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研究

2021-12-07袁二伟郭华贤许津莉赵文慧赵美林王玲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期赋值胎龄

袁二伟,郭华贤,许津莉,赵文慧,赵美林,王玲玲

早产儿主要指胎龄不足37周,体质量不足2 500 g,头围不足33 cm的活产婴儿。晚期早产儿主要是指胎龄34~36周的婴儿,月份接近于足月但仍未发育成熟[1]。相关研究显示,晚期早产儿感染性肺炎发生率约为21.5%,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约为8.3%,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约为5.0%[2]。晚期早产儿又根据其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和大于胎龄儿,其中小于胎龄儿指婴儿体质量低于相同胎龄婴儿体质量的第10个百分位数,适于胎龄儿为同胎龄体质量第10~90个百分位数。小于胎龄儿体格发育较适于胎龄儿差,与适于胎龄儿相比易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部感染、喂养不耐受、脑瘫、生长发育落后等并发症,其中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3]。目前,关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4],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部分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初步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晚期早产儿(剔除大于胎龄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晚期早产儿中男54例,女46例;平均胎龄(35.5±0.5)周。按出生体质量分为小于胎龄儿组(n=45)和适于胎龄儿组(n=55)。其中小于胎龄儿组中男21例,女24例;胎龄(35.6±0.5)周;顺产20例,剖宫产25例;平均体质量(1 873.4±248.6)g。适于胎龄儿组中男33例,女22例;胎龄(35.4±0.6)周;顺产24例,剖腹产31例;平均体质量(2 593.4±283.2)g。两组性别、胎龄、生产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771,P=0.183;t=1.785,P=0.077;χ2=0.011,P=0.936)。本研究经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胎龄34~<37周;(2)入院时均为出生后1 h内;(3)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意外事件导致的早产;(2)出生时死胎;(3)合并膈疝、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其他致死性畸形。

1.3 资料收集 收集所有新生儿及其母亲临床资料,包括:(1)患儿母亲孕期疾病、并发症以及孕期用药情况;(2)新生儿分娩方式,出生疾病情况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暂停、湿肺、肺出血、低血糖、低体温、高胆红素血症、脓毒症、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溶血症、颅脑血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于胎龄儿组与适于胎龄儿组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小于胎龄儿组中28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适于胎龄儿组中23例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小于胎龄儿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2,P=0.042)。小于胎龄儿组呼吸系统并发症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暂停、湿肺、肺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适于胎龄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将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根据是否患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和非疾病亚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亚组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发生率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发生率高于非疾病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赋值:是=1,否=0)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妊娠期高血压(赋值:有=1,无=0)、多胎妊娠(赋值:有=1,无=0)、孕期感染(赋值:有=1,无=0)、脐带异常(赋值:有=1,无=0)、宫内窘迫(赋值:有=1,无=0)、孕晚期发热(赋值:有=1,无=0)、胎膜早破(赋值:有=1,无=0)、窒息史(赋值:有=1,无=0)、胎盘早剥(赋值:有=1,无=0)、新生儿脓毒症(赋值:有=1,无=0)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1 小于胎龄儿组与适于胎龄儿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 rates between late preterm small-for-gestational-age and appropriate-for-gestational-age infants

表2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n(%)〕Table 2 Un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erinatal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in late preterm small-for-gestational-age infants

表3 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perinatal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in late preterm small-for-gestational-age infants

3 讨论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出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晚期早产儿数量亦逐渐增加[5]。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晚期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早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由于体格发育不完全,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6]。因此,探索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对其预防、治疗及提高存活率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晚期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暂停、湿肺、肺出血发生率均高于晚期早产儿适于胎龄儿,表明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中应积极预防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

另外将小于胎龄儿按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亚组和非疾病亚组,结果显示母亲相关因素中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胎盘早剥以及新生儿相关因素中脓毒症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可能相关。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孕晚期发热、胎膜早破、窒息史、新生儿脓毒症是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既往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常见疾病,能够引起孕妇及新生儿发生疾病甚至死亡[7]。胡剑苗等[8]报道,妊娠期高血压可提高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会影响胎盘血流灌注,造成胎盘血管扩张不足,影响胎儿发育,可导致小于胎龄儿增多[9]。另有研究报道,多胎妊娠时由于子宫膨胀过度,引起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影响胎儿发育,此外多胎妊娠还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概率,因此会导致胎儿营养供给不足,使胎儿发育受到影响[10]。本研究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是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多胎妊娠后产妇会由于营养负荷增加、代谢废物增多等因素造成母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并发妊娠期并发症,影响胎儿发育。

宫内窘迫主要是因为胎盘功能不全引起胎儿供氧不足,当胎儿处于低氧状态后容易产生喘息样呼吸,可导致胎儿肺内吸入羊水中的代谢废物,造成肺部损伤[11]。脐带是联系母体和胎儿的重要枢纽,是胎儿进行物质代谢的重要通道,脐带异常能够引起胎儿发育异常,因此脐带异常后引起的营养不足可能是引起新生儿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12]。孕妇窒息同样能够影响胎儿氧气和血液供给,影响胎儿发育。本研究结果显示,脐带异常、宫内窘迫、窒息史均为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因其可引起胎儿发育期间慢性缺氧,导致胎儿营养功能异常,从而影响其发育,与范雪等[13]报道结果一致。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常见原因之一,由于早产儿尤其是小于胎龄儿胸腺发育不成熟,胸腺分泌功能不足。因此,小于胎龄儿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虽然B淋巴细胞发育较早,但是由于缺乏T淋巴细胞进行抗原呈递,因此体液免疫能力不足[14]。另外,由于早产儿肺发育不良,肺顺应性较差,咳嗽反映较弱,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感染[15]。胎膜早破是晚期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容易引起宫腔感染,尤其对于小于胎龄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因此容易增加新生儿肺部感染发生概率[16]。同样母亲相关因素中,孕期感染、孕晚期发热等均易造成新生儿呼吸系统感染[16],这也是发生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适于胎龄儿组,妊娠期高血压、多胎妊娠、孕期感染、脐带异常、宫内窘迫、窒息史、胎盘早剥、新生儿脓毒症是引起晚期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围生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作者贡献:袁二伟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进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撰写论文及论文中英文修订,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郭华贤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许津莉、赵文慧、赵美林进行数据收集、整理;许津莉、王玲玲负责统计学处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生期赋值胎龄
关于1 1/2 … 1/n的一类初等对称函数的2-adic赋值
L-代数上的赋值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强赋值幺半群上的加权Mealy机与加权Moore机的关系*
利用赋值法解决抽象函数相关问题オ
高龄初产妇围生期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围生期母婴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独生女围生期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