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2021-12-07曾运红
曾运红
摘要: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学校与家长要互相配合,互相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当你发现自己沮丧、厌烦、困惑或其他心理问题时,你需要正确的引导,以解决心理问题。学校也要积极地面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更多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良好课堂环境,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引言:目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心理辅导,使他们不仅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而且学会自我引导,面对压力和困难。通过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与焦虑,使学生逐渐消除焦虑,以及消沉的情绪,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个性;同时,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定期举办心理教育讲座,帮助中学生更好的进行人际沟通,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青春期的学生可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并根据中学生的发展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目前,家长和学校在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方面存在一些误区。首先,学校不重视根据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开设心理健康课,不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不重视中学生的心理状况,未发现不安、厌烦、叛逆等心理问题,造成学生闭门不出、傲慢、自私、消沉等心理问题,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学校应该培养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现在的中学生往往没有良好的心态面对压力、学习、入学压力、很多学生甚至长期不与同学进行沟通与交流,这部分学生逐渐会变得消极,中学生逐渐变得人际沟通不好。其次,家长和学校对中学生的心理不够重视,盲目关注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家庭教育中不重视孩子的感受,之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很多心理问题置之不理,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孩子的心理问题。这部分孩子不喜欢参加团队活动,变得非常自闭,甚至出现违反班级纪律的行为。而过于内向、虚荣的性格,很难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最后分析认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解,家长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完全忽视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那学生就难以健康成长。因此,下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策略。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可根据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状况,定期举办心理教育讲座,重点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一些积极的正能量的话题。此外,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题演讲。一是教中学生如何戒网瘾,正确使用网络,不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积极参与学习,逐步控制情绪,控制行为。其次,安排心理辅导教师,中学生对性知识的正确理解思考、学生之间早恋的回避现象、并逐渐与异性接触与交流,为了开设性心理相关的特殊课程,有必要实施排除不良情绪,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很明显,为了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校必须重视心理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学校应重视解决中学心理问题。为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可开设心理健康课。运用方法得当,所以能缓解学习压力完全可以理解心理知识调节焦虑情绪,恢复健康、找回失落的心情,并且慢慢去除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积极乐观地面对压力的态度,以及你自己学会2对自己进行开导。所以,制定精神卫生路线非常重要。心理课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如何面对压力。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有利于中学生的成长。使学生逐渐形成自信、健全的人格,逐步解决其心理问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当他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运用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排解。知道他们的困难,对他们的研究和最佳的生活状态进行投资。为此,学校中学生掌握有效的方法,调节不良情绪,克服困难,勇敢地采取措施,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心理健康课程,认识到这一知识的必要性。
3.多组织学生集体活动,消除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这一阶段,学校要充分考虑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关注他们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为此,学校要倡导中学生群组活动,鼓励积极与同学交流、沟通,人际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人际关系逐步建立,更多的群体活动可开展。透过集中的互助、联合、友爱活动,彼此分享、合作,为集体荣誉而合作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能消除学生对人际交流的恐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在小组活动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从而使学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成长。
4.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应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教师要以身作则,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学生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东西。逐渐地,学生在不违背班级纪律的前提下,学会了管理,时刻保持文明、有礼貌,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要引导学生成为积极的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懂得团结合作方法,促进学生之间更加和谐的人际交流,消除抑郁和焦虑。所以,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状态。那是放松的教育环境,因此,学生在学习兴趣中认真学习,逐渐形成风格,班集体也变得越来越和谐,整个集体的学习与生活都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同时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精神健康。
5.父母与学校共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初中的成长过程离不开父母的教导。父母应与学校合作,加强沟通交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关注学生的表现,不只是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问题更值得注意,学校举办心理讲座,带头参加学习有必要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因为就目前来看,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孩子的生活过与学习,已成为孩子们沉重的学习压力。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需要经常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并更加倾听、尊重、理解他们的想法。通过这种方式,青春期的孩子可以和父母积极沟通,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及时消除心理上的痛苦,消除心理问题。父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帮助孩子解决面临的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从而体现家长协助学校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协助做好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三、总结
因此,为了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和家长应重视中学生生活与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应多举办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逐步消除孤僻性格,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正确态度,学习面对压力、消除内心的困惑,为心理讲座、心理咨询提供场所。全面体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马群秀.初中思想品德选修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2006,(03):86.
[2]关芸芸.关于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3]毕字九,田宝富,周加友,陈为华.让每一个心灵都健康,让每一棵幼苗都茁壮——初中思想政治課心理渗透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05):56.
[4]张萌.初中生心理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