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在补充资料中体现语文味
2021-12-07杜鹭昀
杜鹭昀
摘要:部编版教材编排中加入了许多关于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物优秀品质的课文,而这些课文大多离学生的生活时代比較久远,学生对浅层意义理解起来容易,但挖掘深层意义却有一定困难。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深层意义的认识,补充资料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补充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不仅能让学生对身处特定时代的特定人物有一定认识,还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
关键词:补充资料;深层意义;感受人物;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增加必要的课外学习资源,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以达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部编版语文教材对于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给予了新的高度,课本收录了许多文言古诗、名人志士,拓宽了学生的阅读思路,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境界。但是,光是学课本里的知识,还不足以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深层次的思想感情。
大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理解更深,文本思想感情学习更丰富,通常会加入大量资料来辅助教学。补充资料是指在教学前或教学时,甚至是教学之后,教师或学生补充教材以外的辅助资料,这些补充资料能为课堂生成起到一定作用,对于学生深入理解感悟人物形象、体会情感有一定帮助。有效的补充资料能让原本比较局限的课堂变得有生命,课堂因此焕发不一样的生命力。那么,补充资料应该在何时用,怎么用,补充什么资料,是值得探讨的。
一、巧抓时机,寻找补充资料的突破口
感受人物形象是学生学习文章的目的之一,如果光靠课本的语言,很难深入认识人物。所以,这时候的补充背景资料,既可以让课堂得到生成,又可以让人物形象丰满,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那么,如何寻找补充资料的突破口呢?笔者觉得可以从教材中有矛盾的地方、能使文章升华之处进行补充。
如在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文中的少年周恩来铿锵有力的的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震惊了教书先生。在这里,学生对于周恩来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其实是存在疑惑的,因为时代遥远,学生很难领悟到起其中的气魄。这时,笔者就抛出了一个具有矛盾的问题:“其他同学读书都是为了家族,为了自己,但是为什么周恩来却为了自己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补充了一些关于当时中国现状的资料:八国联军侵华,列强分割中国领土,使得身为主人的中国人被迫住到郊外,一些繁华地区却被列强所占据,于是国人民不聊生。这一背景资料的加入,让学生对于周恩来有了更丰满的印象——一个心系祖国未来的国家领导人。
又如在教授《夏日绝句》一诗,我们常常被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气概所震撼,但是如果光是背诵这两句,还不足以体会到诗歌背后的背景故事,这时候,我们就要在诗歌主题处进行适当补充。除了注释里关于项羽的介绍,笔者在教学时还加入了《史记》中关于项羽的一些描写,又加入了他宁可自刎乌江,也不苟且投降的故事,从这一历史背景再延伸到李清照当时所处的南宋背景,为了躲避现实的残酷,当权者醉生梦死,麻痹自己,不敢面对现实。李清照看到当权者的懦弱,再联想到项羽的勇毅,写下了《夏日绝句》,以表达自己内心对当权者的讽刺。增加了这样诗里诗外的历史背景后,学生对这首诗的感受加深了,对于李清照这位婉约派词人不同寻常的一面,也有了进一步认识。
课文虽薄,但是背后蕴含的信息很多,加入补充资料,拓宽文本广度,加深文本深度,让人物的形象更立体、更丰满。
二、巧设方法,增加补充资料的发散点
如果一节语文课堂全在老师讲解渗透,很容易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从而导致学生机械接受的局面。那么,补充资料该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中来呢?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预习查相关资料,并通过小组分享、上台交流等方法,为语文课堂增加学生“说”的机会。
如在学习《梅兰芳蓄须》一课中,笔者课前让学生查了有关梅兰芳的相关资料,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查梅兰芳的故居大小、梅兰芳对京剧的热爱等。在上课时,这些资料都不是教师主动提供,而是融入课堂之中。在学习“卖房度日”这件事中,笔者引导学生:“梅兰芳毫不犹豫地卖掉北京的故居,难道梅兰芳不爱这所房子吗?”学生利用调查到的资料回答:“梅兰芳位于北京的故居占地700多平方米,在当时是个豪宅,梅兰芳特别喜欢这座房子。但是当时梅兰芳为了维持剧团的开支,毫不犹豫卖掉房子,宁可卖房,也不愿意为日本人演出。”在课中,引导学生利用调查的资料理解人物形象,打破课堂只有教师给的情况,让课堂的主权回归学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补充数据,但是学生从补充资料中,加深了对梅兰芳这一形象的了解。同样这课当中,当提及梅兰芳为了拒演,不惜打针装病残害自己的身体时,有学生利用平时收集的资料回答:“打伤寒针,如果只打一针,对身体其实是有帮助的,但是梅兰芳当时为了拒演,整整打了三针,他宁可牺牲性命,也不给日本人演戏。”学生的这一补充资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与课堂共生成,学生的一次次收集资料,其实就是一次次对人物的进一步理解。
补充资料,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资料,也可以是音像资料。执教《卜算子咏梅》一诗,笔者增加了影片资料,向学生展示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泽东主席从容保持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始终未能动摇这一背景资料,拓宽了学生的认识;在职教《精卫填海》一课时,笔者让小组讨论收集来的关于《山海经》的资料,并全班汇报,有的小组补充了精卫的外形图片,有的小组补充了精卫后续资料,有的小组补充了《山海经》中其他神兽的介绍……课堂在小组汇报补充资料中不断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当然,在课后资料的选择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学习成绩比较一般的学生,他们的课外资料可能是这个人物形象的一些小故事,但是对于优等生来说,他们的补充资料坑你是这个人物的相关著作或文章,这些补充资料仁者见仁,不用做过多强求。如在学习了《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后,笔者布置学生去了解作者路甬祥先生,有的学生找来了他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著作,有的学生找来了课文介绍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来读,还有的学生找来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了对20世纪发明和发现的认识。这些资料都很好地延伸了课堂,把局限于课堂的知识拓展,深化了对20世纪“呼风唤雨”的认识。
利用学生讲、小组讨论和教师有意的渗透,让短短的文本变成一部厚厚的“历史书”,对学生认识中国发展历程有一定帮助,也加深了学生对中华文化底蕴的了解。
三、巧选内容,感悟补充资料的深层面
《课标》中指出:“阅读要引导学生专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体验文本的情感是阅读的另一大任务,有些文章的情感比较易于理解,如《暮江吟》表达作者喜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但是有些文章、诗词的情感比较隐晦,需要不断挖掘。
但随着学生年纪不断增加,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不断加深,学生在理解文本的难度上也有所增加。在教授《鹿寨》一诗,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让人沉醉,而深入理解后可以发现,诗人白居易对于官场繁杂的生活充满厌恶,追求内心的旷达与宁静,所以整首诗中,表现出对自然的迷念。但是如果只是领悟到这层含义,还不够,需要对“空山”这个词有更多理解。除了补充作者生平资料,笔者还增加白居易的其他诗,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一诗中的“空山”更能表现出诗人旷达的内心。这样增加同一中心的诗,能更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又如在教授《别董大》一诗,诗人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安慰令人动容,“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一千古名句也流传至今。同一主题的送别诗还有很多,笔者适时增加了几首,如以前学过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如王维的《山中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又有《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等诗,都是送别诗题材,突出中心的同时,又增加积累。
抓住中心补充相关联的文本,让语文味更浓,拓宽了语文课堂的深度和广度,语文的生命力在补充资料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