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地林地管理特点与问题分析

2021-12-07赵燕飞

湖北农机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保护地自然保护区林地

赵燕飞

(康保县行政审批局,河北 张家口 076650)

1 自然保护地林地管理的特点和现状

我国目前具有自然保护功能的保护地包括自然、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不同类型的保护地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要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保护地。自然保护区占各种类型保护区面积的70%。自然保护区管理合理,在保护和生态旅游这块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还是存在有一些自然保护区在林地资源保护上还未能落实到位,具体表现在滥砍滥伐和随意捕杀动物上,导致了自然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需要得到政府的关注。

2 自然保护地林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政策法规和目标不一致

现今,是据《自然保护区条例》引导开展国家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其它的自然保护区则是按照地方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和建设的。政策的相继颁发,使得自然保护地开始朝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从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角度来看,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部门痕迹明显,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的制定标准存在有一定的区别。盲目追求经济收益的情况存在,使得保护对象存在明显的区别,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生态保护和发展建设间的矛盾。

2.2 任务重,工作人员整体水平低

受管理体制的影响,林地管理任务中,林地管理从业人员的数量明显不够,林地管理很难实现节约型管理,这在某种程度上给林地管理增加了难度。保护地管理者缺少统一的培训,没有完全掌握林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所以,对林地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存在明显的不足。最近几年,林地资源管理上的规定和知识也在不断地调整,审批的规定以及管理权限都有着明显的变化,需要做好培训工作。林地管理和保护人员,需要通过多种路径提升专业素养,加大宣传力度,才能将保护地的管理工作做好,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2.3 地方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自然保护地主要是属地管理,垂直管理的比例比较小。属地管理具体分成了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和行政管理两类。政府直接管理主要是指保护地的实际管理部门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优势在于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在保护地的整合优化中,管理机构缺少话语权,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会出现借开发之名,对保护地的范围进行调整的情况。部门管理则是指保护地主要是由政府的某一个部门直接负责,大多数情况下是由林草部门负责这项工作。相比较政府的工作而言,管理目标比较简单,主要是侧重保护,但是也存在有调动能力有限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和自然保护之间,政府会给部门施加压力,垂直管理虽然和地方部门在协调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困难,但是比较关注保护,垂直管理在我国比较少,属于特例。

2.4 产权不清晰

自然保护区管理时,林地权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林地管理中的难点。南方的集体林权,自然保护区中集体林所占的比例超过了70%。在编制规划上,集体林权所有权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林地被划入到了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导致其和其它资源的产权没有清晰的划分,保护管理的效能较低。绝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地单纯地划地,很多省级以下的保护区建设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没有配置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做好自然保护区勘界的确权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管理难度。

2.5 保护和开发矛盾突出

绝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在偏远地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任务比较繁重。一些自然保护地的关键区域甚至存在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从目前来看,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和社区发展之间存在有诸多的矛盾,而且越发激烈,对此需要加以重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居住地周围的村民,大多靠山吃山,对自然资源依赖性较强,进行保护地的保护,会限制村民开发资源;第二,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会对自然保护地的范围不断地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会对自然保护地造成较大的破坏。

3 加强自然保护地林地管理的有效举措

3.1 做好自然保护地和林地利用规划之间的衔接

国家顶层设计时,需要做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工作。新形势的背景之下,自然保护区不能简单地限定在保护的角度上,还需要确保生态的安全性。在功能上,要将发挥自然保护地文化和休憩功能作为重要目标,需要配备完善的顶层推动,只有这样,自然保护地才能在新形势的背景之下,尽快地实现新设定的目标。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立和其它行业的发展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林业和环保部门的发展更是联系密切,所以需要将顶层设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建设自然保护区时,需要形成体系意识,明确设计方法和发展思路,将部门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捋顺,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将顶层和基层设计密切地联系起来,形成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3.2 健全自然保护地管理手段

现今,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措施较为单一,很难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所以需要打破这一情况,积极探寻自然保护地有效的保护手法,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地的保护工作。在过程中,要将自然保护工作视为整体,进行方案的制定,特殊环境以及生态系统要加以保护,包括湿地、珊瑚礁和高原陆地等生态系统,对候鸟和迁徙类的动物进行保护,保护自然保护区之外的生物和物种,包括灌丛和放牧场等,确保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需要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重点保护;淡水和海水中的生物资源要加以保护。自然保护地的保护需要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不能只将关注的重心单纯地放在自然保护地的某个层面上,这样对于实际操作中确定相关法规的制定方向是极为不利的。

3.3 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

(1)需要做好林业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的培训,通过参观学习的方式,组织管理人员学习包括《森林法》 等在内的林业和法律知识;(2)加强林政人员的思想教育,要让其在思想深处深刻地认识到,做好林地管理的重要性,不只是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而且还要维系单位的形象,同时还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3)需要建立起针对性的管理制度,要明确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权限,将制定的政策制度落实到位;(4)需要对林政人员进行警示,从对人员进行保护的基础之上,经常展开警示教育,要让整个队伍形成廉洁的风气,加强林政人员的教育工作,使其形成一支自觉主动、业务素养比较高的林政执法队伍。

猜你喜欢

保护地自然保护区林地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立法体系的构建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Summer Is Coming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