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7黄珊珊
黄珊珊
(磐安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金华 322300)
1 农资经营主体仍然缺乏专业知识
目前,磐安县已全面完成农资信息化平台建设,但由于农资经营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老龄化较严重,以致农资网络化销售实施困难,使用率突破80%难度大。另外,一些经营者缺乏专业知识辨别农资的真伪,再加上防范意识薄弱,让不法商贩乘虚而入。一些不法商贩采取送货上门、走村串户等方式向门市部推销假劣农药,甚至以“先销售后结账”的方式吸引经营者,将此类商品推销给农民群众,很容易引发生产事故。
2 农业投入品监管工作存在缺陷
磐安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每年开展春季、夏季、秋季“绿剑”执法行动,对农资经营主体开展“双随机”检查,即对全县农业投入品经营主体以及执法人员进行不定项抽取,开展检查。另外,对农业投入品进行抽检,每年抽检批次达到100次以上,主要抽取市面上出现的新品种,重点检测农药的隐性成分。2019年,本县农业投入品抽检103批次,其中农药72批次(包括隐性成分60批次)、肥料15批次、种子5批次、饲料5批次、兽药6批次,共检测出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8.06%。虽然执法越来越严格,但由于农资产品种类繁多,新品种不断涌现,使得抽样检测依然存在盲区。
其次,目前磐安县没有专门的农业投入品检测机构,需要委托杭州专业的检测机构开展样品检测,也缺乏快速检测手段。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开展抽样检测,从样品采集至结果反馈,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月时间,而销售旺季农业投入品流通快,农业执法部门收到检验报告时经营户库存商品基本销售完毕,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一旦流向农户手中,容易造成农产品不合格,甚至会造成农产品减产或绝收。
3 农业投入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随着农业投入品的市场准入门槛也越来越高,部分企业出现盗用他人登记证号的现象。再加上农业投入品原材料价格逐年上涨,有些企业便开始掺杂使假,在农药中添加禁限用农药,或在饲料中添加兽药,作出“高效”的假象,吸引农民购买;或偷工减料,故意夸大化肥、农药功效或者种子的成活率、抗病性能等,欺骗和误导农民,以低价格吸引农民购买;更有甚者,部分经销商从游商或外地购进价格相对低廉的“三无”产品,影响农作物生长,存在明显的虚假标注和欺诈行为。
4 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
很多农民在购买农业投入品时又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而且在购买农资商品时无索要发票的习惯,导致维权索赔难。许多农民消费者防范意识薄弱,对上门推销的所谓“低价高效”的产品没有防范意识,轻信不法商贩的花言巧语,用药不够谨慎。通过这种不正规的渠道购买农业投入品,一旦发生生产事故,商贩无处可寻,维权索赔困难。
5 措施
5.1 完善经营主体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对经营主体的培训,增强经营者的专业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尤其在新的政策、法规实施之前,要加强对经营者的培训,加大宣传力度,使经营者和消费者尽快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要充分利用农资信息化平台,指导经营者建立和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督促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入库自检、质量承诺等制度,并要求提供相关发票,防止不合格农业投入品流入市场。对操作存在困难的经营者,要进行“一对一”辅导,确保所有经营者掌握农资信息化平台的操作方法。目前,磐安县已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督促各个农资经营门市部建立网络购销台账。奖惩制度实施以来,各门市部的网络购销台账趋于完善。
5.2 加大市场检测力度
要扩大抽样检测品种、地域覆盖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对于市场上出现的“新品种”、“高效”农药、组合农药以及上门推销的产品积极抽样检测,一旦发现假劣产品,及时公布。督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科技示范园区等种植养殖企业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采购和使用记录,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残农药、兽药,严厉打击使用或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
5.3 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
大力开展季节性打假行动,以“绿剑”执法行动为主线,深入开展“打假保春耕、打假保夏种、打假保秋播”行动,把种子、肥料、农药、农机及配件等农业生产必需的农资商品作为检查重点,严厉查处销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深入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支持设立农资放心店,探索建立货源规范、连锁配送、诚信守法、覆盖面广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加大宣教力度,增强农业投入品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推进农药实名制销售工作。磐安县从2021年开始推广农药实名制销售工作,要求广大农民朋友到各农资经营单位购买农药产品时,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件,各农资经营单位应当认真核查并如实登记购买者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和农药名称、用途等真实信息。由此加强全县农药管理工作,建立从农药生产、经营到使用环节可追溯体系,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磐安县所有农资经营主体已经实施实名制,记录实名制购销台账,并在显眼处张贴提示语。但是部分经营主体存在记录不完整等问题,下一步将提高台账检查频率,督促各经营主体养成实名购销并做好记录的习惯。
5.4 健全社会监督网络,提升农民消费维权能力
首先,要依法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坚决杜绝不具备生产经营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投入品经营活动,从源头上治理和规范经营行为。其次,要利用农村电视广播等载体,采取送法到农村、送法到地头等形式,向农民普及农业投入品消费知识,不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科学消费意识。最后,要积极借鉴打击传销的方法,建立农业投入品违法经营有奖举报制度、举报人信息保密制度,全方位公开各级投诉举报电话,增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依托各级消保委和申诉举报网络,将监管触角深入到各村居、农户和田间地头,让农民清楚知晓购买农资的注意事项、监督举报和投诉渠道,提高对假劣农业投入品的鉴别能力,从而提高维权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