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材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021-12-07张雪莉徐小芳
张 勇 张雪莉 徐小芳
(江西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南昌 330045)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理念和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大学英语教材内容选择应自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同时也为思想浸润和德育渗透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策略。贯穿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始终的教材,其文本主要选自英语国家的期刊、报纸和书籍,在传播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客观上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文本讲述了英语国家的故事和英雄人物,教材文本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偏向积极,对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影响[2]。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内容和其他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教材文本挖掘思政元素,把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教材结合起来,实践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从而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情感价值塑造、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践行教育育人本质,落实育人实效。
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挖掘
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重要依据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目标的依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还可以通过丰富的文本内容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格品质、理想信念、中国文化等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选择了富有时代气息、思想深意和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以求增进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实现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然而,对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关于大学英语教材方面的要求,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文本虽然能够“及时反映世界科技新进展,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但是截至目前教材文本没有选择直接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英语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对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等等,切实发挥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3]。
(一)结合单元主题
大学英语教材涉及的主题多样,涵盖社会、历史、经济、哲学、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内容覆盖全球多个国家,使学生充分感受多元文化,培养学生以多元的视角审视个人、社会和世界。教师在准备上课素材的时候可以结合单元主题,挖掘思政素材。在 “Fresh start”这一单元中,Text A “Toward a brighter future for all”是一篇欢迎词,大学校长给新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譬如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挑战自我、迎接新的体验及承担责任等等,教师可以结合大学生活这个主题,将中西教育体制、教育理念进行对比,客观地指出西方教育体制的一些弊端,让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方教育的差异。其次,可以通过这些建议过渡到学生的理想,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在 “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这一单元中,Text A “ Cliff Young,an Unlikely Hero”讲述了澳大利亚一位普通农夫不断突破自我获得超级马拉松冠军的故事。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普通人也能够通过自己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的英雄人物,如袁隆平、申纪兰、钟南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获得者,张桂梅、黄大发、黄文秀等中国共产党“七一”勋章获得者,他们的伟大出自平凡,他们的平凡造就伟大。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论他们生活中平凡的英雄,讲述这些英雄的事迹,表达他们自己对英雄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认识和崇尚中国的英雄,并且争做英雄。由此可见,通过对教材主题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够在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很自然地使思政教育在无形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实现。
(二)挖掘语言点
大学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文本语言点的讲解是提高学生英语技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对教材文本中的英语知识点举一反三,从而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讲解语法结构、词汇与短语用法的时候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头条英文播报”栏目、习近平同志讲话以及优秀中华传统著作等材料中有意识地利用语言点来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如在讲授 “evolve”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习近平2019年5月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挑出一个例句:“Being an inseparable part of Asian civilizations,Chinese civilization has,since its early days,evolved and grown by drawing on its past achievement,exploring new ground and adapting to changes.(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根据这个例句,教师一方面可以讲解“evolve”这个生词,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个单词;另一方面,通过这个例句也无形中让学生对中华文明有了一定的认识,从而有了民族自豪感,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
(三)利用课后练习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在完成课堂教授之后,会利用教材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在利用教材布置课外作业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后关于中国文化的翻译练习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会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课后中译英的翻译练习中关于孔子生平、中秋节、中国书法、中国孝道等方面的中国文化内容都会让学生在运用英语词汇、语法来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学习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阅读或者口语作业,从《中国日报》《环球时报》、学习强国、中国环球电视网(CGNT)等资源中找出有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的练习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通过这些材料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后练习提高英语能力和水平的同时也了解了中国故事、中国英雄、中国元素,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的。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通过结合单元主题、文本语言点及课后练习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水平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做到语言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统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此,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单元 “Language in mission”中的Text A “An impressive English lesson”为例,从教材的角度来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一)单元主题
“An impressive English lesson”这篇课文探讨了语言学习中语法的重要性,作者叙述了他自己教授俄罗斯养子有效学习英语的经历,并且指出有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英语。针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教师可以选取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One cannot enhance one’s ability and wisdom if one does not work hard;neither can one succeed without ambition.)”和《习近平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大学的青春时光,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为学之要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A person enjoys only once the youthful days at college,so you should cherish them.To acquire knowledge,one has to study diligently,intensively and persistently.)”,来引导大学生一方面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名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另一方面要树立正确地人生观,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这样,通过主题的导入,很自然地对大学生进行了课程思政教育。
(二)知识点
在教材文本的第一部分,作者提到他的学生缺乏言语表达能力,只能用 “It was,like,whoa!”来形容她的欧洲之旅,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相关的优秀中华古今诗词名句来描述中国的一个著名文化历史名迹,并教会他们如何从形式、内涵、韵律和修辞方面来赏析中国汉语的美和魅力;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赏析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作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The rainbow clouds with lonely bird together fly;The autumn water blends with the endless blue sky.)。”在讲授 “distinctive”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选取例句: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We have every confidence that we c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strengths and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hina’s socialist democracy,and make China’s contribution to the political advancement of mankind.)。通过这个例句,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有所了解。这样,通过从教材文本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可以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
(三)课后练习
对于现行大学英语教材中唯一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内容的翻译练习材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认真完成。在讲解翻译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添加一些选自学习强国、《新华日报》《人民日报》的材料作为拓展材料。在本单元中,作为江西省的一所高校,为了加强学生的省情教育,增强学生对八一起义、中华苏维埃政府、井冈山精神以及滕王阁的了解,教师可以结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型,对相关的红色故事、红色文化文本进行改编,让学生通过课后练习能够用自己的话用英语进行阐述和表达,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在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加强党史的学习,加强我国主流价值的引领,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的。
四、结论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从教材主题、知识点和课后练习等方面挖掘思政元素,使得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目标做出应有贡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