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2021-12-07张所坤

现代园艺 2021年24期
关键词:洛河林场资源

张所坤

(师宗县国有五洛河林场,云南师宗 655700)

林下经济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的特点。发展林下经济,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林菜等形式多样,其包含林业副产品或特产经济,山野菜就是其中的一种,其对生长环境有着一定要求,目前无法进行人工培育,可以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虽然山野菜作为宝贵的林副特产资源,但由于对其研究和认识不够,导致开发与利用不够充足,甚至会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针对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事先做好相对较为全面的分析,加强研究和探索实践,在保护山野菜资源的同时加大对其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充分发挥林下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 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资源状况

1.1 林场林地林木资源情况

五洛河林场位于师宗县城东南部的五龙乡和龙庆乡境内,南盘江下游北岸。经营土地总面积25177.2hm2,其中:林地面积23149.3 hm2,非林地面积2028 hm2,森林覆盖率75.6%,林木绿化率80.9%。林地面积中,有林地17458.1 hm2,未成林造林地2749.4 hm2,无立木林地329.4 hm2。

1.2 林场气候特征

林场境内冬无严寒,雨热同季,雨量充沛,湿度较大,热量充足;雾多温度大,热量充足,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年平均温度19℃,极端最高温37℃,极端最低温-1℃~-2℃,≥10℃的活动积温5587℃;日照年均太阳辐射119.44Kcal/cm2,日照时数年均值为2013h,日照时数27%;5-10 月为雨季,降水丰富,为1060.24mm,占全年降水量的85.81%,年均降水量1240~1750mm;无霜期342d。

1.3 林场林下野菜资源状况

林场区域内森林茂密,气候适宜,物种繁多,林下野菜非常丰富,种类较多,食叶、食茎、食花、药食同源等均有。据调查统计,主要有滇黄精、蕨菜、水蕨菜、刺五加、刺芽、水芹菜、大叶芹、玉竹、百合、土党参、马蹄菜(雷公根、连钱草)、鱼腥草、夏枯草、益母草、车前草、蒲公英、虎杖、龙葵、何首乌、棠梨花、臭菜、川滇变豆菜(小黑药、叶三七)、刺茄、铜垂玉带草(地茄子)。

2 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问题

2.1 研究薄弱且保护不足

目前,没有系统调查山野菜的整体资源,缺乏对其形态结构、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组成、药理活性物质、毒性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对很多山野菜的人工集中栽培的研究和实践,大部分还是采用原生采摘的方式,导致山野菜资源遭受到严重的破坏,甚至大幅度减少山野菜天然资源贮量,较为严重的还会出现资源枯竭的情况,不利于山野菜的后续开发利用。所以,需要了解山野菜的采集情况,掌握影响山野菜开采与发展的因素,建立健全相关保护机制,以解决现存的问题。

2.2 开发利用效果不佳

虽然山野菜品种较多,但在实际进行开采与利用的过程中,仅有几种常见山野菜得到采集与食用,部分山野菜没得到认可,而且食用方法不明,进而导致多种山野菜无法顺利开发与利用。尤其是针对营养价值丰富的,需要合理地进行优化与落实,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方案,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价值[1]。

2.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山野菜科技研究工作处于发展阶段,对资源的利用掌握不够充分,在山野菜开发利用中没有合理地融入培育技术、加工工艺,缺少新兴技术的应用,会限制开发利用效果的提升。而且山野菜资源具备区域性特点,应针对不同品种进行开发,技术应用不顺畅会导致开发过程中受多种因素限制,难以实现顺利加工山野菜,无法为不同区域提供充足的山野菜。

2.4 相关基础研究不足

经过研究五洛河林场地区山野菜,受到一定因素影响及限制,只有少数几种在保护与培育方面得取得一定进展,实际保护力度不足,山野菜没有得到重视,无论是品种驯化还是基础保护,都显得略微匮乏,制约后续开发与利用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部门应贯彻落实山野菜保护政策,以多种举措建立针对性保护方案,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好研究工作,深入研究山野菜的价值,充分了解山野菜的运用,真正提升保护效果,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及价值。

3 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具备的优势及功效

3.1 山野菜风味独特,可供民众食用

山野菜含有独特的香味物质,具备普通蔬菜所不具备的风味,而且自身生长环境特殊,口感与普通蔬菜有着一定的差异,进而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与青睐。再加上山野菜的食用方法较为多样化,如蕨菜类、大叶芹、鱼腥草等可以通过简易处理后拌凉菜、炒肉或煲汤等;蒲公英通过焯水后可以作汤或茶饮用,同时可以剁碎翻炒食用。所以,不同的山野菜类型食用的方法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都相对较为便捷,并不需要复杂的加工,只需要简单清理,就可以有效展现山野菜独特的风味。每到山野菜生长的季节,林区的村民都会选择上山采集,通过处理预留日后食用。山野菜适用于增强菜品的独特风味,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蔬菜[2]。

3.2 山野菜绿色健康且营养丰富

山野菜中蛋白质含量较多,具有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等,再加上部分山野菜的蛋白质高于普通蔬菜,氨基酸的含量较为充足,内含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甲硫氨酸、赖氨酸及苯丙氨酸等,可以充分展现自身的营养价值。其中,蕨菜、蒲公英、川滇变豆菜等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同时还有丰富的磷、钾、钙、镁、铁等,符合GB/T2762-2102 的要求,食品相对较为安全。除此之外,部分山野菜中还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促进肠胃蠕动的同时,有排毒养颜的功效。因此,针对山野菜的开发与利用,应广泛重视,确保可以分析山野菜当前保护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开发方案,充分运用其自身所涵盖的影响物质,为人们提供绿色且健康的蔬菜。

3.3 可治疗某些疾病

山野菜不仅可当作蔬菜食用,还可当作药材,如滇黄精、玉竹具有滋阴、健脾胃、润肺等功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可降低血糖,提高身体机能;蕨类中蕨素有抑菌的功效,并且对湿疹、疮病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菜的自身有纤维素,可帮助人体排出有害物质,帮助减肥且降血糖血脂,有效预防肠癌[3]。

4 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建议

4.1 资源保护基地建设,合理的开发利用

山野菜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阶段,应遵循各项标准,对其生长区域环境有着充足的掌握,并在现有情况下做好宏观调查与运用,以开发保护与前提,制定长期有效的利用对策,确保植被恢复和资源再生。在山野菜资源区建立保护制度,制定政策和管理对策,通过有计划地开发与利用,严禁出现掠夺式开采情况。自然界中生物很少独立存在,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群落组合存在各个区域,所以,在开发山野菜的过程中,应遵循综合开发理念,避免浪费的同时,提高综合利用的效果,如提取食物色素、香精及淀粉等特殊营养成分,提高山野菜资源利用率。

4.2 建立科技研发队伍,提升综合利用的效果

山野菜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对技术应用的认识,有助于展现山野菜食味佳、营养丰富及产量高的优势,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对地方特色明显且市场前景广阔的区域,如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的开发与利用,应合理开发利用珍稀种类的山野菜,并加强对保护工作的认识,为后续的开发提供帮助。而且在建立科研队伍的过程中,还应分析山野菜利用的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山野菜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价值及安全食用的优势,确保山野菜的食用有利于人体健康,避免食用不当对人体产生损害。但仍然需要注意的是,为提升山野菜综合利用效果,应分析山野菜当前运用现状,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方案,确保山野菜运用效果,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4.3 建立加工生产企业,落实品牌战略

由于部分区域山野菜开发利用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其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展现自身营养价值,产生的限制及影响较为严重。因此,为有效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则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探究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情况。可通过建立加工生产企业,实现市场拓展与产品开发,并通过提升科技创新及服务质量,协助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的利用,优化要素配置,深化区域合作,合理运用季节性山野菜,提升整体开发的效果,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及限制。而且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还应分析不同山野菜的形式,制定合理的优化方案,实现更加有效创新与落实,形成速冻、冷藏及晾晒等形式的应用,扶持企业建立产业链,朝向规划化方向发展,落实针对性发展方案,以改造与创新等形式,增加整体经营效益,通过联合开发及改造当前工业生产模式建立品牌策略,提升质量应用标准,体现山野菜开发利用的价值[4]。

4.4 适当的进行人工培育,满足市场需求

山野菜的开发价值高,在实际进行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有助于展现自身的优势,需要得到广泛重视,确保可以拓展山野菜的运用。但在需求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应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维护山野菜生产区域环境,促使其能顺利生长,满足区域内对山野菜的需求。因此,在实践研究与探究阶段,需要合理分析山野菜的品种及优良效果,借助辅助管理的方式,确保山野菜生产区域的健康,展现山野菜的繁殖能力,最大化发挥山野菜开发利用的效果。

4.5 优化产业发展趋势

山野菜产业化过程中应建立野菜种植基地,可促进林区野菜产业商品化发展,通过建立统一的生产线,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生产,做好全面的研究工作,全面观察山野菜的生长,通过实践研究提升山野菜开发利用的效果。林场林下山野菜培育工作,可加强重视品牌意识,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规划控制,从而全面落实,培育健康的山野菜,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广告宣传及多种工作扩大销售渠道建立知名品牌,从而支撑山野菜的发展与利用。

4.6 开展深加工技术

改善现有加工方法,加强对技术应用的认识,使用现代技术提升山野菜加工水平,并全面分析传统山野菜销售模式面临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控制,真正提升山野菜制品的质量,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促使山野菜资源使用效率和提升经济市场效益。与此同时,还应分析当前野菜种类,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山野菜的影响价值、生理活性物质及药理作用,这样有助于充分了解多种工作开展现状,深入贯彻多样化工作,解决技术工艺存在的问题,减少腐烂损失,始终保持山野菜的品质。

4.7 深入研究山野菜的未来发展前景

虽然山野菜的营养价值高、味道独特,但是在发展阶段仍然受一定因素影响,不仅难以保证山野菜种植的稳定发展,甚至受一定因素限制,导致山野菜经济无法提升,制约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因此,为深入探究山野菜的未来发展前景,应掌握当前发展趋势,真正了解五洛河林场林下山野菜发展现状,制定相对较为全面的发展模式,符合当地区域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意识到多种工作优化创新的重要性,避免受影响过于严重而制约山野菜的开发与利用。所以,在发展阶段应充分综合系统科学,加强科学理论基础研究,利用人力和物力资源,加强对山野菜的保护,开放山野菜市场,对我国山野菜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5 结语

综上所述,相比于普通蔬菜,当前对山野菜的研究和认知程度不够充足,而且山野菜的人工种植实践不全面,需要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才可以不断掌握山野菜的生长规律。因此,对当前山野菜开发利用所面临的不足,应加强研究和认识,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山野菜,详细分析其营养价值及特性、培育和种植开发,而且地方政府需要出台保护及开发利用政策,给予一定的帮扶,拓展山野菜的利用,进而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拓宽林农的经济收入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中的林下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洛河林场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我给资源分分类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资源回收
洛 河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洛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