人物所折射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历史信息,进而促使学生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和理性分析,实现语文学科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唐雎不辱使命》部分故事的虚构性,加之题目为后人所加,为教师提供了拓展空间。可在尊重历史和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读写训练。
首先,改课文标题为《秦王易安陵损威》,聚焦“秦王”。“唐雎不辱使命”是后人所加,意在突出唐雎形象,体现对士人尊崇的历史价值观。若引导学生判断该事件谁是主导者,谁是从者,更能认识事件的历史规律和教训。且文本内在脉络是秦王欲夺安陵、秦王责安陵君、秦王恐吓唐雎、秦王折威于唐雎,秦王贯穿始终。以“秦王易安陵损威”为题,能思考秦王折威背后的历史教训意义。
其次,改谋安陵之方式,以逻辑情理为计。秦已灭韩亡魏,安陵为魏之附属国,收安陵乃史之所趋。“以大易小”“请广于君”无疑是秦王倨傲无礼的野心体现。倘若引导学生将秦王谋取方式变为“韩、魏已为秦灭,安陵乃魏之附属国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归秦,为民之计,为国之利,为史之势,望三思而定哉。”如此改写,从国民与历史角度出策,便能攻破安陵君与唐雎的“受地于先王而受之”的理由。如此,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与逻辑思路,接着引导学生用古文或者现代文完成接下来的情节书写。
《邹忌讽齐王纳谏》为初中古文学习的最后单元,改变程式化的古文教学,勾连上单元戏剧活动,探究单元所学,以文本为载体,改写剧本,更能促使学生深入体验与感受史传散文。故此,将《邹忌讽齐王纳谏》改写成剧本,是本文读写训练的最佳方式。改写不只是简单翻译文本、提取和套用,应引导学生根据原文进行创作,以史为据,根据改编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原有知识做出调整和改造,在原文的对话基础上增加动作、表情和对话,使得剧本更加完整。
通过以上的读写训练发现,史传散文虽年代久远,学生结合现存史料分析,可能对人物与事件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以基于历史发展和思维逻辑角度的改写,能利用历史知识辩证地臧否人物,思考历史事件,更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基于以上两篇史传散文的教学实践,在课堂中还原历史情境、以史释言解义、分析史家文学笔法、设计读写训练等维度,采用文史融合的跨学科进行课堂教学,以陌生化的课堂形式,破除学生对史传散文的畏学心理和固有认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人文积淀,实现文言文深层次的阅读。阅读后的读写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辨思维和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