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苏轼茶诗词中的体现
2021-12-07刘玮
刘 玮
(河北体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1 )
1 从宋代社会的爱茶之风中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茶文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传统文化,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纽带。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在社会人文艺术的影响下,宋代士大夫普遍追求雅致隐逸的生活,中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以及当代饮茶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
宋代社会爱茶之风盛行,茶已成为宋人风雅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精致和艺术的呈现,已经远远胜过前代,古代的文人雅士有“九雅”之说,宋代大文豪苏轼将品茗悟性视为“九雅”之首。苏轼喜欢喝茶,时时离不开茶,写词咏诗时要喝茶:“皓色生瓯面,堪称雪见羞;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连夜办公时要喝茶:“簿书鞭扑昼填委,煮茗烧栗宜宵征”(《次韵僧潜见赠》)。睡前梦醒时也要喝茶:“沐罢巾冠快晚凉,睡余齿颊带茶香”(《留别金山宝觉圆通二长老》),“春浓睡足午窗明,想见新茶如泼乳”(《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茶,已经成为苏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苏东坡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他曾经多次来到宜兴,宜兴古称荆溪、阳羡。据说,他留下了不朽的名著《楚颂帖》,该帖共106字,道出了他对宜兴山水的一见钟情。宜兴的山水风光令苏轼赞不绝口,宜兴的紫砂壶也得到苏轼的青睐。公元1084年,47岁的苏轼在去汝州赴任的路上,途径宜兴蜀山,他迷恋于眼前的美景,“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他有了在此终老的意愿,打算“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置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当时宜兴隶属常州府,于是苏轼上书朝廷,奏请乞居常州,宋神宗批准了苏轼的上表,于是苏轼在阳县买田筑室,在这里留下了他的茶事三绝,一是茶叶要选当时有名的阳羡唐贡茶,二是烹茶要用深山中富含矿物质的金沙泉水,他曾在《求焦千之惠山泉诗》中说道“精品厌凡泉”,其对烹茶细节的执著可见一斑;三是要用做工精致的宜兴紫砂壶。
茶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儒家、道家、佛教、民俗、文学、书法、美术、歌谣都有紧密的联系,通过学习茶文化,能够带动大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茶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活哲理可以让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减少情绪波动,缓解生活和学习的压力。通过苏轼茶诗词中茶文化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加直接形象地感受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继而将它们发扬光大。我们希望可以使我们的学生自觉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化为文化的基因,使他们更有底气、有定力、有傲骨,增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 从苏轼茶诗词中体会旷达之美
苏轼爱茶,从茶中苏轼能获得什么?在他黄州书写的《前赤壁赋》中,苏轼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积极的自我是如何战胜消极的自我,最终淬炼出旷达而且有趣的灵魂,我们可以想见这种如雄鹰般重生的痛苦是如何让苏轼从100天乌台炼狱中走出来,最终形成儒释道思想的浑然一身。茶是慰藉他心灵的一剂良方,可以想见,惊魂摄魄的“乌台诗案”以及被贬黄州清贫无依的时光成为苏轼思想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这里有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寂与无奈,有着“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的痛苦与绝望,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并没有看到始终闭门不出消极厌世的苏轼,恰恰相反我们通过他在黄州的一部部惊世的作品看到了一个爆发式的苏轼,翻看他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他在黄州有趣的生活,他曾带家人在城东开垦了一块坡地,躬耕于陇田,又亲自动手盖了几间草屋,房屋落成之日大雪纷飞,“学堂”之名由此而来,他还兴致勃勃地在墙壁上画上雪景山水,再别有兴致地写下一篇《雪堂记》,闲暇之余,苏轼以茶相伴,故人知他喜茶,从杭州寄茶给他,“更将西庵茶,劝我洗江瘴”,但他现在有了地,很想自己种上一些茶树,不但日后吃太饱可以用来消化,待冬去春来,嫩叶抽芽,芳草吐绿,随步园中,自适采摘,煮新茶于雪堂,茗饮绝品,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他打听到附近有一种桃花茶不错,便向一位相熟的大冶长老求取,“不令寸土闲,更乞茶子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他年雪堂品,空记桃花裔。”(《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种东坡》)茶成为慰藉他心灵的一剂良方。
从苏轼关于茶的诗词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陶渊明的影子,苏轼现存词中,“归”字出现一百多次,但词人从未有真正意义上的退隐,支撑他的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呢?他的作品背后既有着儒家的入世思想,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又受到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苏轼的一生,仕途颇多波折,一贬再贬,他曾自嘲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没有被磨难击倒,笑对人生。这和苏轼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有关,他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追求超越的解脱,他把老庄哲学与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顺乎自然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求得个人心灵的平静,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陷于困局,迷茫不知所措时,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面对兄弟分离时,他宽慰自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当遭遇巨大磨难时,他笑言“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到黄州的第五年,朝廷解除了对他的贬谪,他告别黄州的父老及好友,一路东归。元丰七年冬末,苏轼的船抵达了今天安徽的泗州。《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正写于此时,正是初春时节,他邂逅了多年未曾谋面的家乡故友刘倩叔,二人一同攀登游览了泗州南郊的南山。这天清晨,细雨斜风还带着些许寒意,山中淡烟朦胧,走到河滩柳树旁,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起来。中午他们在山上吃饭,拿出茶盏,将散茶放入盏中,以山林柴草煮水,待水初沸时,先将少量沸水注入茶盏里调成糊状,再缓缓注入沸水,茶具搅动,洁白的茶沫上浮,鲜亮可人似崖间春雪。捧着一盏浮着雪沫乳花的茶,配上山中新鲜的春盘蔬菜,东坡感慨:“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样清淡的欢愉啊!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未来人生的走向,就在不久前他盘缠耗尽,小儿子在舟车劳顿中夭亡。苏轼年近五十,经历了起起伏伏,生离死别,对于世事他已看淡。不管在哪里,无论是在盛世中徜徉,还是在逆境中行走,只要有一颗从容安然的心,一碗茶也能带来超乎寻常的清欢。在苏轼眼里,处处都可以是清欢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这是人生的真实和常态,我们经常会因为一点挫折而垂头丧气,因为一件事不如意而郁郁寡欢。保持一颗从容乐观的心,恬静与淡然地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面对现实世界的喧嚣与躁动,用乐观释然一切,这才是我们从苏轼的身上学到的逆商。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似乎有一颗玻璃心,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或悲观失落、或一蹶不振,甚至走向极端,当面临这种状况时,我们要珍爱生命,勇敢面对,乐观豁达地面对人生的挫折。
3 从苏轼茶诗词中体会亲情之笃
苏轼的许多诗词创作反映了他对亲人朋友的深情厚谊。有一年,朋友蒋夔送来珍贵名茶,妻子不懂,放了姜盐进去。但苏轼没有责怪。苏轼说:“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人生所遇无不可,南北嗜好知谁贤……”这调侃似的语句中,表现了苏轼和妻子感情甚笃,名贵的茶也回归于温情平常的人生况味,家庭的和睦和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岂独唯吾弟,要是贤友生。”,“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这些千古名句,更是展现了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手足深情。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弘扬家庭美德至关重要。运用苏轼的作品,引导学生体会传统孝悌之义,重视亲情,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推而广之,邻里之间,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与人为善,真诚相待。
苏轼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与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力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他们对于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化的学习兴趣,建构完善的人格,提升学生文化涵养,增加文化自信与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