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2021-12-07张梓群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色大学生文化

张梓群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200)

红色文化在促进民族独立和解放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修课。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增强大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

1.基本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以及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革命和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而形成的文化,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符号。

红色文化起源于鸦片战争以后,1919 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发展完善,尤其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红色文化换发出蓬勃生机活力。目前,全国开展的“四史”教育,清晰地勾画出红色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其中,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联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都是红色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2.主要特征

红色文化产生于中华大地,与其他国家的文化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1)民族性。毛泽东主席在谈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指出:“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世界各国的文化,由于文化产生的条件和发展道路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频繁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掠夺中国人民的劳动成果,人民群众备受欺凌,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从一个世界强国沦落为任人欺辱的弱国,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是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是与中国近百年发展变迁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2)先进性。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红色文化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符合我国的国情。红色文化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思想和糟粕,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兼收并蓄、推陈出新”,体现了红色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具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作为己任,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学习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成果,高度重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3)时代性。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实践之中,反映了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红色文化记载了中国共产党勇担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怕流血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实践,在总结我国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了指导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先进文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实践性。红色文化不仅可以解决理想信念的问题,提高人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与此同时,红色文化也是社会生产力要素之一。目前,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具有良好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把红色文化与山水自然生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红色文化转变为经济发展要素,推动当地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改变贫穷落后地区的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为世界各国摆脱贫困,贡献了中国智慧。

(5)教育性。红色文化提倡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是对大学生开展德育的有效载体。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革命遗迹、历史文物都是鲜活的教材,反映出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艰难岁月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讴歌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形象,缅怀了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小说《红岩》《保卫延安》《东方》,电影《红色娘子军》《红灯记》《铁人》,歌曲《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红梅赞》《长江之歌》《不忘初心》等红色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为了追求幸福和理想不怕牺牲的精神,其表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年龄的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力量源泉。

(6)人民性。人民群众是红色文化发展完善的主力军,不管是在任何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关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人民性。一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文化建设的根本力量源泉,要推动红色文化不断发展进步,就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二是要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广大文艺创作者,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红色文化融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当前,“95”后和“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这些大学生出生在建国以后我国发展质量最好、发展速度最快的历史时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创新精神,喜欢个性张扬和无拘无束。但对党和国家长期进行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艰辛历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比如,在理想信念上,一些大学生不辨是非全盘地接受西方文化,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精神支柱,把读书当成是发家致富的工具,盲目追求社会时尚;在价值取向上,一些大学生不能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把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之上,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就业创业上,一些大学生只把目光放在那些收入高、福利好、风险小的职业,而那些亟需人才的经济欠发达的艰苦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和偏远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却很少有大学生问津,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互联网应用上,一些大学生由于长时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出现偏激、孤傲、冷漠及其他心理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家庭稳定及社会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

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疑惑,破解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

1.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通过开展红色教育,才能让大学生牢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牢记千百万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才能牢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个真理。通过开展红色教育,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建国以后,党带领全国人民,战胜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技术封锁、军事威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文化及国防建设等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印证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引导当代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色的接班人。

2.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社会分工越来越专业化,这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大学生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在新时代有所作为,不仅要有敢担当的勇气,更要有善于担当的能力,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在学校方面,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增长才干、锤炼意志。在个人方面,大学生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做到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工作中需要什么就学好什么,把学习作为一种理念融入个人成长的全过程。在学习方式上,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学习各项理论和专业知识,更要向实践学习,向身边领导、同事、专家和基层群众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3.通过开展红色教育,可以强化大学生的担当意识。实践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各项成就,都是靠一代代人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接力奋斗换来的。当前,世界各国防治疫情任务艰巨,经济复苏乏力,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对我国的封锁与打压,在这种情况下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它需要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克难关。新时代新使命要求当代大学生要切实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自觉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去。

三、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红色文化教育贯穿育人的全过程,推动红色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1.把红色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要加大红色文化教育的工作力度,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立德树人任务之中,推进红色文化教育进教材、进课堂。在教学内容上,要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关红色文化教材。红色教材既要体现“四史”宣传教育内容,又要突出抗联精神、“四战四平”“三下江南”等地方红色资源。在教育效果上,为了保证红色文化更具感染力,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学水平。通过课堂讲解,让大学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把红色文化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在机制保障上,学校要建立健全红色文化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教学方式,加大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考核力度,切实提高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把红色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要立足自身的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要充分发挥“学习强国”“新时代e 支部”平台作用,运用“互联网+教育”,采取3D 全景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多种形式,让大学生体验并感受红色革命精神,接受党性教育的洗礼。要加强学校“三微一网”建设,推动校内媒介资源共享融通,促进校园媒体深度融合。要开展三项优化工作,优化文化教育,建立“明德”讲堂和“弘业”讲堂,邀请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的英模代表做先进事迹报告,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用典型事迹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要开展独具特色文化实践活动,推进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活动,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社团文化节、职业技能节、读书节、爱生节等活动,积极参与全省高校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力宣传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涌现的先进典型,突出校园文化品牌特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青马工程”教育活动,切实加强理论宣讲队伍和阵地建设,创新学校的宣传工作方式,不断提高红色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把红色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推进学习效果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强大力量

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归根结底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孵化器的功能,不断提高大学生服务发展的本领。通过组织大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老区参观学习,不断感知红色文化的精髓。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扶贫济困和调研走访等各项社会活动,不断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感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增强留乡就业、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信心。通过扩大与相关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打造东北亚区域职业教育开放与合作的先行示范区,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产业链条相融合,实施校企合作“百家企业进校园、百名教师进企业”工程,推动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和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开放,为推动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红色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