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形成原因及营林技术

2021-12-07倪江华

江西农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低产松材毛虫

倪江华

(安徽省望江县林业局,安徽望江 24620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在基建需求下,林业资源需求不断上升,因此为保障现代化城市建设,应加大对低产林的进一步治理工作。丘陵地区环境相对恶劣,多种植马尾松等树种,因此围绕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展开营林治理研究意义重大。

1 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形成原因

1.1 管理方式落后 马尾松具有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等优势,可在丘陵环境下良好生长,但部分丘陵地区存在土壤条件差、腐植质含量低、岩石裸露等问题,在长期发展中并未针对环境问题进行管理,导致育林情况无法好转,造成马尾松经济效益不佳[1]。就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导致马尾松低产林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理念落后,过于看重短期利益,对马尾松枝条过度修剪,且存在高密度种植现象,部分区域内甚至可达15 000 株/hm2,在掠夺式经营下进一步加速了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的产生。马尾松种植密度过高存在一定发展隐患,若发生病虫害或火灾,在高密度松木环境下易快速蔓延,不利于营造稳定性林区环境。

1.2 低质苗木种源 马尾松林区的产生多源于大规模人工造林时期,受技术限制,其苗木品种未统一,种源混杂,整体苗木质量参差不齐,低质苗木种源降低了马尾松整体质量。而造成大规模低质苗木种植的原因则在于纯马尾松苗木品质无法全面统一,导致纯马尾松林区生长缓慢,无法实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的提高。从马尾松林区结构来看,林区内仅马尾松单一树种,不仅给林区当地造成苗木培育压力,而且不利于构建林区生态,林区生物链较短,对外部因素的抵御能力较弱,继而形成马尾松低产林。因此,在后续马尾松低产林治理中,应对单一化林区树种现状进行调整。

1.3 病虫害威胁 病虫害是造成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的主要原因之一,低产林深受松材线虫困扰。松材线虫病主要寄生在松木体内,感染40 d 后即可死亡,若不及时制止与处理,则会造成马尾松大范围毁林,其具有“松树癌症”称号。松材线虫病由松墨天牛携带传播,主要隐藏在病木体内,若将病木制成木制品,则导致大规模病虫害扩散。除此之外,丘陵区马尾松主要病虫害还有马尾松毛虫,马尾松毛虫幼虫以松针为食,可造成马尾松连片死亡,具有“不冒烟的森林火灾”之称。马尾松毛虫常发生于丘陵地区,植被稀少,土壤相对贫瘠,缺乏马尾松毛虫天敌,在大规模马尾松纯林中易形成马尾松毛虫猖獗现象,马尾松毛虫严重制约了松木生长,进一步致使马尾松低产[2]。

2 改造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的营林技术

2.1 加强林分改造 受掠夺式经营方式制约,导致丘陵区马尾松林区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均不显著,应借助先进营林技术展开林分改造,调节林区生态。首先,应针对生态脆弱区域进行封山育林,并借助人工生态调节改善林区环境,增强地力。其次,针对密度过大问题,应根据林区内马尾松生长情况进行合理间伐,降低林分密度,结合马尾松生长习性来看,林分密度应控制在1 650 ~2 550 株/hm2。若密度较大,则间伐松木数量较多,为防止破坏林区生态,不可1 次间伐到位,应根据马尾松林区密度结构进行多次间伐,逐步改善种植密度,保护林相与生态。最后,应注重日常抚育工作,建立林区监测点,由当地林业局专业人员长期驻守,对马尾松低产林日常管理提供指导,一旦发现不良因素(如病虫害、杂草等),需在林业局专业人员建议下展开病虫害早期抑制[3]。丘陵地区地质干燥,林分密度过高易引起火灾,降低林区效益,因此展开林分改造、调节间伐时,应根据马尾松林区结构构建防火隔离带,一旦发生火灾隐情,可在隔离带作用下防止火灾蔓延,此外隔离带还可对病虫害起到抑制效果,可降低病虫害隐患。为保障林区整体生态,可遵循“还绿”改革政策,提高有害生物监测预警能力,引入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GPS 勘测先进技术,构建全方位育林监控预警机制,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平台,在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营林治理中,可将其纳入日常抚育管理中,提高林区管理质量。

2.2 培育混交林 为缓解种源难以统一问题,可通过培育混交林的方式进行低产林治理,遵循林木生长规律,根据林区内马尾松生长情况进行不良松木剔除,配置混交林,根据我国林区混交林培育模式,可采用带状改造方式与其他树种进行配置。马尾松低产林套种树种可选取油茶、枫香、樟树、黄连木等珍稀树种,与其他阔叶树进行混交培育,以改善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生态环境[4]。根据安徽省望江县丘陵区马尾松低产林发展情况来看,应因地制宜,选取油茶作为套种树种,望江县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提出“四绿”改革,在“活绿”改革中设置专项资金用以扶持当地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给予贷款优惠。因此,在马尾松低产林治理过程中,可将油茶作为套种树种,合理间伐劣质松木,借助混交林模式推动马尾松低产林治理进程。

2.3 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是缓解丘陵区马尾松低产的有效方法之一,主要分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三大类。物理防治手段多以幼虫捕杀、病木清理为主,以松材线虫病例,松材线虫病主要由松墨天牛携带传播,可在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设置诱捕器,通过此物理捕杀方式降低虫口密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丘陵区马尾松低产问题。化学防治手段多运用化学药剂,效果显著,但若操作不当易造成生态污染。例如,对于马尾松毛虫的防治工作应严抓越冬时节,该阶段内马尾松毛虫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效果较好,每667 m2可运用20%伏杀磷10 mL 进行针对性灭杀,也可运用90%晶体敌百虫2 000 倍液喷雾防治。此外,考虑到丘陵区营林生态,可借助氰戊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药剂,防治成本低且效果好,用量较少,人畜无害[5]。生物防治手段可分为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虫治虫三类,借助生物间相克关系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马尾松毛虫可运用白僵菌粉剂进行治理,或于马尾松毛虫卵期投放适量赤眼蜂,每667 m2投放数控制在5 ~10 万只,具体数量应根据马尾松密植程度进行确定。

3 结语

丘陵地区马尾松受管理方式落后、低质苗木种源、病虫害威胁等问题制约而形成低产林,为有效治理低产林问题,应落实“四绿”改革,加强林分改造,并与油茶套种形成混交林,以提升林区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此外应针对马尾松毛虫、松材线虫病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提高林木质量。

猜你喜欢

低产松材毛虫
The great monarch migrations
我国启动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茉莉老树低产改良技术研究
毛虫与蛾子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