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中的绿化种植施工关键点研究
2021-12-07林原
林 原
(沈阳市绿化造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 110016)
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园林工程建设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园林工程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当前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园林绿化效果,进而为人们构建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而想要有效提升园林工程建设质量,需要给予绿化种植施工足够的重视,通过科学合理地搭配与布局绿色植物,才可以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绿化种植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提升绿化种植施工质量和水平。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前,需要根据园林工程施工协议书中的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在经过工程设计审核后,设计企业需要进行施工交底工作,根据施工技术与环境要求,对工程环境进行适当调整[1]。在实际施工前,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总体规划,编制施工进度表,科学配置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有效提升施工预算准确性。此外,由于园林工程规模相对较大,施工人员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基于当地自然条件、气候等,确定绿化种植植物的种类、植物花卉的搭配方式。
2 科学合理挑选植物
首先,花卉的挑选。花卉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挑选花卉类型。五彩缤纷的花卉,可以丰富园林色彩,进而提升视觉效果。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首选应季花卉,且需在繁育能力、生存时间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以有效提升工程绿化效果,控制施工成本[2]。其次,绿篱的挑选。小树和灌木可以利用双排或单行的规则种植形式,适当地拉近种植间距,该种植模式构建的园林景观常常被称作是树篱。树篱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可以遮挡部分不良区域,既具有隔离保护的作用,还具有防尘降噪的作用,可以引导游览路线。此外,在欧式花园中常见的一种种植模式为对植,不仅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性,还可以凸显出园林的艺术价值。最后,乔木和灌木类的挑选。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园林设计,合理配置树木。乔木和灌木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种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乔木高度大部分在6~10m,而灌木较为矮小,且主干不分明,高度常常都在3.5m 以下,树干也不明显。在园林工程中,较为常见的乔木有柳树、槐树、松树,较为常见的灌木有丁香、黄杨、沙柳,在种植时需要根据绿化面积和要求对树种进行合理挑选。
3 种植土的处理工作
3.1 碱性土的改良
针对碱性土壤,可以利用化学手段对土壤进行改良,通过酸碱中和的原理,把石膏掺入种植土中。调节时,需要控制好石膏量,以防出现过碱性土壤。或以通过浇灌的形式,对土壤中的碱性植物进行溶解,通过排水沟把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排出。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手段,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土壤中碱性物质,进而严格控制土壤酸碱度[3]。
3.2 提升土壤透气性
绿化植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营养、水分、有机物,进而使植物可以得到更好的生长,若土壤透气性无法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会影响到植物生长速度,甚至还可能导致植物死亡,因此,需要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一是可以把腐烂的树叶加入到土壤中,扩大土壤的空隙,进而有效改善土壤透气性。二是在施工时可以埋设透气管道,提升土壤透气性。三是针对种植不同植物的土壤,在土层厚度方面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花卉种植土层厚度保持在30~35cm,小灌木土层厚度保持在45~50cm,大灌木土层厚度保持在60~65cm。
4 挖掘种植穴
在园林工程绿化种植施工前,需要先明确种植穴与槽的深度、尺寸,然后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挖掘植物穴与槽。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明确植物穴与槽是否会对工程施工地下管线与设施造成影响,在确定后对植物穴和槽进行标记[4]。在挖掘前,需要先确定植物的位置,可以利用植物骨架的形式进行标记,特别是需要对中心点与植物穴与槽的边界线进行标注。与此同时,需要严格对植物名称、习性、种类等信息进行标记,以防在施工时产生错误。此外,根据要求进行标记后,还需要对植物间距进行测量,进行植物定位,保证植物通风性的基础上,提升植物观赏性。
5 苗木的种植技巧
在绿化种植施工过程中,若工作人员对相关种植技巧掌握不熟练,会对苗木成活率造成影响。在种植乔灌木后,在乔木周围需要挖一个圆形的保水圈,直径在60~80cm 即可,灌木保水圈直径在40~60cm 最佳,深度控制在3~5cm,在24h 内进行第1 次浇水,且要保证浇透。与此同时,还要结合乔木的大小,做出三脚或四脚进行支撑,支撑材料可以是钢管,也可以是茅竹等。针对排水不良的种植穴,可以在穴底铺设砂砾,以保证排水顺畅。在铺种草皮时,需要对整个场地进行平整和放坡,避免草坡积水对草坪正常使用造成影响。在草皮铺种结束后,需要拍打草皮,以保证其和土壤紧密接触,促进苗木健康地生长。此外,在种植时,需要坚持随到随栽的理念,以防植物运送到目的地后耽误种植时间。如果不能及时栽种,需要对植物进行防冻、防晒、保湿等处理,并及时进行假植。
6 绿化种植的养护工作
6.1 水分管理
树种、植株、土质、气候等都会对树木给水造成影响,因此在浇灌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浇灌计划。花卉与草木根系相对较浅,因此需要对地表湿度进行浇灌,并且浇水的次数较多。此外,在夏天浇灌时,需要避免阳光直射,可以在午后利用叶面喷水的形式进行水分管理。在降水量较多的季节中,可以科学设置排水沟进行排水,以防雨水淤积,避免树木歪斜与移位。
6.2 施肥管理
适量、适时地进行施肥,可以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在施肥前,需要注重检测地区土壤,结合检测结果选择不同类型的有机肥,以保证树木健康生长。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在不同节气中不同植物对肥料量与营养元素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需要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及时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的量与时间可以根据品种、树种、树龄进行确定。
6.3 整形修剪管理
整形修剪可以有效提升绿化种植的美观性,如果植物根据习性自然生长,会影响美观。通过整形修剪,可以有效调节植物开花结果和衰老更新的矛盾,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工程观赏性的需求。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依托较强的修剪技术,合理把控修剪时机。乔木类主要修剪病害枝干、下垂枝干,保证树冠完整和枝叶茂密。灌木类植物修剪,坚持自上而下、自内而外的原则,利用人工修剪的手段,把其修剪成为不同形状。此外,需要定期对草坪进行清理,提升草坪美观性与清洁性,充分展现草坪的观赏价值。
6.4 病虫害防治
在园林工程绿化种植工作中,绿化植物病虫害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美观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利用有效的手段,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以防病虫害范围扩大。施工人员需要深入了解园区内主要病虫害,结合植物病虫害特点,利用针对性的预防手段。树木常见病害有天牛、根腐病等,为了有效防治这些病害,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保证植物干净整洁,如果发生病害,挑选人员密度相对较小的时间段,喷洒农药。此外,针对不同病虫害的特点,挑选合适的药物,并注重药物配比,进而有效提升病虫害防治水平。
7 结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园林工程中,注重绿化种植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升园林工程绿化水平,打造一个适宜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园林工程事业长期稳定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园林工程建设中,绿化种植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园林工程的整体建设。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种植,找到绿化种植施工关键点,不断优化绿化种植施工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施工水平,保证工程质量,给人们提供一个绿色、自然、舒适的园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