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恺帆:墙外桃花墙里血

2021-12-08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33期
关键词:柔石龙华鲜血

龙华悼念死难烈士

龙华千古仰高风,

壮士身亡志未穷。

墙外桃花墙里血,

一般鲜艳一般红。

张恺帆是安徽无为人,北伐战争开始以后投身革命斗争。1930年12月,张恺帆参与组织并领导了无为县“六洲暴动”。暴动失败后,他被国民党当局通缉。后来无为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张恺帆与党失去联系,遂前往上海找党组织,后担任中共沪西区委书记。1930年年底,因遭叛徒出卖,张恺帆被捕,关进上海市南郊龙华镇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看守所。这是一处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的血腥屠场,有“上海雨花台”之称。在狱中,张恺帆和10多个难友组成“扪虱诗会”,创作诗歌,激励斗志,砥砺节操。其中就有为纪念被国民党杀害的柔石、殷夫、胡也频等左联作家而创作的这首《龙华悼念死难烈士》。

作者在写这首诗时,离柔石等烈士被害已经过去两三年了。本来,诗人在狱中是与外界隔绝的,只能靠“计数”和气温的变化来推算时节的变换。现在,天气又转暖了,诗人知道,这是春天到了,外面的桃花盛开了。他不由得想起两三年前的春天柔石等被害的事,由桃花的绽放想到死去烈士的鲜血,遂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诗的开头两句说,在龙华牺牲的5烈士是为革命理想而献身的,他们的坚定信念和高风亮节将千古长存,令人崇仰。他们虽然牺牲了,但他们的革命精神依然会天长地久,永不消磨。

诗的第三、四句转到监室外面的桃花,借物抒情。“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诗经》开始,桃花就是春天、生命和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清朝康熙年间,诗人徐兰随师西征噶尔丹,在嘉峪关写下绝句《出关》,其中写道:“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安得不回头”。张恺帆的诗与徐兰这两句诗在句法上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两个世界的强烈对比,寄托诗人的情感。徐兰写的是对马后马前、长城内外两个不同世界的感受,张恺帆写的是墙外墙内、桃花鲜血两种事物之间的鲜明对比。墙之外,满园桃花充满着春天的生命的气息;墙之内,则是殷红的热血。生与死、桃花与鲜血,这两种本不该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联系到一起来了,并且“一般鲜艳一般红”,多么奇丽的联想!烈士的鲜血是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崇高的理想而流的,是壮士魂、英雄血;烈士的鲜血将换来一个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将和桃花一般绚烂、一般美好。

关于张恺帆的这首诗,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这首诗张恺帆原是用铅笔写在龙华监狱的墙上的,因为写的位置较高,没有被人发现。直到解放军战士清理监室时,大家才发现了这首诗,误认为是烈士遗作。1959年,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出版,书中收录了这首诗,署为“佚名”。后来,萧三了解到这首诗作者是张恺帆,特致信表示歉意。张恺帆在复信中说:“我是幸存者,能获烈士称号,当不胜荣幸,何歉之有?!”

猜你喜欢

柔石龙华鲜血
Multifunctional light-field modulation based on hybrid nonlinear metasurfaces
函数教学,要让学生由“懂”到“会”
点燃自己
通过JCI、HIMSS7后,龙华医院有话说
爱如朝花,明媚芬芳
相扶
相扶
七年蝉
Influence of bending rigidity of submerged vegetation on local flow resistance*
烈士的鲜血浇灌出民族解放胜利之花——学习“狼牙山五壮士”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